馬 鞍
北 塔
駿馬在奔馳中脫掉了鬃毛
褪去了皮膚,最後丢失了
骨頭和内髒。堅實的鞍子
落魄在潘家園,馱着騎士的
靈魂,被修理,被鞭打,被翻來
覆去地擺弄,像一頁被大風
扔到沙灘上的航海日志
被泡糊的字句裡依然起伏着
大海的狂暴!
——原載《杭州日報》2021年12月17日
推薦語✦
北塔在這首隻有9行的短詩裡,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如此密集而又如此巧妙地融為一體,他運用暗喻的手法,使馬鞍“落魄在潘家園”既是一個現實事件,又是一個文本事件;既是對醜陋的現實的控訴,又是對借助馬鞍喚起的騎士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渴望。在這首詩裡,北塔先是寫出在曆史的煙雲中幾近消亡又被作者無限懷念的“駿馬”,然後回到現實的凄涼蕭索的“馬鞍”,最後落腳到“被大風扔到沙灘上的航海日志”,三個意象無一不在作者内心裡充滿崇高和怅惘,那滿腔憤怒,一懷壯志,熔鑄了對現實與曆史,民族與個人的拷問與思索。
推薦人:王桂林
榫 卯
胡曉光
木頭上
凸出去的叫榫
空出來的叫卯
榫卯是有意思的
它們彼此結合
說它們是咬合更準确
它們越來越緊密
兩根木頭是樹時沒有長在一起
榫卯讓兩根木頭結合在一起,直至腐朽
釘子是後來的事物
跟榫卯比起來,釘子是沒有意思的
它們隻能硬硬地别扭地把兩根木頭釘在一起
榫卯有多麼高級
它們可以伸到對方的身體裡去
它們可以更穩固地完成造型
大到撐起一棟房屋
多麼神奇
房屋裡那些人也像榫卯
榫卯
慢慢變成了一種象征
我有一榫
已多年找不到卯了
——原載《詩潮》2020年3月号
推薦語✦
整首詩表出一種木頭的韌勁,作者在找另一個自己。從語言結構上來說,“榫卯是有意思的”,這樣的句子看上去随意,随後讀到“釘子是沒有意思的”,哦,原來上面那一句是伏筆,這種懸念的設制讓人驚歎。“它們可以伸到對方的身體裡去,一句金句,令人扼腕沉思,闡述出人與人之間唇齒相依的關系。作者寫盡榫卯的一生,也道出仍然在找另一個我的過程。沒有放棄,在人性的韌性與不甘中,略有一點點詩人氣質的歎息。這是一個有過擔當的人。
推薦人:葉德慶
荒 野
林水文
沿着牛蹄印,來到荒野地
村莊遠離,人群遠離
荒草獨自地搖落夏日,風吹來
轉身望向注視它的人,像故人般相遇
它們一直在那裡,成為蟻蟲的故鄉
它們有時會低下花白頭顱
讓出一條道路,不會通向另個地方
有時深有時淺
有時蟻蟲出現,有時小獸潛伏
牛蹄印在巨大的荒草間消失了方向
牛消失了,我們的目标消失
像少年時懷着理想進城
一條紅綠燈,各種猛獸出現
荒原寂靜,蟲蟻出門
風陣陣吹來,頓時陡峭躁動
它也有我們一樣的内心
——原載《詩刊》2021年9月号下半月刊
推薦語✦
荒野的意象朦胧,耐人尋味。荒野可以看成世外的桃源,還可以看成天邊的淨土,甚至可以看成自己一方的小天地……荒野一直很孤獨,但内心堅定,不會與世俗為伍。“不會通向另個地方”,可以翻譯成現代社會中人們常說的“不會變通”。與荒野相比,牛卻是物質的。目光不離牛的人,也是物質的,因此,他們在荒野(荒原)中看見的風,也是“陡峭躁動”的。詩人曾在《野牛》中歎息“我”故意丢失的一頭牛,“順着它的尿迹回來了”而沒有成為野牛。兩詩中的牛,何其相似。
推薦人:謝 振
我喜歡宿根的東西
吳東升
春天來了,老家的後院
就開始熱鬧起來
從房子的後門,沿着台階向上走
會看到地上冒出很多宿根的植物
如韭菜、蔥等
我喜歡這些植物
每年春風吹來它們就生出來
就如母親,嫁到我家
就紮根這裡一輩子
——原載《飛天》2021年第2期
✦
推薦語✦
宿根是指個體壽命超過多年持續開花結果不發生變态的草本花卉。作者的文本目光直視宿根的意義——恒定執着、不離不棄。通過對他家景物的連續三小段的鋪墊,最後将目光移到他母親的身上。在人間,沒有比嫁到他家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母親更靠譜更像宿根的東西了。這是一曲母親的頌歌,也是對具有善良習性生命的強烈尊重。
推薦人:冬 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