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難平心已亂?悅讀甘武進,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意難平心已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悅讀
甘武進
“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對一個熱愛讀書的人而言,朱光潛先生的這句話如醍醐灌頂,令人豁然開朗。如今,書海茫茫,一生能讀多少書呢?其實,書讀得多與少并不重要,關鍵是我們要讀有價值的書。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是這樣一本有價值的書。20世紀20年代後期,朱光潛先生求學于歐洲,從海外寄回了這十二封寫給青年朋友的信。信中所談皆是青少年所正在關心或應該關心的話題,如讀書、寫文章、戀愛、運動健身、人生規劃、人際交往等,探讨思想、生活和人生等。作者勸年輕的朋友們,眼光要深沉,戒驕戒躁,不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等,可謂言已盡,意無窮。
書中說:你如果沒有一種正當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将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将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書給人開悟,幫人早日從井底跳出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真知灼見。
人生苦短,我們常常愁來愁去。在朱光潛先生看來,閑愁最苦!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們要學會擺脫閑愁,多從生活中尋出趣味。如讀書寫作、種草養花、下地勞動、談談笑笑,跑跑跳跳等,在動靜之中,培養自己領略趣味的能力。
“擺脫不開”是人生悲劇的起源。生命途程上的歧路盡管千差萬别,而實際上隻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然而有些人就是不明白,既走上這一條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條路。魚和熊掌想兼得,結果不免差誤時光。我們應提得起,放得下,認定一個目标,便隻去風雨兼程。
很多時候,我們在“情與理”中糾結,甚至不能自拔。朱光潛先生進行了一種辯論,我們的生活到底是應該受理智支配,還是受感情支配。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理智不是萬能的,感情也不是。純粹理智的生活是狹隘的,也是冷酷的,恨刻薄寡恩的。生活不可能完全理智下去,正常的生活是理智和感情并存的。
無論是談讀書、修身、做人或是交友,朱光潛先生以自己的視角穿透問題的所在。當人們從青年時期就忘卻了自主,需要有一雙手帶領他們尋找這個世界的不同可能。此書,給現代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指南,是充滿了人生智慧的必讀經典。書中的每一封信讀來都親切自然,受益頗多,我們從中收獲的不僅是人生經驗,更多的是一種真切關懷,一份關于生活的永恒善意。
【來源:株洲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