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激動人心的時刻?原标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北京冬奧會最重要遺産(引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激動人心的時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原标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北京冬奧會最重要遺産(引題)
兌現承諾是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俊宇 窦菲濤
“中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全國已有654塊标準冰場,803個室内外各類滑雪場。”今天,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發布了這一消息并表示,“目标的實現是北京冬奧會給予全球冬季運動和奧林匹克運動的最為重要的遺産,可以說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
在申辦冬奧過程中,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承諾。但這一目标轉化為現實并不容易。
“我國冰雪資源南北分布不均,多位于高海拔地區,冰雪産業設施和配套服務等也不完善。同時,與其他冰雪強國相比,與我國夏季項目相比,我國冰雪運動也存在競技水平不高、群衆參與面不廣、産業基礎薄弱等問題。”塗曉東指出,要想實現目标,必須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冰雪運動發展之路。
具體來說,我國積極探索擴大冰雪運動産品和服務供給,着力構建群衆身邊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群衆性冰雪運動發展機制,不斷降低參與冰雪運動的門檻,營造人人想參與、能參與、樂于參與的冰雪運動環境;創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群衆參與的推動機制,陸續形成推動冰雪運動發展的政策文件,建立配套保障機制,形成全國上下一盤棋的良好态勢;實施“南展西擴東進”戰略,積極引導不同區域因地制宜、各有側重開展群衆性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室内室外同步發展,促進冰雪運動區域互動合作,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2021年10月,受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統計調查。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副主任杜燕說,“在我國,冰雪運動有良好的群衆基礎和衆多的愛好者,充滿着生機和活力。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成功以來,冰雪運動的宣傳普及和設施條件的改善,調查結果顯示:群衆參與冰雪運動、踐行奧運理念的熱情不斷高漲,越來越多的群衆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
“冰雪運動參與人群從小衆走向大衆,參與空間從地區走向全國,參與時間從冬季變為全年,冰雪運動實現全國覆蓋。各地蓬勃開展群衆性冰雪運動,成為‘健康中國’的亮麗風景線。”塗曉東表示,随着冰雪運動普及程度的提高,大衆對冰雪運動的喜愛程度逐步提升,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有92.64%的大衆通過個人自發的方式參與到冰雪運動之中。
國家體育總局群衆體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邱汝也透露,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11月以來,各地線上線下相結合舉辦的冬奧相關的群衆性賽事活動近3000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比如四川舉辦了“全民健身冰雪季”等90餘場群衆性賽事活動,參與人數近千萬人次;新疆圍繞“迎冬奧,愛冰雪”主題,舉行了小型多樣、豐富多彩的冰雪系列賽事活動500餘場次,參與人數達到58萬餘人次,并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天山之冬”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下一步,我們将利用群衆參與冰雪運動熱情高漲的契機,在開展群衆性冰雪賽事活動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群衆性冰雪運動更高質量發展。”
“冬奧熱”帶動“冰雪熱”,更多人愛上冰雪運動的同時,也帶動了冰雪經濟。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從2016~2017冰雪季的1.7億人次增加到2020~2021冰雪季的2.54億人次,預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将達到3.05億人次,我國冰雪休閑旅遊收入有望達到3233億元。同時,我國将冰雪經濟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如新疆阿勒泰地區以冰雪旅遊重點景區為依托,打造阿勒泰市冰雪扶貧綜合體,2個貧困縣2020年3月脫貧摘帽,107個貧困村退出;河北崇禮借助冬奧契機,大力發展冰雪旅遊産業,2019年5月徹底脫貧摘帽,冰雪裝備産業實現創新發展。
“雖然我國冰雪産業起步晚、起點低,但在北京冬奧會的強大帶動下,我國冰雪相關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冰雪旅遊發展勢頭迅猛,裝備制造業增長迅速,競賽表演、專業培訓、場地設施建設運營等産業不斷壯大,冰雪産業鍊條不斷完善。”塗曉東說。(中工網北京2月17日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