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曰“成語”。這是成語的定義,說穿了,它就和俗語、諺語差不多,說的人多了,也就成為了一種固定形式的習慣用語。
不過,成語跟俗語諺語又有一定的差别,很多人認為它們之間的差别就在于成語往往是四個字,而俗語和諺語經常是一句或者多句。
秋
其實,這種理解并不準确,因為有很多成語不止四個字,甚至也有一句兩句這樣的情況,比如說現在是秋季,和秋季有關的成語,四個字的有“秋高氣爽”“一葉知秋”……
但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也是成語,它有兩句八個字。既然說到這句成語,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一日不見”非得說“如隔三秋”,為什麼不是如隔三月如隔三年,又或者如隔三春三夏呢?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出自《詩經》當中的句子,原文是: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秋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個成語就是取自這首詩的中間一段。通過《詩經》中的完整詩句,我們可以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不是如隔三月或者如隔三年?因為在完整的詩句當中,第一段表達的就是“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而第三段表達的,是“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三歲,就是三年的意思。
所以,作者在表達度日如年的思念煎熬時,采用的是層層遞進的手法,先是如隔三月,再是如隔三秋,最後才是如隔三年!所以“一日不見”,并不是沒有“如隔三月”和“如隔三年”的表述,隻不過在語言的流傳過程中,人們習慣了單獨使用“如隔三秋”而已。
秋
總之呢,不管是“如隔三月”還是“如隔三年”,又或者我們常說的“如隔三秋”,其實都是用來表達思念的漫長和等待的煎熬。
一日不見,如隔三月、如隔三秋、如隔三歲!《詩經》用這種帶有緊迫感的遞進句式,營造出一種思念被不斷拉長的煎熬感,但問題是,如隔三秋的三秋,到底是多久呢?還有,它為什麼不是如隔三春、如隔三夏、又或者如隔三冬呢?
首先來看“三秋”所指的時間長度。結合《詩經》的原文可以得知,它是從如隔三月、到如隔三秋、再到如隔三歲,采用了三個排比句。
秋
但從時間的單位來看,卻是層層遞進,三月和三歲,都很明确,就是三個月和三年,唯獨這個三秋有點争議,如果不結合《詩經》的原文,大部分人都會把三秋理解為三年,因為字面意思就是三個秋季,要過三個秋季,自然就要經曆三年時間。
但是,當我們結合《詩經》原文就會發現,它肯定不是指三年,因為後面它有一句現成的“如隔三歲”,所以三秋的時間長度,隻能介于三月和三年之間。
當然,古文當中的“三”,并不是一個準确的數字,而是個虛數,很多時候是一個泛指的意思,但是因為詩經原文是用三月三秋和三歲進行排比,所以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固定的數字。
秋
因此,介于月和年之間的時間單位,就隻剩下季,也就是三個月為一個季度,三個秋季就是指九個月的時間長度。為什麼不是三春或者三夏三冬呢?
這是因為古人有“悲秋”的傳統,在文學作品中,春代表希望,夏代表茂盛,秋代表思念,冬代表甯靜,秋天是思念的季節,所以古人就用“如隔三秋”,用秋來進一步增強思念的綿長,起到“言淺情深”的表達效果,這就是漢語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