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

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9:24:34

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德陽報道一提起“三蘇”,你可能首先想到眉山三蘇所指的蘇洵、蘇轼、蘇轍父子,他們一家三口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據了三席之地你是否知道,比蘇東坡一家成名更早的“銅山三蘇”?他們是四川宋代首個狀元蘇易簡、書法家蘇舜元、詩人蘇舜欽祖孫三人其中,蘇舜欽與詩人梅堯臣并稱“蘇梅”,與歐陽修關系要好,在文學史上地位頗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比蘇東坡一家更早成名)1

蘇東坡與徐州的飲食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德陽報道

一提起“三蘇”,你可能首先想到眉山三蘇所指的蘇洵、蘇轼、蘇轍父子,他們一家三口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據了三席之地。你是否知道,比蘇東坡一家成名更早的“銅山三蘇”?他們是四川宋代首個狀元蘇易簡、書法家蘇舜元、詩人蘇舜欽祖孫三人。其中,蘇舜欽與詩人梅堯臣并稱“蘇梅”,與歐陽修關系要好,在文學史上地位頗高。

關于蘇易簡祖孫三人的籍貫,有梓州銅山(四川中江)、綿州鹽泉(四川綿陽)、河南開封等多種說法,學界莫衷一是。4月14日,“銅山三蘇”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座談會在德陽市中江縣召開,衆多文史專家齊聚一堂,論證“銅山三蘇”在文獻典籍裡的依據,就“三蘇”文化資源如何活化、利用等問題展開頭腦風暴。

中江銅山公園三蘇像

“三蘇”名人故裡之争惹關注

“銅山三蘇”的籍貫是銅山、鹽泉還是開封,在曆史上一直有争議,學界尚無定論。

在德陽市中江縣廣福鎮玉江河畔,一塊巨石上倒插着一支石筆,名曰“蘇公筆”,已在河畔屹立近千年,是當地人為紀念蘇舜欽而立。在廣福鎮的銅山景區中,蘇氏祠堂的堂聯上寫着:“持節仍歸漢,懷才不事秦”,昭顯着蘇氏一族所秉持的節操和德行。

而在綿陽市遊仙區鹽泉鎮,蘇易簡紀念館拔地而起,用300多平方米的建築展示了四川宋代第一個狀元的生活成長、求學成才、治國理政等成長軌迹。

在政府的重視和民間人士的倡導之下,各地紛紛對本地的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資源,打出文化品牌,打響地方名氣,促進地方發展。“名人故裡之争”也就成了普遍現象,由于一些名人曾在很多地方生活,再加上有些文獻記載不明确或者互相矛盾,為“名人故裡之争”埋下了曆史根源。此前,李白、諸葛亮、曹雪芹的故裡都曾引發多地之間的争奪。而在四川省内,德陽與綿陽兩地都有與這“三蘇”相關的紀念、展陳場所,與“三蘇”籍貫相關的研究文章層出不窮,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玉江河畔的蘇公筆

“三蘇”籍貫是中江有據可考

縱觀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中國曆史,三五百年之間,一定會有一個驚天動地的人才橫空出世,比如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東坡,明代的楊升庵,再到清代的李調元。不同于黃河文化帶的人才譜系,一直具有漸悟、漸進、漸行的紮實學風,處于長江文化帶的巴蜀,不僅自古出奇才,還漸次崛起,亦步亦趨,在三五百年間接力完成了對中華文化的突破式貢獻,成為了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樞紐式人物。

所以在“巴蜀人才譜系表”上,既有“眉山三蘇”蘇洵、蘇轼、蘇轍,也有“銅山三蘇”蘇易簡、蘇舜欽、蘇舜元。盡管關于“銅山三蘇”的籍貫尚有争議,但“三蘇”籍貫是梓州銅山(即四川中江)有據可考,得到多位與會專家學者的認可。

蘇易簡是四川宋代首個狀元,也是“銅山三蘇”中蘇舜欽、蘇舜元的祖父。《宋史·蘇易簡本傳》開宗明義,記載“蘇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人”,對他的籍貫一錘定音;《續資治通鑒長編》寫道:“閏三月甲寅,上禦講武殿覆(複)試,權知貢舉程羽等所奏合格進士,得銅山蘇易簡以下百一十九人。”此外,宋光宗時進土杜大珪在《名臣碑傳琬琰集》中記載:“蘇易簡,字太簡,梓州人。”

蘇舜欽籍貫同為梓州銅山,這一說法同樣在文獻中可以找到依據,例如,明代編錄上古至元代的書法家傳記《書史會要》中記載:“蘇舜欽,字子美,号滄浪翁,其先世居梓州,後為開封人。”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蘇學士集十六卷》也認定“其先梓州人”,此外,《正德姑蘇志》《崇祯吳興備志》《乾隆鄞縣志》《宋詩鈔》《詞林紀事》等文獻中均有類似記載。

此外,在德陽市中江縣還有一些“三蘇”相關的遺迹,紀念蘇易簡修建的狀元橋、紀念蘇舜欽而建的蘇公筆,都屹立至今,與史料相互印證。

與會專家學者研讨“銅山三蘇”文化

“銅山三蘇”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座談會召開

“三蘇”精神如何能遍地開花

有專家提出,看似無厘頭的“名人故裡之争”,實則是人們對曆史名人的推崇,對文化基因的尊重。曆史名人不僅有籍貫意義上的祖籍故裡,更有精神層面的文化故裡。擱置曆史争議,曆史名人故居地應該思考如何活化名人資源,繼承好這筆豐富的精神遺産。

中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主席、縣社科聯主席龍清江指出,文化工作者已經撰寫了《蘇舜欽評傳》,創作了《風雨蘇舜欽》等歌曲,出版了相關的畫冊、文集,舉辦了一系列的沙龍,研究成果豐碩。他期待未來深入發掘曆史遺存,在一些重點景觀項目打造上融入“三蘇”元素,加強理論研究。

文化學者楊河建議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形成論文集系列,規劃建設三蘇紀念館,加強對文旅企業的招商引資,盤活“三蘇”文化資源。

此外,還有與會專家建議,未來創辦“銅山三蘇”研究會,邀請國内外知名文史專家學者參與其中,加強學術支撐;修建三蘇文化長廊、三蘇文化主題公園;打造“銅山三蘇”文化節,打造精品研學線路,打造“三蘇”相關的美食、美酒品牌,用多項舉措盤活“三蘇”資源,講好“三蘇”故事。

據悉,由中江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旅局、縣住建局、廣福鎮等相關單位配合,将組建“銅山三蘇”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專班,努力推動“銅山三蘇”文化挖掘保護宣傳利用工作,讓曆史文化底蘊“厚”起來,曆史文化名片“亮”起來,曆史文化資源“活”起來,助推中江文化事業繁榮興盛,為中江加快建設全省丘區經濟文化強縣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