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2:56:12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

郝笛

2001年11月30日,天津紅橋區複興路工地文物發掘現場。此時,十幾位專家圍着眼前土坑裡挖出的一塊鐵器犯了難。

因為年代久遠,而且外形非常奇特,誰都拿不準這是什麼時期的物件,甚至連這是什麼都說不上來。

“這玩意是清朝鹹豐年間的鐵錢,當時因為鑄造工藝太過粗糙,導緻沒有辦法使用,所以才運來天津當作鐵器鑄造的原料。”周圍圍觀的人群中,一陣稚嫩的講話聲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

經過少年的引導,專家們查閱曆史資料進行反複比對,果然證實了這位少年的說法。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

少年鑒寶天才

這位讓十幾位專家都感歎其毒辣眼光的少年名叫郝笛。郝笛出生于1985年3月26日,他的家庭算得上是中産階級。

父親是一名商人,做零售商品的批發,母親則是天津一家公立醫院的醫生。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郝笛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及成長。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3

郝笛是一個非常内秀的人,他不善言辭,經常自己坐着看書。

不過他的智力水平卻在同齡人之上,他的父親在家裡算帳時,他經常能做到和計算器同時報出正确的加減運算結果。

在發現了兒子在這方面的天賦之後,郝笛的父親本來想着着重培養一下他,給他報了幾個培訓班。

但是因為他自身不喜歡與人交流,所以這些計劃全都失敗了。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4

對于郝笛來說,這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麼能提起他興趣的東西,平時他的愛好隻有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書而已。

1990年的一天,父親帶着5歲的郝笛上集市上買東西。

早年的集市上什麼都有賣的,在路過一個不起眼的文物攤的時候,幼小的郝笛頓時眼睛一亮,蹲在文物攤前就開始看了起來。

不大的地攤上擺着各式各樣的稀奇物品,這裡面可能有仿制做舊的物品,但也有可能真的有年代久遠的文物。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5

郝笛對文物的興趣被突然激發了出來,任憑父親怎麼拽都不走。無可奈何之下,父親隻能将他托付給文物攤主看管一下,自己則是先去集市上買東西。

等到父親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小時以後了,不過根據文物攤主的話來說:

“郝笛幾乎是一動不動地在那裡趴着,一直把玩琢磨這些文物兩個小時,我從沒見過這麼有耐心的小孩子。”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6

在郝笛的眼裡,他仿佛能與文物對話一般,能夠看穿這些物件的故事。

從此以後,他對文物的熱愛與執着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因為他年紀尚小,父親不希望他接觸這些東西,不過他的爺爺卻是經常帶他去古玩市場。

從此以後,郝笛開始經常拽着爺爺去古玩市場,一待就是一整天。

他有一個經常去的文物店,店主甚至會專門給他準備一個搭腳用的凳子,以便郝笛站在上面觀看櫃台裡的文物。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7

起初,大家都不相信一個年僅6歲的小孩子會來古玩店裡買什麼,都當他是一個對這方面好奇的小孩。

然而實際上,郝笛已經開始收集購買古錢币了,這家他經常光顧的門店就是他的“供貨商”。

雖然他喜歡溫婉,但是他買文物的錢都是從平時的零花錢裡攢的。從郝笛上小學開始,他的父母就開始給他零花錢,讓他自己買早飯和午飯吃。

然而他都是偷偷地把這些錢攢下來,留着購買自己心儀的古玩。

在7歲那年,他甚至在古玩店花費百元買了一把古董青銅劍。然而他的小動作很快就被父親抓住了。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8

因為長期不吃早飯和午飯,郝笛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白天在學校時經常萎靡不振的。學校老師找到他的父親了解情況,父親随即想到了他對于古玩的癡迷。

父親在郝笛的床下找到了一個小布包,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古代錢币和一些文物碎片

這些在常人眼中像是玩具一樣的東西,卻被郝笛視若珍寶。

看着如此癡迷古玩的兒子,父親的心也軟了下來,他開始全力支持郝笛進行古玩收藏。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9

有了父母的支持,郝笛開始沉浸在收藏古玩的快樂中。每天晚上吃完飯,他就會一邊拿着他買來的古玩,一遍翻閱書籍查找相關資料。

漸漸地,他開始掌握越來越多曆史和古玩方面的知識。

有一次,郝笛的父母晚歸到家,發現家裡隻有他的房間裡有一絲絲微弱的光亮。

父親推門進去,發現他正蹲在地上的一盞小油燈旁邊傻笑——原來他正在感受幾百年前,尋常百姓晚上點油燈的生活。

郝笛還發現,這個小油燈裝滿之後正好可以燃燒一個小時的時間。利用油燈來計時,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的。

聲名鵲起

在郝笛八歲時,他在鑒定古錢币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建樹。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0

一些其他人看不出門道的古錢币,他竟然能準确地說出這些錢币的來曆,以及制作的工藝特點。

正是因為對這些事情了熟于心,郝笛在一次前往古玩市場的路上,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幸運事件。

郝笛在路過一個建築工地時,發現工人們正從地裡挖出來了一些什麼東西。因為特别喜歡埋藏在地下的古玩,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湊過去一探究竟。

這一看,卻讓他瞪大了眼睛。

工人們從工地裡挖出來很多古代錢币,但是因為年久掩埋,所以大多其貌不揚,工人們紛紛表示要當作廢鐵賣了。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1

但是在人群中的郝笛清楚,眼前足足能裝滿四個麻袋的“廢鐵”,就是來自幾百年前真正的古錢币。

郝笛靈機一動,仗着自己的小孩子身份,假裝對這些東西特别感興趣,打算出錢買下來。

工人們一看這小孩子出價比收廢鐵的還高,以為是哪個有錢人家的小孩子好騙,就趕快把四個麻袋的古錢币以幾十塊錢的價格賣給了郝笛,還幫他送到了家門口。

回到家之後,郝笛在家裡接了一大盆水,找來毛刷仔細地将每一個古錢币都清洗幹淨。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2

經過他的初步判斷,這些錢币的曆史最少也要追溯到明朝。他将這些錢币分批打包,拿到他熟悉的古玩市場上去賣。

據說這堆不起眼的“廢鐵”讓郝笛足足賺了17萬元的巨款,在當時的1993年,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天津古玩市場出現了一個專賣明朝古錢币的少年”在這條新聞傳出去之後,有很多古玩界的大咖都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不過在他們的鑒定之下,一緻認為郝笛手上的錢币都是真品。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3

“一個年僅8歲的孩童,即使他真的撿漏買到了這些錢币,那他又是如何鑒定出來的呢?”

帶着這樣的疑惑,天津一位有名的收藏家王鵬慕名來到古玩市場,打算試一試郝笛的本事。

王鵬在衆目睽睽之下拿出300枚古錢币,讓郝笛幫忙鑒定一下。在衆目睽睽之下,郝笛僅用了半個小時就找出了7枚赝品。

而事後王鵬則表示,這7枚赝品正是故意放進去,用來試探郝笛眼力的。

此事一出,天津的古玩收藏界頓時一片嘩然。一名年僅8歲的古玩鑒定神童橫空出世了。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4

有人這樣形容郝笛:“他就像一位剛出生就有5000年閱曆的老人一樣。”在他的心裡,天生就有一種對中國古文物的使命感。

郝笛的父親說:“有一次自己帶着郝笛去洛陽博物館參觀,在他呼喊兒子的名字的時候,引起了旁邊幾位研究員的注意。”

“您就是郝笛的父親?”一位研究員發問道。“是我,您有什麼事麼?”父親不解地問道。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5

“我是這座博物館的副館長,你兒子現在可是名聲遠揚啊,請你一定要好好培養。”一位老者熱情地走上來,握住郝笛父親的手說道。

此時郝笛還在一邊看着展出的文物,一邊指出文物講解的錯誤,比如“哪個文物的年份寫錯了,”或是“哪個文物的描述不夠準确等等。”

副館長在一旁邊聽邊記,時不時還會向他提問。

後來有人告訴郝笛的父親,剛才這位副館長正是著名文物鑒定專家、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弟——溥佐先生。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6

溥佐先生

到了11歲時,郝笛已經開始可以獨立地進行文物鑒定了。

他在保證自己正常學習的情況下,自學了《二十五史》、《中國古币》等書籍,經常有人慕名拜訪請他鑒定文物。

有人問他:“你是如何小小年紀就開始給别人鑒定文物的?”

郝笛說:“古代文物都帶有它們獨有的神韻,越老的物件越是散發着一種獨有的魅力。對于我來說,他們就像天地一般分明,我能感受到這些物件經過千百年後所散發出的氣息。”

在郝笛12歲時,他憑借着對于古錢币的研究,号稱自己破解了“困擾中國古玩界千年謎題”的“白金三品”和“魚腸劍”,并且以此為題發表了多篇論文。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7

自此,郝笛奠定了他在中國文物界的地位。

有人說:“能與郝笛站在同一水準上探讨古錢币學術問題的人,全國找不出10個。”

憑借這樣的成就,郝笛在13歲時就受邀加入了中國文博學會,并成為其中年齡最小的會員。

雖然年齡尚小,但是他的貪圖卻是異常成熟,俨然就是一個飽經風霜的文物學家一般。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8

15歲時,郝笛自稱已經成為了全球數十家博物館的客座專家或者是鑒定顧問了。

從天津到西北,從北京到江南,他一直被當成大師受人景仰,因為他從沒走過眼,每一件文物鑒定都相當仔細。

到了16歲時,郝笛自稱已經是很多國内外文物買手們的指定鑒定師了。

越來越多的人以請來郝笛鑒定文物為榮,在他們的眼裡,郝笛的一條結論就能決定上千萬元的文物買賣,而郝笛的酬金則是成交價格的10%。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19

郝笛小小年紀就靠着自己前幾年打出的名聲,利用鑒寶和收購藏品賺了上億元,甚至連他的父親都當起了他的經紀人。

郝笛的收藏,也随着他的鑒定水平的提高而慢慢變大。從玉器到陶器,從盔甲到銅鏡,郝笛的收藏越來越多。

郝笛說:“巅峰時期,他個人收藏的古銅鏡數量能達到全世界現存總量的三分之一。”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0

是确有慧眼還是徒有虛名

郝笛的收藏号稱有幾十萬件,超過一萬個品種。

郝笛的父親曾經說過,一位來自日本的古玩收藏家在看過他的收藏後,開出1.3億元人民币的價格收購,但是被他婉拒了。

不過,在2009年之後,郝笛的名字就開始漸漸地消失在了大衆的視野裡。

有人說,郝笛是在賺到了錢之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商人,在鑒定方面再也沒有從前專業了。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1

也有人說郝笛的故事完全就是編造出來的,因為很多信息都隻來源于網上,沒有任何正規報道。

從現在來看,郝笛的一些成就有可能是被過分誇張了。

比如成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一事,就被北大資源文物學院院長否認了。

國内知名收藏人士馬未都先生也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從來沒聽說過這個所謂的‘中國考古第一大家’。”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2

馬未都

首位采訪過郝笛的天津《每日新報》的記者魏孝敏也曾公開表示:

“郝笛并沒有像大家傳的那麼神乎其神,他現在是一個商人,他的父親隻是很懂得如何利用他的名聲來賺錢,他并不是神。”

2014年,根據一些記者的深入探訪,發現郝笛曾經吹噓的“為破解考古界2000年迷題所著的,《發現魚腸劍後的探索》、《棘币初探》”兩篇論文沒有任何刊載信息。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3

王宗發

核心期刊裡和普通搜索引擎都查不到,可以被證實是私自杜撰出來的。

同年,古錢币專家、天津錢币學會理事王宗發揭穿了郝笛。

早年郝笛關于古錢币領域的一些言論,都是在他發表的文章裡“偷學而來”的,他本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獨立見解。

有些報道也指出,郝笛在年僅七八歲的時候就能去洛陽博物館給文物挑錯一事,純屬是胡編亂造。

全國最靠譜的鑒寶專家有幾位(津門鑒寶神童郝笛)24

文物鑒定是一個技術活,沒有長年累月的沉澱,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是不可能掌握如此全面的文物知識的。

現在的郝笛也應該年近40了,是天才也好,是熱愛收藏的普通者也罷,也隻是被過度誇大的一員,考古界的這個“天才神話”就此破滅。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2014年7月30日,《考古神童七八歲給故宮文物挑錯 馬未都:背離常識》

[2]《深圳特區報》2014年7月29日,《專家戳穿"考古神童":七八歲給故宮文物挑錯為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