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氣大傷身”,很多疾病都與生氣有關。我們嘴邊常挂一句話:“氣死我了”。“氣死”不是誇張,生活中真有人被氣死。你體會到的隻是氣憤的表面,但生氣也許已悄悄“震裂”了你的身體。
生活中哪些病是氣出來的?
生氣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調節呢?
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哪些病是氣出來的?
1. 心血管疾病
首先,生氣最直接危害的就是心血管。當人暴怒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或冠狀動脈痙攣,血液黏稠度增加,因而容易導緻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會出現心律失常,嚴重可導緻心髒驟停、引發猝死。
2. 心髒神經官能症
如果長時間沉浸在不良的情緒當中,甚至還可能會引發一種叫作“心髒神經官能症”的疾病。
3. 其他疾病或症狀
另外,經常性情緒波動還會引起一些其他疾病或症狀:
(1)胃腸疾病
當人的情緒長期處在壓抑及應激狀态下時,會導緻交感神經興奮,導緻消化道黏膜組織缺血缺氧,長期會影響消化功能。
(2)肝髒疾病
肝髒内分布着豐富的交感神經,氣惱憂愁會直接導緻肝細胞缺血,影響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經常發怒的人,肝病發病幾率會增加。
(3)呼吸性堿中毒
正常人大概1分鐘内呼吸15次,而人生氣時,呼吸次數可達30次以上。由于快速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酸性)被排出體外,造成呼吸性堿中毒,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大汗、面色蒼白,面部口唇麻木及手足、全身抽搐等一系列中毒症狀。
(4)乳腺疾病
對女人來說,心态好比吃得好更重要,心情不好是乳房養生的大忌。據乳腺癌流行病學調查,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焦慮抑郁的人比較容易患乳腺癌,乳房增生性疾病也會更多見。呵護乳房,不能簡單停留在追求外表的美觀上,更重要是的維護乳房健康,保持乳房正常的生理功能,減少疾病發生。而最簡單的,就是首先有個好心情,少生氣。
生氣的時候應該怎麼調節?
1. 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比如可以暗示自己多微笑。
2. 轉移注意力:将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情緒轉到其他方面,感到憤怒時,不妨想想讓自己高興的事兒。
3. 深呼吸:通過平穩的呼氣、吸氣練習,能夠讓你波動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呼吸後可以平息下來。
4. 從生氣源頭解決:遇事用智慧面對,積極化解,而不是情緒。
健康指南
這些病是氣出來的:心血管疾病、心髒神經官能症、胃腸疾病、肝髒疾病、呼吸性堿中毒、乳腺疾病。
生氣時如何調節: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轉移注意力、深呼吸、從生氣源頭解決。
責任編輯 鄧清元
來源 浦東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