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毛麟角”原意為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寶物,有時也比喻為才華出衆的罕見的奇人。語出唐·李延壽《南史·謝超宗傳》:“王母殷淑儀卒,超宗作诔(lěi )奏之,帝大嗟賞,謂謝莊曰:‘超宗殊有鳳毛。”
꧁꧂溯 源꧁꧂
謝超宗是中國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之孫,謝鳳之子,聰明好學,亦有文采。謝超宗時任新安王劉子鸾的常侍,為新安王起草文告函件,文風清新秀麗,讓人耳目一新。新安王的母親殷淑儀去世,謝朝宗寫了一篇悼詞。
不久,宋孝武帝看到了這篇詩詞,大加贊賞。一次他對文武百官說:“超宗殊有鳳毛,可稱得上又一個謝靈運了。”衆臣都點頭稱是。一位大臣還說:“鳳凰為祥鳥,麒麟為祥獸,但願再出一個有文才的人,那就可以稱為鳳毛麟角了。”從此,人們常用“鳳毛麟角”這一成語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據說宋孝武帝在說“超宗殊有鳳毛”時,右衛将軍劉道隆也在場,為此還鬧了一個大笑話。右衛将軍劉道隆是一介武夫,并沒有理解皇上的意思,他聽孝武帝誇謝超宗有“鳳毛”,以為謝家有稀罕的寶物。一天他遇到謝超宗就問他:“聽說你家有寶物,可以讓我看看嗎?”謝超宗疑惑地說:“我家很窮困,哪有什麼寶物?”劉道隆不相信,說道:“和皇上一起時,皇上說您有根鳳毛。”結果謝超宗哭笑不得,隻好掩面而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