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

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08:57:14

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自今年1月華夏幸福爆出信用危機以來,杜先生就再也沒有睡好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120億華夏幸福信托産品違約)1

平安兌付華夏幸福永續債

自今年1月華夏幸福爆出信用危機以來,杜先生就再也沒有睡好覺。

杜先生的家人委托他購買的3000餘萬元至信886九通基業股權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至信886”)3期随後逾期。九通基業是華夏幸福(600340.SH)下屬全資孫公司,該産品擔保人是華夏幸福。

記者了解到,不止杜先生,多名投資者從平安銀行購買的華夏幸福信托産品都出現逾期。據不完全統計,平安銀行“代銷”的華夏幸福系列信托産品共10款、33分項,直至去年12月還在銷售。該系列産品由6家信托公司發行,募集資金規模近120億元。在華夏幸福今年2月2日公告出現第一筆債務違約後,這些信托産品便無法兌付。

記者在采訪投資者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普遍反映,理财經理反複強調平安集團是華夏幸福二股東,“潛台詞讓我們覺得平安銀行會兜底”。在合格投資者審核過程中,也存在各種違規操作:有的投資者買了數千萬元産品,卻隻是一名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在校生;有的單子,理财經理明知是多人集資,仍然極力推薦。

投資人同時對平安銀行在系列信托産品中的角色存疑,認為其不僅僅是“代銷方”,而有“實質管理人”之嫌。根據投資人提供的信息和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10款信托産品中有9款的保管人、推薦機構、監管銀行都是平安銀行。而6家信托公司在上述産品的前期推廣、售中和售後投訴過程中,始終處于“幕後”,多名投資人也反映,平安銀行告訴他們,信托公司隻是通道,“平安銀行會對客戶負責”。

一名大學生的3000萬投資冒險

“當時他(理财經理,張某)推薦這款産品說,中國平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集團”)是華夏幸福的第二大股東,産品不會出任何問題。”山西太原人杜先生回憶。

杜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在平安銀行太原某支行認識張某後,凡購買理财産品,他都會選擇自己家庭中的某一人新開個賬戶,這次他們一家選擇了沒在平安銀行開過戶的杜先生弟弟。“他告訴我,‘用新開的戶購買産品銀行會給一些費用,也是替他們完成新的一年裡的開門紅’”。

但問題來了,首先杜弟弟隻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風險測評肯定過不了關;其次他的身份證當時過期了。

“本來我弟測評出來是R3等級,當時理财經理讓重新做風險評估,選擇風險評估問題裡的C項或者D項,提高到R4,這樣就可以買(這個産品)了。”杜先生說。

但身份證過期的事兒有點難辦,不過這也難不倒經驗豐富的理财經理:身份證正面照片用大學生本人的;而載有有效期信息的那一面身份證照片,則用了杜先生的。

投資者資格過關後,2020年4月,杜先生在張某的指導下,用平安口袋銀行APP操作,購買了逾3000萬元至信886産品3期。

該産品2020年4月8日成立,産品期限為1年。利率為6.3%。該款産品一共6期,整款産品共發行20億元。

九通基業系華夏幸福旗下100%持股的孫公司。信托合同顯示,該信托資金用于向九通基業投資有限公司受讓其持有的懷來鼎興100%股權。華夏幸福以其持有的廊坊京禦項目7.5%股權作為質押,并為該信托資金的還款義務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

杜先生還發現,至信886在推廣時的産品說明材料中,顯示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但等到産品違約了,杜先生回過頭來在APP中翻看合同,卻赫然發現,産品風險等級變成了“中高”。

鼎航源家族辦公室總經理陶思源向記者解釋,“根據《商業銀行理财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财管理辦法》),無論是中等風險還是中高風險,首先,産品的風險等級要和投資者的風險等級适配,銀行隻能向投資者銷售風險等級等于或低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财産品;其次,銀行需要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如實披露産品的風險這項重要的信息。”

記者緻電杜先生所稱平安銀行太原某支行理财經理張某,對方一直沒有接聽電話。“我這幾天打電話也找不見他”,杜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又緻電該支行行長譚女士詢問産品購買過程中是否存在宣傳不實,以及理财經理是否“主動幫助”投資者滿足“合規要求”的情形,譚女士告訴記者,相關事實正在核實中,截至記者發稿前,未收到該行相關回複。

杜先生合同生成後,該産品正常付過兩次利息,一次是2020年6月,一次是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産品将到期,本息全部付清。不過在此之前,産品就無法兌付了。

事涉120億信托理财

記者加入了一個平安—華夏幸福信托産品聯合微信群,群中有近50名投資者,反映的問題也大同小異:都是在理财經理強調平安集團是華夏幸福二股東的情況下,購買了這些信托産品,金額都在300萬元以上。

除了杜先生,群裡多名投資者也反映平安銀行工作人員指導客戶操作,以滿足“投資者适格”的要求。

投資人聯合起來做了一項統計,并給了記者一份資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間,平安系華夏幸福産品,通過陝國投西部信托、民生信托、華澳信托、銀河資本和中誠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共發行10款、33種分項信托理财産品,合計募集資金規模118.79億元。

這10款産生分别是:陝國投·九通基業永續債(共6期)、陝國投華夏幸福永續債(共3期)、西部信托江城5号(共4期)、6号(共6期)、民生信托-至信 886 号九通基業股權收益權(共5期)、華澳·臻鑫311号(九通基業)、銀河資本-華夏幸福永續投資1号、中誠信托·鼎信華夏幸福1号(以上産品末尾省略“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字樣)等。

而華夏幸福的資金危機,自2020年12月就已有顯現。目前公開信息可以查到,華夏幸福最早暴露風險是在2021年1月。

2021年1月29日,中誠信國際下調華夏幸福評級由AAA至AA ,原因為新冠疫情疊加環京地區房地産調控政策嚴厲導緻公司銷售金額及回款同比下滑,經營業績承壓,财務狀況惡化。

2021年2月2日,華夏幸福正式發布公告,稱公司發生52.55億元債務逾期,涉及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債務形式,未涉及債券、債務融資工具等産品。

随着違約的序幕拉開,截至11月29日,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期償還的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債務本息合計達1013.04億元。

平安銀行是代銷還是主動管理

在出現逾期兌付後,杜先生與平安銀行該支行行長、太原銷售老總等多人交涉,杜先生提供的多份錄音材料顯示,相關人員明确表示,他購買的這款産品,民生信托隻是個通道,“有啥問題找平安(銀行)就行”。

那麼這些産品平安銀行是否超出了“代銷”銀行的角色,信托公司起到怎樣的作用?記者緻電上述6家信托公司的其中三家客服電話,他們給的答複大多是,“先找平安的理财經理”,但追問誰是主動管理人時,客服都無法給出明确答複。

其中,西部信托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平安本來就是華夏幸福的(二股東),所以他們平安銀行肯定是最清楚現在項目最新進展的。”

記者接觸的多位投資人也向記者反映,在産品違約後,平安銀行理财經理們的回複大多是,“找信托公司沒用,就找平安”,這與他們在産品前期銷售過程中的表态頗為一緻。

上述投資者聯合後發現,産品除了銷售方為平安銀行外,還有的共同特征是:保管人/保管銀行都是平安銀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監管方也都是平安銀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也就是說,平安銀行兼保管人和監管人于一身。

記者根據投資者提供的信托合同材料,發現除了平安—華澳—華夏幸福這款産品沒有監管銀行這個設置之外,其他9款産品的保管人、推薦機構、監管銀行都是同一個:平安銀行。

投資者據此認為,這些項目就是平安銀行設計的,“這些信托公司都是通道”。

陶思源告訴記者,常見的信托合同,保管人是銀行;監管方一般是信托公司。如果信托公司是做主動管理的,一般都由其做監管人。“因為證章照全部是在監管人手上,它同意才能放款。所以一般信托公司會牢牢抓住監管方這個角色。”

是否與二股東角色存在沖突

根據華夏幸福的公告,2018年7月30日,中國平安(601318.SH)以137.7億元價格持有華夏幸福總股本的19.7%,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9年4月9日,中國平安再次斥資42.03億元受讓華夏幸福5.69%股權。

2020年6月~12月,中國平安開始向華夏幸福陸續注資:6月,華夏幸福向平安養老發了50億元永續債用于PPP項目;7月,向平安資管發60億永續債用于 PPP項目;9月,向平安彙通發10億永續債用于PPP項目;12月,華夏幸福完成與中國平安3.4億美元一對一私募債發行。

作為華夏幸福的二股東,中國平安還不斷通過平安養老、平安資管、平安彙通等平台為華夏幸福注資,這使得平安銀行與華夏幸福的關聯關系越拉越緊,而平安銀行“代銷”華夏幸福産品的角色,也更加模糊。Wind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國平安直接持有平安銀行49.56%股權,并通過平安壽險及其普通保險産品合計持有平安銀行8.38%股權。

據《理财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商業銀行理财産品投資于與該行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公司發行或者承銷的證券,或者從事其他重大關聯交易的,應當符合理财産品的投資目标、投資策略和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按照商業原則,以不優于對非關聯方同類交易的條件進行,并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

對于代銷者和二股東角色沖突的質疑,上海公源律師事務所賀寬律師認為,這不是關鍵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平安銀行是不是‘實質管理’的受托人,而受托人是否把受益人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

他表示,最高法《九民會議紀要》明确了“賣者盡責,買方自負”是這類民法案件實踐的處理原則。

“根據《信托法》,受托人應當遵守信托文件的規定,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處理信托事務。如果處理的事項已經存在既有風險,且該風險在未來仍然存在并持續擴大中,則受托人應當進行規避,如果受托人違反了謹慎管理義務,應當責成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他告訴記者。

讓投資人再成為貸款人?

杜先生的産品4月份到期後,7月份他去找平安銀行太原分行,該分行從行長助理到銷售老總,再到理财經理,給出這樣一個方案——用購買的華夏幸福産品做抵押,可以貸出所質押總金額的70%,以對沖他未得到兌付的本金,且免兩年利息。

平安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因為資管新規不允許剛兌,目前沒有别的辦法,所以銀行想到這樣一個折中的辦法。

“給我說了好多遍了,硬讓貸”。杜先生不是沒有資金需求,但他擔心這種變相拿回錢的方式,可能會違規。

對此,記者緻電杜先生購買信托産品的平安銀行太原某支行,該支行行長亦表示,如果杜先生急需要用錢,是可以走“私信貸”途徑的。

記者在上述投資人群裡發現,其他投資者也反映,出問題後,平安銀行建議讓投資人成為貸款人。

杜先生告訴記者,在平安銀行APP上,買了至信886産品的投資人,可以“無縫鍊接”至“私信貸”的業務模塊。“它是系統内生成的,合同上直接就寫投資人的名字。隻要我們簽字就可以了。”

律師制止了杜先生辦理“私信貸”的沖動,其理由是,雖然可以拿到部分本金,但從合同條款來看,杜先生每個月都要還款,沒有還款就将被視為違約;而且質押的至信886号産品價值“縮水”的話,還要從杜先生其他資産裡面拿出一筆錢還。

“我不想從投資人的身份,再變成貸款人。”杜先生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