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受到别人的歡迎、追随,那麼他無疑就具備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今天,我們就通過《論語》來看一看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勤奮好學,他開館授徒,奔走列國,整理古籍,為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政治理想奮鬥了一生。
一、孔子長什麼樣?
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了孔子的身高是“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所以孔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高大。
《莊子外物》記載:“修上而趨下,末偻而後耳,視若營四海”,看來孔子上身長下身短,還駝背,耳朵外翻,目光遠大。
《史記·孔子世家》中對孔子的外貌描述:
孔子适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颡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鄭人描述孔子的額頭像聖賢君主堯一樣飽滿,脖子長得像正直名臣臯陶一樣粗壯,肩膀長得像著名賢相子産一樣略微前傾。但這個人腰長腿短,腰以下,比治水的大禹,短了三寸,疲憊已極的狼狽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子貢見到孔子後,把這段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孔子。孔子笑着說:“把我的外貌說成那樣未必恰當,不過說我像無家可歸的狗,說得确實對啊!”
總結一下,孔子高大威猛,上身長,下身短,略駝背,額頭飽滿,目光深遠,脖子粗大,長得不一般。至少讓人一見,印象深刻。看起來孔子還真是我們想象中山東大漢的樣子。
二、孔子的性格
孔子的性格總體上可概括為“溫良恭儉讓”,即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 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
三、孔子的人格魅力
縱觀孔子長達73年的一生,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從事教育,相傳弟子三千人,72賢人,教出的學生很多成為當世的棟梁之才。55歲始攜弟子周遊列國14年,兜售自己的政治思想,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孔子的一生中,他展現了哪些特有的人格魅力呢?
學而不倦
學而不倦使孔子精通五經、娴熟六藝,30歲便以博學而聞名,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并授徒講學。
孔子學習如饑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他認為學習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孔子以學習為樂,并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在齊國與太師讨論音樂,欣賞了《韶》音之後被其所吸引,然後孜孜不倦的學習,以緻“三月不知肉味”,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這正符合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精神。
積極用世
孔子一生積極用事,胸懷大志,但卻終身不得志。想投身于政治,但除了短暫的一兩年時間從政,其餘時間,一直在講學,奔波于列國,嘗盡辛苦,晚年退而修書講學。他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說,我怎能像匏瓜一樣隻待在一處而不被飲食?表達了積極用世的思想。政治上不得志,他就用學問來發揮自己宣傳自己的主張。
樂天知命
雖然孔子不得志,曆盡艱辛,但孔子從不消極,以一種達觀的态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上不輸老莊。
孔子評價顔回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實際上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若浮雲。”這種淡泊明志、自得其樂的精神使他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境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正因為這種達觀,所以當在陳、蔡被圍時,可以“講誦弦歌不絕”。
在一次弟子們的言志中,曾皙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聽後,喟然歎曰:“吾與點(曾皙)也!”(《論語·先進》)這種詩化生活觸動了孔子的心弦,并深深為之向往。
“孔子遊鄭國,面對鄭人“如喪家之犬”的揶揄,孔子不但沒有生氣,而且還非常高興,因為“喪家之狗”正道出了孔子奔波列國的辛酸,孔子可以借此以解嘲,也表明孔子不怨天尤人的達觀态度。
孔子一生的人格平凡而偉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他一生學而不倦,追求理想,樂天知命,這正是他人格魅力的體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