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分為内照射和外照射,一般情況下主要考慮的是外照射的輻射防護,通過防護控制外照射的劑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過國家規定的劑量當量限值。
射線防護的三要素是
距離、時間和屏蔽,
或者說射線防護的主要方法是
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和屏蔽防護,
俗稱為射線防護的三大原則,
其原理如下:
01 時間防護:
時間防護的原理是:在輻射場内的人員所受照射的累積劑量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變的情況下,縮短照射時間便可減少所接受的劑量,或者人們在限定的時間内工作,就可能使他們所受到的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僅在非常情況下采用此法),從而達到防護目的。時間防護的要點是盡量減少人體與射線的接觸時間(縮短人體受照射的時間)。
02 距離防護:
距離防護是外部輻射防護的一種有效方法,采用距離防護射線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輻射源作為點源的情況下,輻射場中某點的照射量、吸收劑量均與該點和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我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平方反比定律,即輻射強度随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變化(在源輻射強度一定的情況下,劑量率或照射量與離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控制輻射源與人體之間的距離,可減少劑量率或照射量,控制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從而達到防護目的。
但在實際中應注意:輻射源都是有一定體積的,并非理想化的點源,而且還必須注意到輻射場中的空氣或固體材料會使射線産生散射或吸收,不能忽略輻射源附近的牆壁或其他物體的散射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适當增大防護距離,以确保安全。
03 屏蔽防護:
屏蔽防護的原理是:射線穿透物質時強度會減弱,一定厚度的屏蔽物質能減弱射線的強度,在輻射源與人體之間設置足夠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輻射水平,使人們在工作場所受劑量降低到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達到防護目的。屏蔽防護的要點是在射線源與人體之間放置一種能有效吸收射線的屏蔽材料。
對于X、γ射線常用的屏蔽材料是鉛闆和混凝土牆,或者是鋇水泥(添加有硫酸鋇-也稱重晶石粉末的水泥)牆。
以上就是有關
電離輻射的防護的三大原則,
電離輻射防護遵循這三大原則,
就可以讓電離輻射的傷害降到最小。
來源:市生态環境局核與輻射科
編輯:李智豪
校對:徐繼君
審核:桂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