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1:58:45

一提及猶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它們都信“上帝”呗,隻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其實,要捋清楚三者的淵源和異同,還是需要花上一點功夫的。

首先,咱們可以先從這三派教堂的建築外觀上進行區分。

猶太教堂牆壁厚實,大量使用磚石材料,門窗飾以尖銳的三角或圓拱,六角大衛星标志嵌在高高聳立的穹頂之上。這個穹頂的造型有的會比較類似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

哈爾濱猶太教新會堂舊照

而那些配着高聳的尖頂塔樓,看起來帶着些許黑暗陰森充滿哥特氣質的,一定是天主教堂。

這種建築無論是牆壁和塔樓都是越往上分劃越細,裝飾越多越玲珑,大頂上還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不僅所有的頂是尖頭,而且建築局部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處處充滿着向上的沖力——因為,天主教徒們認為,這樣的建築結構能幫助自己接近上帝,通過那些高聳的尖頂,凡人的禱告能更快的被傳輸到天上。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2

色彩豔麗,頂着個糖果色“洋蔥頭”,或者像冰淇淋似的圓帽,那就是帶有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堂;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3

結構簡單,規模比較小,外貌樸素,看起來相對環保低碳的,那就是新教教堂無疑。

此外,看內部裝潢和結果,三者之間的區别,也非常明顯。

教堂裡布置的金碧輝煌,有着令人眼花缭亂的天使、聖徒雕塑和壁畫的,還擺着聖母像、十字架上釘着一個耶稣的,是天主教教堂;

沒雕像且壁畫裡面人物動作眼神呆滞,擺着聖母像,十字架上有耶稣的是東正教教堂;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4

東正教教堂內部壁畫,這種畫風傳承自拜占庭帝國

而內部陳設簡單,隻有一個光秃秃的十字架的,是新教。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5

另外,女性進去要蒙頭巾的(不用像穆斯林一樣包裹很嚴實,意思意思即可),一般是天主教堂或者東正教堂——他們講究“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着頭,就等于主動羞辱了自己的頭”;

對衣着服飾不做特殊要求的,是新教教堂。


說了外觀區别,咱們再接着看看這三大宗教的“内涵”。

簡單概括,猶太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母體,而基督教又因為“内部矛盾”分成了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個分支。

目前,廣義的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信徒已經占了全球人口的1/3,是信仰最廣泛的宗教。

而基督教與猶太教,兩教同源,都誕生于耶路撒冷聖城。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6

當然,猶太教要更古老得多,比基督教早了一千多年。

關于猶太教的誕生,可考的,基本隻有傳說。

亞當和夏娃有個後代叫做諾亞,諾亞造船拯救了地球上的萬事萬物。

諾亞的後代叫亞伯拉罕,他又被認作是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的始祖。

亞伯拉罕跟上帝聯系密切,按照上帝指示,帶着族人進入了迦南(今耶路撒冷地區)。

在這裡,他的孫子雅各在與天使摔跤角力的過程中,戰勝了天使。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7

耶和華神被雅各執着的精神感動,特意為他賜名——以色列。

希伯來語中“以色列”,表面的意思是“與神角力者”;更深層次上,還帶有“神選之子”的意思,暗含耶和華神對亞伯拉罕後裔的認同與祝福,其族群定居的土地就是“神選之地”。

後來的數千年,猶太人總在執著地把巴勒斯坦地區認作自己族群的“神選之地”,他們的一大主要依據,就來自于經書裡面的一些暗示和“神迹”。

要說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還得再講講他的婚姻狀況。

亞伯拉罕有個出身高貴的美麗妻子,叫做撒拉,但兩人一直飽受不孕不育的困擾。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8

亞伯拉罕和撒拉

考慮到部落裡“有王位要繼承”,撒拉不得不把自己從埃及帶來的侍女夏甲,交給亞伯拉罕當二房。

沒成想夏甲很快就懷孕了,不負衆望地生下了一個兒子~以實瑪利。

這位以實瑪利,就是後來阿拉伯人的祖先。

又過了很長一陣子,正妻撒拉也懷孕生子了,她和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則是後來猶太人的祖先。

同屬于閃族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按照這個傳說,可算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9

生下嫡子後的撒拉看夏甲娘倆非常不爽,不斷撺掇亞伯拉罕把這個庶子和他的母親一起趕走。

亞伯拉罕非常苦惱,于是不斷向神禱告。

跟神結合後,亞伯拉罕決定照做。

因為,神啟示他,被驅逐的以實瑪利将得到神的祝福和庇護,他的後代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族裔。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0

娘倆被轟走的時候隻帶了一壺水和一兜幹糧

那邊,亞伯拉罕的嫡子以撒繼承了部落首領的職位,他的兒子就是前面提及的,和天使角力的雅各。

雖然“與天使角力”隻屬于一個傳說,但雅各卻是個真實存在的人物,他的12個兒子的後代們在巴勒斯坦地區不斷繁衍生息,最終演化成了古以色列的12個部落。

公元前11世紀,12個部落最終獲得統一,古以色列王國建立,定都大衛城(當今的耶路撒冷)。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1

這時,倡導“一神論”的猶太教誕生。

早前的時候,各個部落信奉各自的神,那麼,統一成唯一的國家後,一神教顯然更能團結到更多的力量,屬于一種鞏固政治的手段。

猶太教認為,萬物之間必有一個唯一的神來主宰世界,那就是“上帝”耶和華。要想生活幸福,死後升天,就得信仰全知全能唯一的真神上帝,相信救世主彌賽亞必将降臨

不過,猶太教它很傲嬌,隻保佑猶太人,從不願向其他族群傳教,成書于公元前好幾個世紀的《聖經·舊約》(具體年月不可考),則為猶太教的最高經典。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2


然後,就是基督教的誕生了。

公元1世紀,一個叫“耶稣”的猶太人改良了猶太教(此處省略聖母相關情節),他自稱神之子,并宣傳,上帝并不隻保佑猶太人,隻要信的誠,也可以保佑所有的人,任何信仰上帝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希伯來語中,“耶稣”的名字就是“神的拯救”的意思。猶太教有個說法叫“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即被聖膏塗在頭上的人,這樣的人被認作為“神選之子”,人間萬物救世主。

因此,耶稣的信徒們則認為,耶稣就是彌賽亞。後來傳到了歐洲,采用了它的拉丁語發音,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基督”一詞。

耶稣不斷向衆人普及他的理念。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3

很明顯,在當年的環境中,這種屬于典型的離經叛道行為。

他的一個徒弟就去統治者那裡打小報告,說耶稣是怪力亂神。

此時的耶路撒冷及周邊由凱撒的好基友,羅馬化的猶太人希律王統治着。

按照“法律”,耶稣被殘忍地折磨了一通,然後草草處死了。

傳說中耶稣臨死前走過的路今仍保存在耶路撒冷城,被稱為“苦路”,每天接受着遊人的探尋和信徒們的朝拜。兩千多年前,沿着這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耶稣背負着十字架遊街示衆,走向刑場,其間經曆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4

從耶稣開始,《聖經·舊約》有了“續集”,即基督教信奉的《聖經·新約》。

新約中的一個重要情節就是——被出賣了的耶稣給活活釘死在了十字架上後,又在耶路撒冷就地複活,并有預言,耶稣将還會在末日來臨時重返耶路撒冷。

說到這兒,大家是不是都清楚了,雖然猶太教和基督教都笃信上帝耶和華,但猶太教不承認耶稣是“上帝派來的救兵”、耶和華在人間的兒子,認為他是個“水貨”,所以,最開始迫害耶稣的,就是猶太教徒。

也正因如此,一年多年來,猶太人總不免被打上“出賣耶稣的叛徒”的标簽。即便耶稣本尊,他也是個猶太人。


從公元4世紀起,基督教正式成了古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

這時的所有基督徒都是一家一派,都屬于“唯一的、神聖的、普世的、使徒的教會”。

然而,不久後,随着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基督教會也漸漸形成了東西兩大派系~西邊以羅馬為“總部”的羅馬天主教說拉丁語;東邊則以君士坦丁堡為“核心”的東正教,操希臘語。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5

久而久之,兩邊的“交流”起來愈發費勁,經常因為詞不達意搞得急赤白臉。

最終,1054年,東西兩個教會正式翻臉,互相指認對方是“非法邪教組織”。

兩派的争執,主要存在于以下三方面。

1.主教的實權。

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教皇,被看成神界的使者和在世俗社會統領一切的終極大BOSS;

而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更多的在發揮其象征意義,是個精神領袖。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6

佩魯吉諾的《交付天國鑰匙》,耶稣把天國的鑰匙交給教皇,誰上天堂教皇說了算,暗示教皇在人間的巨大權利

2.對三位一體的認知。

基督教普遍認為,上帝隻有一個,但包括聖父、聖子耶稣基督和聖靈三個位格。

天主教的解釋是,這些“位格”之間可以任意轉化,法力不受影響;而東正教則堅持轉化要受限制,法力等級不同。

3.風俗習慣差異。

這方面多體現在繪畫、雕塑風格,教士可不可以結婚等等(東正教允許中低階教士結婚,除非你志向遠大想當牧首,那就得使勁忍着了)。

進入15世紀,随着拜占庭帝國的徹底覆滅,前東羅馬帝國的大部分疆域被土耳其人逐漸伊斯蘭化。

滅國時,東羅馬末代皇帝的大侄女索菲娅公一路往北逃難,最終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7

俄劇《索菲亞》中,伊凡三世與索菲亞公主的東正教結婚儀式

自此,莫斯科大公國就自诩為了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開始把拜占庭的基督教奉為正統,并号稱莫斯科就是“第三個羅馬”。

到了伊凡三世和索菲娅的兒子,伊凡四世的時代,鑒于自己擁有了源自母系的高貴的“東羅馬血統”,伊凡四世幹脆把“莫斯科大公”,直接越級升為了“沙皇”,即俄語裡面“凱撒”(Caesar)的發音。

自此,東正教正式成了俄羅斯以及部分東歐、一些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國教”和精神支柱。


在莫斯科大公國升級成俄羅斯沙皇國的同時期,西歐德意志地區有個叫馬丁·路德的神父,正在舍生忘死地搞着“宗教改革”。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8

馬丁·路德對天主教會的腐敗深惡痛絕,也非常反感各種奢華的形式主義宗教活動。

長期以來,教皇和上層教士,自诩為《聖經》的最終解釋人,号稱要經過他們,才能跟上帝取得聯系,由此他們利用這個“中介特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比如,忽悠信徒來自己這裡購買“贖罪券”。

按照當年的操作,不管你犯過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隻要去教會買了足夠的“贖罪券”,教士們就能拿錢幫你擺平,将來不用去煉獄裡遭罪。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19

即便是對于沒犯下啥大錯的普通人,中世紀的歐洲也特别講究生前為死後“攢錢”的操作~為了死後能安生,信徒們總愛去教堂捐錢交換“救贖”。

這個,有點類似于咱們上班的時候交社保,死後按時領取退休金的意思——領多少,跟你之前交的“基數”有關。

馬丁·路德神父另辟蹊徑,向人們解釋了宗教如何發揮“神力”——擁有至高無上權威的是《聖經》這本書,隻要誠心信《聖經》,“熟讀并背誦全文”,就可以得救了,不用花錢去教會打點關系。

路德神父否定天主教在凡人和上帝之間強行收取“中介費”的行為,并主張廢除那些奢華和繁雜的儀式、簡化教會組織結構,教士可以成家結婚等等,類似于咱們當今流行的“管理扁平化”、“辦事透明化”這類的理念。

(同信一個上帝的猶太教)20


讓路德神父他老人家欣慰的是,幾個世紀以來,英國、德國(巴伐利亞地區除外)、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各國,美國,以及澳大利、加拿大、新西蘭等前英屬地區,新教都占有主導地位。客觀看,這些地方普遍發展得都不錯。

尴尬的是,有一點,路德神父肯定沒能料到,正是這個主張“一切從簡”,“人人皆可感應上帝”的新教,也逐漸成了一部分邪教的溫床。

很顯然,廢除教階的新教在管理和儀式上相對簡單,更強調隻憑信心即可“得救”,隻要“修行得道”,人人均可跟上帝“直接溝通”接受“神谕”,無須神職人員作為神人之間的“中介”。

那麼,既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應和頓悟”,人人都能創立教派和教會,你也能解釋的,我當然也能解釋。

就這樣,各利益團體,往往打着基督教新教的幌子,以“上帝”的名義,“自取所需”,衆多教派,教會滿天飛,進而出現了一種“膜拜團體”——信徒狂熱地服從教派或者教主,教主通過洗腦等精神控制來實現其權威,信徒和外界隔絕,斷絕和親戚朋友的來往,心甘情願的被“教主”壓榨,甚至進行性剝削。

典型的,像美國的瓊斯鎮慘案,還有醜聞不斷的韓國“新天地教會”,都曾經以基督教新教的某流派示人。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随後查查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