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03:22:37

第一商用車網 張緒強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廣東省梅州市,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世界客都”。走進梅州市,客家文化的痕迹密布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就像華菱重卡在梅州市随處可見一樣。

站在梅州的大街上,能看到來來往往的重卡車輛中,大多數都是華菱的産品,牽引車、載貨車、攪拌車、自卸車等車型應有盡有,梅州客戶對華菱重卡的信任可見一斑。華菱在梅州為何如此受偏愛?近日,第一商用車網小編采訪到梅州市忠達物流有限公司(下稱“梅州忠達”)旗下車隊的熊隊長,從他的經曆,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合作十年 華菱更值得信賴

熊隊長與華菱結緣于2009年,此後數年,随着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在2017年,熊隊長聯合其他幾位合夥人,共同創立了梅州忠達。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占比達97.3廣東這家物流公司為何如此偏愛華菱重卡)1

華菱工作人員與熊隊長(右)

目前,梅州忠達做的是散裝水泥運輸,公司共有37輛水泥罐牽引車。“我們之前是以短途運輸為主,現在是中短途都有了,中途路線來回大約600公裡,每天要跑兩個來回;現在車隊的每輛車平均每天的運營裡程都在1000公裡左右。”熊隊長說道。

那麼,這37輛車中,有多少是華菱的産品呢?答案是36輛,隻有一輛不是華菱産品,華菱的占有率高達97.3%。其實,華菱能夠在梅州忠達取得這麼高的占有率,還要感謝這唯一一輛競品産品。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占比達97.3廣東這家物流公司為何如此偏愛華菱重卡)2

熊隊長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他習慣于先做比較,再下決定。買來華菱水泥罐牽引車之後,熊隊長對這批産品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他想試試看其他品牌的産品,就買入了一款競品做對比。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使用後,熊隊長發現,這款競品車型開起來更舒服,但是油耗卻要高出不少。從此之後,熊隊長買車隻選華菱。

熊隊長的這種謹慎延續到了動力選擇上。2015年,華菱推出了漢馬動力産品。一款新産品往往需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才能被用戶接受,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有嘗鮮者站出來為其正名;而熊隊長就是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梅州市第一輛搭載漢馬動力的華菱水泥罐牽引車,就是我們買的。當時,買的時候心裡也沒譜,就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後來,有司機反應水溫較高,還有些擔心,但是用的時間長了,就發現漢馬動力有很多優點,後面我們買車就主要買漢馬動力的産品了。”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占比達97.3廣東這家物流公司為何如此偏愛華菱重卡)3

經過幾年的車輛更新,當下梅州忠達的這37輛水泥罐牽引車中,有34輛使用的是漢馬動力。

漢馬動力省油有勁 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漢馬動力究竟有什麼優點,能得到熊隊長如此認可呢?

“首先是省油,同樣是跑一個來回,大約200公裡的路程,漢馬發動機與其他品牌發動機相比可以節省10L的油耗,百公裡可節油5L;按每天每輛車跑兩個來回、每年跑300多天來計算,一年一輛車就可以省超過6000L的柴油(以0号柴油6.43元計算,相當于年省3.86萬元)。另外,漢馬發動機低速扭矩更大,因此起步更快。”熊隊長解釋道。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占比達97.3廣東這家物流公司為何如此偏愛華菱重卡)4

目前,梅州忠達跑得最多的漢馬動力車輛已經累計行駛了30萬公裡,發動機從未出現大的故障。愛屋及烏,熊隊長認可了漢馬動力之後,也認可華菱的整個動力鍊産品,車隊中有不少車輛,不僅僅是發動機,還有變速箱、後橋,乃至水泥罐,都是搭載的華菱産品。

當然,華菱的産品也并非無懈可擊,也會出現一些小毛病,但隻要服務人員能夠及時維修,就算不上什麼問題。熊隊長表示,近兩年來,華菱的售後服務改進了很多,服務人員态度也很熱情,反應也更加迅速,但是配件供應的速度還是需要在加快一些。

華菱重卡四大優點(占比達97.3廣東這家物流公司為何如此偏愛華菱重卡)5

與華菱重卡相伴十年來,可以說,華菱見證了熊隊長事業的發展,熊隊長則親曆了華菱十年間的不斷改變。“華菱的車變得更省油、更有勁,也更舒适了。水泥罐牽引車都會有颠簸的問題,華菱使用了四氣囊駕駛室之後,颠簸就減輕了許多。現在華菱的服務也變得更好了,華菱的改變,消費者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現在的梅州,路上幾乎清一色華菱産品。但是,我最後還是要給華菱提一個小建議。”

熊隊長給華菱提的這個小建議是:把駕駛室外觀改得更霸氣一些,要有氣勢,這樣駕駛員會更喜歡。“男人就是喜歡‘兇猛’的車,現在華菱在品質上足夠‘兇猛’,但是在外觀上還不夠‘兇猛’。”

一直在不斷改進的華菱,也許在不久的将來就能讓熊隊長得償所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