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産檢時醫生肯定會說孩子是頭位,或者臀位,橫位等等,而根據我的了解,大部分人覺得胎位就是胎方位了,每次胎方位不正需要急診剖宮産的時候,家屬總會說:“我們家做了B超的,醫生說胎位是正的,是頭位,怎麼會不正呢?”
什麼叫胎方位?它和大衆所知的胎位有什麼區别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粗略了解一下另外兩個問題。
1、胎産式--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之間的關系,當兩者關系為平行時為縱産式,頭在下者為頭位,臀在下者為臀位。兩者關系為垂直時為橫産式即為橫位。兩者關系為交叉成銳角時,為斜産式。所以大家以為的胎位其實可以說是胎産式。
2、胎先露--分娩時,最先進入骨盆入口的部分叫“先露部”。頭位的先露部可分為頂先露、額先露及面先露,其中以頂先露最為常見。臀位先露部為臀,但可因胎兒下肢屈伸不同而分為盤腿先露、伸腿先露以及足或膝先露等。而橫位先露部為肩即肩先露。
上面兩個問題清楚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說一下胎方位了,胎方位是胎兒先露部位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系,人為的将骨盆分為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左橫及右橫六個部分,枕先露以枕骨為指示點,面先露以颌骨為指示點,臀先露以骶骨為指示點,肩先露以肩胛骨為指示點。每種胎先露有6種胎方位,橫位則為四種。
能進入産房的基本為頭位,臀位較少見,橫位直接就是剖宮産了。那麼我們來說一下胎方位在順産的整個産程裡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以最多見的頭位枕先露來說,當枕骨位于母體骨盆腔的左前方時,胎方位即為枕左前。胎兒在分娩的過程中,胎頭通過産道需要不停的旋轉胎頭來适應骨盆的各個經線,最終以枕左前或枕右前分娩。
胎方位異常中胎頭位置異常多見,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多以持續性的枕橫位或持續性枕後位較多。在順産過程中這種情況會導緻先露部位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内口,導緻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或者宮口擴張緩慢。枕後位者,産婦在宮口較小時就自覺肛門墜脹及排便感,使産婦在宮口未開全時就過早的使用腹壓,使宮頸前唇水腫、産婦疲勞從而影響産程進展。甚至最終以試産失敗,隻能剖宮産告終。
所以當準媽媽們在進入産房時可以選擇不對稱體位來調整胎方位,準備一個椅子(也可用其他支撐),固定牢固,産婦站在椅子旁,身體側向椅子,一直腳踏在椅子上與之成90度,另一隻腳在地面上承受體重,調整腳、膝、身體呈适當角度後,每一次宮縮時,節律性的将身體向踏在椅子上的腿這一側擺動--複位--再擺動,如此反複運動。這個體位可以有效的改善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減少難産發生幾率。準媽媽也需要放松自己尤其是下半身,給寶寶多一些旋轉的空間。
順産是一個考驗耐力與恒心的事情,産婦的信念也就是精神因素非常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