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23 16:26:40
引言

快節奏的社會像一隻蒼白的套子,層層交織,讓我們的輪廓不似過去那般柔軟,對春種秋收、夏耘冬藏的交替察覺的越來越慢。若是生在唐宋時期,斷然不會恍然察覺芒種的到來。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兩字一諧雙關,古人每當到了此時此刻,都會不分晝夜地農耕、移栽,嘴裡也不住的念叨,期盼着雨水充沛,花神眷顧,滿眼都是對豐收的期盼和憧憬,處處也都将對自然節氣的敬畏體現的淋漓盡緻。

唐宋時期,正值中國曆史輝煌、鼎盛之時,藝術成就登峰造極,各類詩作猶如夜空迷離光影中的點點繁星,層出不窮。在這一方面,有關芒種的"節氣詩"在《全唐詩》中有近百首記載,可見古人對其的重視和關注。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1

圖|禦制耕織圖

天地日月的變遷: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2016年,我國确立多年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目錄",足可見二十四節氣系統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标志着對這個以農耕為主的中原國家來說,二十四節氣一是曆法,二是先民奉行的農業實用知識,三是影響着農人精神生活的一大要點。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中,大家都奉行"相時而動","相機而動"的生活方式,于此同時,因為科技的閉塞,也讓越來越多的古人渴望能夠體悟自然,衆多先民通過對天文、降水、季風、農事、物候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彙總和歸納,借此希望求得和天地神靈溝通的渠道,從而逐漸清晰的分辨各個時節。

時節對于"靠天吃飯"的古人來說,更像是天神為大家帶來的不可多得的機遇,他們認為順應着上蒼的意思,按照正确的時節勞作和努力,才會收獲富足的生活和康泰的體魄,進而得到渴求已久的風調雨順的一年。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2

圖|禦制耕織圖

節氣,顧名思義包含着"節"和"氣",節為時節,氣則代指氣候。時節意為時間的節點,具象的形容則是對這一年四季之中時間的等長分節。氣候也可以分開理解,具體指代氣象變遷和物候現象。節氣最早的記載出現于帝堯時代的《尚書·堯典》中,此時隻是對于晝夜交替和寒暑變遷有了初步的認識,分出了"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四個時節。

春秋戰國時期,帝王愈加重視日月星辰的變動,他們認為這與朝代的興衰和人間的福禍相連,故而在四時之外又增加出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共八節氣。緊接着,古人想要由此來探求最為合适的春耕時節,于是通過地表、地下複蘇與解凍的時間入手,漸漸把握出了十五日為一節氣的規則,也終于尋到了"芒種"這樣得天獨厚的耕作最佳時段。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3

圖| 耕種的農人

根據《周髀算經》文獻的記載,二十四節氣在春秋戰國時期終于趨于豐富和完善;而于西漢時期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得到定型;漢武帝時期則将二十四節氣正式冊于曆法,編寫于《太初曆》之中。

歸根結底,古人為了祈求"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的美好豐收光景,積極順應天時耕耘勞作,均是出于對天、地的崇敬之情;更是敬畏天命,望一年五風十雨、五谷豐登的意向能夠如願。

芒種的習俗:如何引得農人、雅士一齊慶祝的盛況

古人信奉萬物皆有靈,靈在我理解上,更多是指主觀規則的意思,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輪回規則。一代代王朝流轉,人們每每建設城池,開墾耕地,設立工廠之時,都會一絲不苟的舉辦祭天地的儀式,以求博得神靈的歡心。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4

圖|民間祭祀天地儀典

" 民以食為天",每當進入芒種時節,農人們對于祭祀的儀程便愈加重視,也更為繁雜。此時百姓的心裡往往都隻剩下對豐收的縮影,若你我生于春秋時期,在芒種這樣繁忙而且極具色彩的節日裡,也一定會加入風雅的"祭花神"儀典隊伍之中吧。

花,在中國古文化中帶有象征、指引、吉祥的色彩,花神自然也是掌管萬物生息的吉祥之神,其不僅與人們對生活的祈願息息相關,而且還掌管着子孫後代,是古人十分看重的神明。

"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淩波上大堤"春風拂盞,值此二月,百姓會舉辦花朝節迎花神下凡安排百花開放,有迎便有送,當氣候不斷升溫,雨水也日漸充沛,炎熱的天氣不适宜花朵生存,所以人們就在芒種這天踐行花神歸位,期盼明年再相會,再為百姓帶來百花盛開 ,賞紅踏青的美麗時節。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5

圖|文人雅士齊聚踐行花神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脈香冢飛燕泣殘紅":

"那些女孩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绫棉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莺慚,一時也道不盡。"

文中所述熱鬧非凡的場面,很好的體現了大戶人家在芒種祭祀花神的景象,細節地展現出古人對于自然的崇敬和親近。而《紅樓夢》中更為經典的"黛玉葬花",其中的一次便位于芒種節氣之後,由此引發的名句"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很好的體現出了芒種時節百花漸漸凋零的意象。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6

圖|葬花圖

紅樓中所述祭花之人多為文人雅士,而以耕種為主的農家,夜以繼日的勞作與田野當中,"安苗"祭祀的民俗,在他們心中則是更加必不可少的。秋熟作物播種結束後,民間會用新麥面蒸發包,精心制作有各色蔬菜染色的面點,其形狀各異,多為五谷六畜,季節蔬果等形狀。各地則會以此為祭祀供品,為的是向天公天母祈求一年收獲豐盈,五谷豐登。

《訴衷情 ·青梅煮酒鬥時新》: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宋代晏殊所作詩詞中描述到,于五六月份臨至遊賞之地,青梅、青杏剛剛成熟,取之煮酒,辛酸醒胃。在我國南方芒種時節正值梅雨季節,梅子初熟,古人大多通過"煮梅"的方式,逐步淡去梅子本身的明烈酸味。遠遠追溯過去。

《三國》之中"盤置青梅,一樽煮酒。"的情節曆曆在目,亦讓人忍不住舌尖生津。煮梅也由此成為了芒種時節的特殊習俗美食,在五月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梅子飽含優質的天然有機酸,食之能夠讓人在這炎夏之中,維持舒暢的心情,抵禦暑熱,降低耕種中暑的風險。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7

圖|晏殊飲酒圖

直至明朝時期,芒種節氣的氣氛依舊強烈,這樣的獨特習俗不僅限制于書香門第,也在農耕市井之間興盛不衰。這樣的大節氣,若生于古時,必定讓人流連忘返,久久沉迷于歡樂的豐收氛圍,屬實令人神往不已。

芒種與健康的交織:古人通曉時間後的初步養生

芒種對古人來說并不單是指文人權貴祭拜花神的活動,也不僅僅是鄉民煮梅飲酸,辛勤耕種的時節;于人們的生存而言,更為重要的則是提醒人們氣溫和降雨的驟增,讓百姓在仲夏一次次的風雲轉變之中,維系健康的體魄。

"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遠遠望過去,炙熱的光線仿佛能夠烤幹空氣中的每一絲水汽,屋裡屋外滿是翻湧的燥意,防暑降溫,成了人們不可忽視的問題。夏日晝長夜短,早起晚睡是比較合乎季節特點的作息,正午的驕陽又毒又燥,為了防範暑氣,中午的小憩亦是必不可少。斑駁的光影散落滿地,人歇了,莊稼也該歇歇,溽熱難熬,隻待天高氣清的秋日,陽光傾注,引來嚷嚷滿家的豐收。

古人在芒種節氣時做的活動(古人的芒種文化)8

圖8|芒種時節消暑食材

結語

古人以天地為本,日曆一天天翻閱,頁頁都藏着光陰的故事,或是深山大澤的草木果實,或是野趣林間的鳥獸新生。人們憑借着自然生存,依傍着萬物發展,物候間的細微變化都能被古人捕捉發現。

現今社會的發展飛速異常,高樓疊篆,身在都市的我們雖有發達的信息網絡,卻仍舊耳目閉塞,歡慶一時的花神祭祀也被人漸漸淡忘。萬物尚在,而光陰巨變,人們不再依賴向天神祭祀,也不再有過去那般對神明的敬畏,人們在芒種時節所祈願、寄托的心意已然不複從前,節氣的味道也淡了許多。

芒種節氣來臨在即,這個曾經不分階層為其慶祝的節氣,不應該從逐步從我們的記憶中褪去。在人生的季節中,也不該隻有風花雪月,芒種的忙碌和收獲或許更讓人感到欣慰。我們也該時不時該探視窗外,感受山間翠綠,感受田野芳華,山海已傾,不要遺忘前人的力量,望未來能更加細緻的感受節氣的到來,更加用心的體味自然的呼吸。

參考文獻

《全唐詩》

《後漢書》

《甲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