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的詩詞遊樂園》是博雅小學堂與北京新聞廣播主持人于浩共同合作的詩詞朗讀節目
音頻選自《老于的詩詞遊樂園》第21集,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收聽完整專輯
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老于叔的詩詞樂園。今天和我連線的是左左和右右兩位小朋友,她們倆可是一對雙胞胎好姐妹哦!
今兒咱們研究李白的一首詩,《贈汪倫》,還是老規矩,首先我們來朗誦一下這首詩:
“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贈汪倫》依舊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送别詩。這首詩大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也就是公元755年李白從秋浦縣一路遊玩觀賞,經過安徽泾縣的桃花潭時所作寫下的。
汪倫是李白的朋友。從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來看,都認定汪倫是李白遊曆泾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曆史記載中,汪倫又叫做鳳林,是唐代的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系很好,他們之間經常用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在泾縣做縣令,李白去拜訪他,汪倫設宴款待,相談甚歡,氣氛融洽,不舍得分别。後來汪倫任滿辭官,住在泾縣的桃花潭。這首詩就是汪倫閑居在桃花潭時,李白來拜訪他時所寫下的。
贈汪倫
老規矩,我們還是先來翻譯一下這首詩。李白乘着船即将要離開這裡去遠行了,忽然間聽到岸上傳來了踏歌的聲音。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那麼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珍貴感情。
這首詩的标題非常簡單,直接表明了寫作的目的,就是送給朋友汪倫的詩。将和欲兩個字都表示将要、想要的意思,一起出現意思也不改變。聞就是聽到,現代漢語中聞表示嗅覺,在古時候聞代表着聽覺。踏歌是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歌舞形式,大家手拉手、兩腳踏地打着節拍,可以邊走邊唱。桃花潭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汪倫閑居的地方,在現在安徽泾縣。據說桃花潭非常的深,但在這裡“千尺”也是一種誇張的手法,以此來表現潭水之深。李白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襯托出二人之間感情的深厚。
了解完詩歌的基本意思,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的時間、地點、人物。時間在這首詩中沒辦法看出來,因為沒有典型的環境來烘托和說明。地點非常的明顯和具體,是李白在桃花潭的小舟上,即将乘船出發。有兩個主要人物,就是李白和來送行的朋友汪倫。但在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送行的隊伍是“踏歌”前來。而踏歌是指很多人手拉手唱歌,所以不排除來送行的還有其他人。
那麼接下來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把這首詩拍成畫面,鏡頭語言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是一個俯拍的大全景,深不見底的桃花潭上有一葉小舟,有一個人獨自站在船上望着遠方,這就是詩人李白。
鏡頭拉近,給到李白的特寫。他的一身白衣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飛起,潇灑異常。一隻手撫着自己的胡須,即将準備啟程。這時,畫面中忽然響起一陣陣歌聲,李白扭過頭望向岸邊,鏡頭也随之調轉面向岸邊。汪倫帶着幾個朋友踏歌而來,他們手挽着手,腳步一緻地打着節拍,口中唱着悠揚的調子,前來送别李白。
看到此情此景,李白的心被汪倫的友情深深得打動了。此時,他正好身處于深深的桃花潭之上,借物比興發出了感歎:“桃花的潭水縱使再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友情啊!”這時候,鏡頭逐漸拉遠,汪倫和李白分别在鏡頭的兩端。小船慢慢開走開走,李白向汪倫等人揮手告别,汪倫和他的同伴依舊在岸上踏着歌,目送着李白遠去。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而《贈汪倫》從李白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汪倫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這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長按識别下方二維碼,打開播呀APP
點擊原文,收聽《老于的詩詞遊樂園》完整專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