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速寫的一點心得,老調重彈: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若以繪畫的手段來記錄,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再沒有比速寫更簡單易行的了。有時得到一張好的速寫,總是愛不釋手反複觀賞。見人家寥寥幾筆,情态畢露、意趣橫生,将對象活靈活現地攝入畫面。這比那些内容空乏、慢慢磨出來的大作更能使我動心。于是心裡癢癢,手也禁不住躍躍欲試了。我找來一些有關速寫技法的書,總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碰到下來深入生活的畫家,也從不放過請教的機會,但真正使我受益匪淺的是生活這個最好的老師。
起初,我是關起門潛心摹仿名家的手法,追求筆法的美觀,結果是欲速則不達。畫出的東西表面上似乎挺帥,實則空虛淺薄,幾根線條浮再紙上,什麼都說明不了,弄得自己幾乎喪失信心,十分苦惱。于是回過頭來,老老實實以生活為師,到生活中去畫速寫。忠于對象、忠于自己得感受,先求畫得準,反複練習,即使從十根廢線條中得到一根比較準确的線條,我也視之為勝利。這樣畫了一段時間,果然有所收獲。生活使我終于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速寫隻有盡快擺脫符号式的示意圖畫法,進入如實描寫,然後才有可能對其提煉,達到概括的藝術表現。洗練、生動的線條是要在準确的基礎上經過長期鍛煉後才能取得。
畫速寫也貴在“以情作畫”。情從何來?隻能來自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當你深入生活,被生活所打動,隻想用畫筆去捕捉,表達自己真切得感受的時候,雖然并未着意去考慮那些技術性的問題,但是各種相應得手法應運而生,神來之筆不期而至。千姿百态的生活将迫使你主動去尋找相應的不同表現手法;你再也不會滿足于無休止的自我重複,習慣于老一套的表現手法了。面對那些比較複雜的對象,為了迅速把握它的情态,氣質,你自然不敢去摳細節,而會情不自禁地大處落墨、抓大形、抓要點、抓特征。于是你學會了取舍、概括、提煉、強調……一系列藝術表現手法。這就是生活這個老師給予我們的最寶貴的饋贈。
有一陣,我曾迷戀于用線造型,幻想以幾根潇灑的線條迅速勾畫出對象,但在生活中我很快發現,某些對象不是用幾根線條就能解決問題的——除非你有意放棄表達自己的真切感受,比如畫牦牛、駱駝這一類對象。輕飄飄的幾根線條,無論如何表達不出它們那種沉雄、穩健的氣質和結實厚重的團塊結構。于是我改用更為随意的筆法,時而勾勒,時而施以明暗——單層排線、交叉排線、回形線、壓筆——各種手法一起上,直到比較符合它們給我的感受為止。當然,不是說這種畫法最好。我隻是強調說明:畫“無定法”,藝術固然有它本身的規律,但任何規律都不應成為一勞永逸的規定。一個藝術家如果不再進行新的探索,那隻能标志着他藝術生命的終結——因為他已經不能再給人們提供任何新的啟示。
畫速寫的人也許都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從生活中帶回一些速寫,一經加工整理,反而失去了原來的生動性,這裡那裡總會留下些别别扭扭的雕琢痕迹。事實證明,精心設計出來的巧妙線條,決然比不上當初為追蹤、表現對象所留下的筆迹自然、生動。這不是說速寫不能整理,恰恰相反,經常見諸報刊的主題性速寫,大部分都是經過整理加工的。問題在于加工過程中是否保留了生活激情和現實感受。隻有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應用,才能真正理解。毋庸置疑,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翻一翻過去的速寫本,當時的情境仿佛就在眼前……速寫對于畫家來說,是靈魂的即興,心像的飛揚!這是數碼相機永遠替代不了的。
文\史振榮 作于 綠绮畫室 2010.6.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