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結果一直不能确定?□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理科姚青,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病理結果一直不能确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理科
姚青
許多患者和家屬在做完手術後往往都急于知道是否得了腫瘤?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為此,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
其實,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是因為組織标本的制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首先需要對手術中切下的病變組織器官做技術處理,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臘、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一系列複雜的步驟,每一步驟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為了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專業人員需要将組織切成1-5毫米的薄片,這是一項純手工的技藝。雖然可以将組織冰凍起來切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術中快速冰凍切片診斷,但由于制片時間及取材有限,通常冰凍切片組織形态有所改變,診斷準确率低于常規石蠟切片,且這種冰凍切片也無法長期保存。因此,在病理學發展過程中,石蠟因為兼具硬度和柔韌性,同時具備良好的透光性,最終成為支撐組織的媒介。
人體組織中水分占70%,與水不相融的石蠟又是如何進入組織的呢?這就需要讓組織脫水。但是脫水不能過快,如果脫水過快,起始濃度過高,會令組織皺縮、形态發生改變,影響到對組織的判讀。經過反複試驗,病理學家最終摸索出一套盡量不影響組織形态學結構的脫水方案,就是将組織浸泡在由低至高、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脫水劑中,逐步完成脫水和浸蠟,這個過程至少需要12-16個小時。制片的另一個過程就是染色,細胞染色劑是水溶性的,故染色前又需要進行脫蠟,即與脫水相反的一系列過程,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技術性操作步驟,制片一般需要2天才能完成。
制片完成後,就需要病理診斷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做出診斷。病理科難度最大的工作就是觀察切片,每個病例的病理圖像都不盡相同,千變萬化,病理醫師完全要憑自己的眼睛和經驗作出判斷,更重要的是病理檢查的結果是最終診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金标準”,再沒有其他檢查來糾正它,所以一旦有誤,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這是一項純人工智力、任何機器都無法替代的精心細緻的工作,我們要給病理診斷醫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診斷和判讀。還有一些病例需要再切片或加做免疫組化進行鑒别診斷,這樣,出具結果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所以,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病理診斷報告,以便得到更恰當的診療,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羅鑫 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