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将離開你,請将眼角的淚拭去”小琦一人漫無目的的走在街頭,耳邊突然想起《大約在冬季》,聽到這首歌小琦情不自禁停下腳步。今天對于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不是因為牽手,而是因為放手。都說愛不是擁有,而是放手。可誰又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放手呢?誰不想牽着愛人的手一起到白頭呢?
小琦和萱萱經過四年的愛情長跑,馬上就要修成正果,小琦卻決定放手,離開他心愛的萱萱。因為他不想讓萱萱和他一起吃苦,不想讓萱萱和他一起過父輩的生活。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小琦今年已經二十八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用到三十歲,他都能看到以後的日子。
小琦和萱萱相識于大學,相戀于畢業。畢業後倆人選擇留在學校所在地,畢竟實習期通過學校給二人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倆在一起時常常暢想未來,想着工作幾年,通過自身努力結婚時買套房,真正紮根于此;想着買一輛代步車,節假日開車來個周邊遊,或幹脆開車回老家;想着把年邁的父母接過來,看看繁華的都市;想着。。。。。。
工作幾年後,才知道剛畢業時自己的想法有多麼不切實際。工作後才真正了解到“錢難賺,屎難吃”,想要往上爬,不光是靠自己努力,還需要一定的機遇或付出。
分手前萱萱告訴小琦,不管未來如何,她都會義無反顧的陪着他。小琦看着萱萱那可愛的面龐,再想想以後因為生活的壓力,讓不到35歲的萱萱看起來像50歲的模樣。小琦決定分手,他希望萱萱找到好的歸宿,不要因為自己而受到拖累。
當萱萱得知小琦要和她分手時,不管她怎麼哭鬧,小琦都不說話。最後小琦給了萱萱一個擁抱,便扭頭而去。隻是萱萱沒注意到,小琦扭頭那一霎那,眼淚奪眶而出。都說男人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小琦為了不讓萱萱看到他狼狽的模樣,飛快的逃離現場。
“漫漫長夜裡,未來日子裡,親愛的你别為我哭泣。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請在笑容裡為我祝福。”小琦聽到這裡露出無奈的笑容,那個曾經很愛自己的女孩,被他莫須有的分手,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為他祝福嗎?
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充滿對未來的幻想。可經過現實的摧殘後,才知道曾經的自己是那麼幼稚。在幻想與現實中,我們終歸要回歸現實。現實雖然殘酷,但沒辦法,因為我們要活着。
戀愛視快樂為目的,而婚姻視整個人生為目标。 ——巴爾紮克(法)
“你問我何時歸故裡,我也輕聲的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可又有誰願意付出青春去等待那個不知何時歸來的人呢?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穩定,什麼時候才能歸來的人,怎能帶給另一半幸福。
戀愛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感情的婚姻不會長久。但是還有許多因素決定戀愛雙方是否能一起牽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其中就包含物質。
有人說:“我可以為了愛情不要面包”那你是否考慮過人生沒有一帆風順,誰都會遇到困難。在困境中,愛情可以給你精神上的支撐,但維持你生存的依舊是物質。
很多男孩在分手時會說自己的另一半物質,看不起自己。可你是否考慮過女孩并不是沒有給過你機會。她在接受你時,是懷着對未來的憧憬。分手不是一瞬間的決定,是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現實将愛情摧毀,她對你失望了,因為你給不了她幸福,給不了她未來。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還不如放下所謂的尊嚴,埋頭苦幹創造未來。
在決定離婚之前,有一段漫長的、痛苦的、艱難的思索理由的過程,即從個人的需要、利益、見解、價值觀的角度全面為自己的決定提出根據的過程。 ——瑟先科(前蘇聯)
分手或是離婚,沒有一個人是瞬間決定的,一定經過了漫長的考慮過程。有些人是因為死心,還有些人是因為害怕給不了對方幸福。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前,不要輕易罵對方“渣”,也不要一直恨下去,要知道恨,可以跟你一輩子,你越恨對方,那麼對他的記憶越深刻。
小琦就是因為害怕給不了萱萱幸福而選擇分手,在外人眼中臨近談婚論嫁時男生選擇抛棄女生,要麼就是“玩玩”要麼就是不想給彩禮。
可對于小琦來說,他是因為愛萱萱大于愛自己,在社會的磨砺中他漸漸對未來失去希望,他不想讓萱萱跟着自己受苦,從而選擇無情分手。他也痛,不止是心痛,還要背負着罵名。
情侶間,夫妻間不管處于什麼原因感情走向破裂。一定不要帶着恨活下去,畢竟你們曾經相愛過,隻是緣盡了無法繼續走下去。好好活出自我,才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一曲《大約在冬季》道出了幻想與現實的無奈,如果有可能,哪怕隻有一線希望,誰都不願與心愛的人分道揚镳,白頭偕老是每個戀愛者的目标。但現實終歸是現實,在沒收拾好自己以前,在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誰又忍心讓心愛的人陪自己一起受苦呢?
作者介紹:司徒龍嘟,白天工作,夜晚帶娃寫作。自從有了小棉襖,開始關注情感問題。身為寶爸的我,從現在開始總結經驗,與大家探讨情感問題。如有不足,還請多多指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