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滑闆是一項極限運動,被稱為地球上最“酷”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玩滑闆也是一種不錯的娛樂消遣方式。那麼初學者應該怎樣選購滑闆呢?
首先你要知道滑闆分為這幾個部分:
前三者的尺寸大小是互相關聯的,下面我們就為你一一講述。
闆面的尺寸 (英寸)從7.5,7.625,7.75到8.0,8.125,8.25甚至還有8.5。
一般會根據腳的大小來決定,如果你腳很小就選擇7.75左右的闆,對于黃金腳碼42的朋友來說,選擇8.0-8.2甚至更大一些都是可以的。
當然尺寸越大的闆重量也越大,并且小闆靈活,大闆比較穩。
但是闆面寬度也有自己的潮流,最近幾年逐漸開始流行寬闆,闆的寬度與滑手風格也有些聯系,猛快高飄遠的一般都喜歡大寬版,動作細膩的窄闆居多……要注意的是,
這些選擇不是唯一的,你如果覺得闆小不舒服就換大的,如果覺得闆太大控制不了,就換小一些的。
怎麼樣聽起來還挺簡單吧?
除了了尺寸大小,闆面因為每家公司工廠不一樣,所以闆型會有區别,這主要體現在腳窩深淺。
有人覺得腳窩深一些會比闆窩淺的舒服,翻闆或者pop的時候體驗也更好, 當然也有很多滑手喜歡闆窩淺的,他們認為翻闆更容易,這還是一個習慣的問題,自己喜歡最重要。至于闆頭闆尾的翹度,圓與尖,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先滑起來之後再慢慢了解也不遲。
當然,闆面上的圖案也是一大選闆重要性因素,天天滑天天看,總要選一塊自己喜歡的。
首先還是要談談橋的尺寸:129(5.0英寸),139(5.25英寸),149(5.5英寸)
7.75及以下的闆可以用129的橋,7.8到8.1都可以用139的橋,而再往上就要配149的橋。如果小窄闆配了個大寬橋,是不是看起來像烏龜?
然後你居然還知道橋有高低之分,厲害了小子!其實橋的高低和闆寬沒有必然聯系,取決于你的習慣問題和輪子大小,輪子很大自然要選擇高橋(這個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到),不然你很容易因為闆面直接卡到輪子,然後這樣……
滑手們普遍認為高橋的POP更加給力,還有人則說矮橋回彈時間短,不過對于新手的你來說,這些都一樣。隻是據說,矮橋離地近,摔起來沒那麼痛哈哈哈哈
上邊為高橋,下邊是低橋
什麼?你還知道橋有軟硬之分?滑闆轉向全靠橋的扭動,所以這個至關重要,嗯……怎麼說呢,這就像功夫,有人喜歡打羅漢拳,有人喜歡玩太極。
硬橋靈活性不如軟橋,而軟橋感覺沒硬橋力道足。新手建議硬橋,因為比較穩,這個理由我想足夠了吧?
當然了,橋本身也可以通過調節主釘螺絲的松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橋的轉向松緊,所以如果覺得你的橋使你站不穩,拿上工具多緊兩圈,不過别像石頭一樣硬就好……
說到現在頭還沒暈吧?因為輪子的尺寸也很多的,50——65mm的都有。不過大部分滑手都在用52mm的輪子。輪子越大越适合粗糙的地面,刷街什麼的也比較舒服。還記得輪子和橋的關系嗎?大輪子一定要配高橋,比如53mm甚至60mm還在用低橋,你真的滑得起來嗎?
對了,你知道輪子有軟硬之分嗎?因為材料配方不一樣,輪子硬度也不同。
軟輪子适合刷街,硬輪子回彈較好,這就是為什麼魚闆公路闆都是軟輪。
軟輪對路面條件沒有那麼苛刻,硬輪經常會因為一個小石子同樣讓你飛出去…
但對于新手來說選擇好尺寸就好,滑闆輪子一般都較硬,因為我知道你滑闆不是為了天天出去刷街的。
至于輪型,作為初學者真的不用在乎太多
一個很小但也很關鍵的部件,軸承的檔次以材質和轉速(ABEC等級)區分,作為新手真的沒有必要去買瑞士陶瓷軸承, AEBC-5,7,9對一般滑手來說也僅僅是個數值而已。
滑闆能跳起來除了靠自身彈性在後腳打地後彈起,前腳帶闆也非常重要,而砂紙的摩擦力直接就關系到平時滑手所說的“粘腳不粘腳”,所以你應該買質量好不掉砂的砂紙,至于彩砂,黑紗,透明紗什麼的都不重要。
注意:砂紙,軸承都怕水,沒事别往水裡去,别讓熊孩子在水裡玩你的滑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