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說說5g發展的意義?5G成為全球焦點,有人認為5G能改變國運,有人認為5G能改變生産和生活方式,但為什麼5G這麼厲害,估計很多人除了5G很快之外,知道的并不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從不同角度說說5g發展的意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5G成為全球焦點,有人認為5G能改變國運,有人認為5G能改變生産和生活方式,但為什麼5G這麼厲害,估計很多人除了5G很快之外,知道的并不多。
這個話題首先要從數據是生産力說起。
1956年人工智能提出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神經網絡、算法、模式識别都已經在理論上成熟了,但人工智能一直沒有形成真正的應用。直到2016年以AlphaGo為代表新應用的出現,才意味着人工智能變成生産力。
促成這一變革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互聯網的數據量大了,另外一個計算能力大了。原有的計算能力适應不了多層的神經網絡嵌套,而現在有的人工智能企業,可以用4000多層的神經網絡嵌套,計算能力和大量的數據支撐人工智能變成了生産力。
雖然數據如此重要,但是現在我們所獲得數據,隻是從消費互聯網得到的數據,隻是和人生活相關的數據,它隻是客觀生産力數據的零頭。
現在在超市和網上銷售的商品,都有唯一标識和一些相關産品信息,這隻是這個商品生命周期中非常少的一部分信息。這些商品在生産過程中産生了大量的數據,從需求到設計再到生産,再到物流運輸等等,它有各種各樣的環節,這些環節裡面涉及到的機器的數據、人的數據、物料的數據,各種雲和規則的數據,還有環境的數據。如果将這些數據從機器抽取出來,會遠遠大于現在消費互聯網的數據。如果把這些數據提取出來會如何?
在将來,也就是5G網絡時代,大的科技企業可以形成單個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因為它有很多供應鍊,有很多生産線,産生了大量生産數據、管理數據,如果這些數據組織起來,通過人工智能專家的優化,就可以形成一個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最終可以根據訂單需求,直接将生産指令下達給自己生産線的機器,下達給合作夥伴和各個環節的機器,實現億萬級大規模生産要素的全球化協同。實現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要用5G把數據像挖采石油一樣挖掘出來、抽取出來、傳輸出來、彙集起來,所以5G是數據工業革命的源頭大家經常說的撐大管道就是這個意思。
那為什麼實現這一目标是5G?
首先,是5G的高度可靠性,它不會丢包,或者丢包比較少。
丢包簡單來說就是數據傳輸過程中會丢失信息。以打電話為例,有的通話勉強能聽到,但有的通話就聽得清晰,音質還高保真,二者之間的差别就是數據丢包的程度不同。假如我用2G的通信網絡打電話,它的保障率一般是99.999%。如果我用微信打電話,它可能丢包的程度遠遠大于2G通話的效果。
在目前的一般應用中,丢包不太影響我們對數據的使用,譬如電話,即便聽得不清晰,還是能通話。但是如果傳輸的是工業數據或者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應用的數據,一旦丢包,會導緻機器接到的指令是斷點的,會對機器運轉産生重大影響。
由于我們現在使用的網絡有丢包缺陷,為此衍生出一些相關的技術。譬如,我們常用的網絡資源的下載工具BT,下載的人越多,下載速度越快。它的原理是通過抓取多個網絡資源片段,即便這些資源不完整,有很嚴重的丢包率也不要緊,最後通過計算把所有數據拼接起來,就形成了完整的下載包。
但是這樣的互聯網數據很容易被抓取、轉換、替代。丢包嚴重的時候,本來要下載的是旅行APP,但可能被互聯網替代為一個廣告APP。所以我們現在網絡質量并不高,無法完成一些高精尖機器控制。
所有5G丢包率的特性,明顯區别于我們以前使用的網絡。
其次,5G的延時較低,很多人知道這一點,5G的數據交互時間是1毫秒,4G可能50毫秒。延時低最常見的是手機和5G的基站的延時連接,
延時短有什麼用處?假如我在北京通過遠程網絡控制深圳的一個無人機,把深圳一個靶場的移動靶的實時視頻傳輸到北京。再依據這個數據,遠程操控打把。如果是通過4G或者其他的互聯網網絡,由于延時比較長,達到200毫秒以上的話,等執行射擊的指令時,目标早就丢失了。但如果是5G網絡,由于延時非常低,指令和現實幾乎同步,可以完成高速移動的遠程攻擊。
低延時讓很多遠程操控成為現實,譬如遠程做手術,如果沒有5G網絡的高保障低時延的特性,就做不到遠程醫療的配套。中國的醫療資源分布是不均勻的,偏遠地方的病人得不到最好的醫治。如果要救急,遠程手術、遠程醫療就成為救命稻草。
第三,是5G的速度是4G的10倍以上,可實現大量數據的瞬間傳送。相對于4G,5G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高速度。網絡速度提升。VR和超高清業務需要瞬間傳送大量數據才能達到技術要求。那些對網絡傳輸速率要求很高的業務才能被廣泛推廣和使用。5G的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Gb,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内下載完成。
更為重要的是,在5G網絡環境下,全息影像通信利用高速傳輸的特性,傳送大數據量的3D視頻信号,可為用戶展現出更加真實的世界,在交互性上實現質的飛躍,5G網絡下的全息顯示技術将讓遊戲、電子商務,乃至醫療、軍事、教育等領域實現全面的變革。
第四,5G具有大連接能力。在現在的網絡條件下,如果舉行大型演唱會或舉行大型活動,為了保持現場高密度人群的通信需求,需要運營商加派通信應急車。因為4G基站在方圓1平方公裡最多可以連接10萬台裝備,如果超出就會出現擁塞。而一個5G基站至少可以為100萬台以上的設備提供服務。
而前述生産過程中數據的提取,需要把非常多的人、機、料連接在一起,生産要素如機器、零部件、機床,它們之間有自己的生産機理和邏輯,要求較高的協同性,就需要這種大連接的能力。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物互聯。
此外,5G還可以實現雲網絡。雲計算是把大量電腦拼在一起形成總的虛拟機。這種的虛拟機的計算能力、網絡能力、存儲能力是碎片的。5G網絡可以做到雲網絡,它能做到個性化的切片。這個新技術可以讓運營商在一個硬件基礎設施切分出多個虛拟的端到端網絡,每個網絡切片從設備到接入網到傳輸網再到核心網在邏輯上隔離,适配各種類型服務的不同特征需求。對于每一個網絡切片,像虛拟服務器、網絡帶寬、服務質量等專屬資源都得到充分保證。由于切片之間相互隔離,所以一個切片的錯誤或故障不會影響到其它切片的通信。由于5G這些重要的網絡特征,它具有了可編輯的雲的特征。
如此獨特的5G,能夠讓我們從客觀的工業世界、産業世界和城市管理中,獲取比現在的網絡多得多的數據,而數據生産力會引發系列變革。
我們目前的網絡,從2003年到現在經過16年的積累,導緻了消費互聯網産業的大爆發。未來引爆工業互聯網或者産業互聯網産業的數據,就要靠5G網絡把它提取出來。如果我們通過5G将巨量的線下的數據抽取出來,就像我們在工業時代挖到了煤炭和石油。而之前,如同石油和煤炭一樣寶貴的客觀世界的數據,以信息的方式,以時間的維度慢慢流逝。
(作者賀仁龍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首席科學家。本文由澎湃新聞采寫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