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島翻扣漁船?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被救助的船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石島翻扣漁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被救助的船員。
“找文龍啊,他又出海了呀,又出海了!”山東省榮成市成山鎮西北坡村的唐文龍媽媽熱情地招呼着。
唐媽媽說,經過了“那件事”後,唐文龍好長一段時間沒敢出海,自從她們家的恩人來家裡之後,兒子的膽子就又大了起來,又敢出海了呢!
與唐文龍不同,同時被救的4人中,榮成市秦各莊村村民劉曉自從“那件事”後,就再也不敢下水了,而是安心地打理地裡的活兒。他還養成了一個習慣,喜歡眯着眼睛,手搭涼棚,瞟一眼天上金燦燦的太陽。
其他兩位被救漁民如今也都遂了那年被困時的願:唐華清的女兒早已結婚了;陳志翔的兒子也在新蓋的樓房裡成了家……
日子雖然過得安逸、平靜,4人心裡總會念念不忘的,是“那件事”時,讓他們又活過來的北海救助局的恩人!
“出事了,小心啊!”
時光定格在2011年10月9日21時左右。
在渤海灣捕撈作業後滿載而歸的路上,鋼質漁船“遼丹漁26628”上9名漁民沉浸在喜悅之中,但誰也沒想到,災難一步步逼來:船行至煙台西北50海裡處,一艘貨船橫切而來,漁船瞬間翻扣,船上9人全部落水。
20分鐘後,附近的一艘姊妹漁船發現情況不妙,立即回頭尋找,隻發現并救起了落水的龍連德,其他8人失蹤。于是,緊急撥打了海上求救電話。
作為漁船大管輪,此時已被困在機艙底部的唐文龍頭腦有點蒙:幾分鐘前他值班時,感到螺旋漿在“脫檔”,便急忙叫醒一旁的龍連德,“趕緊到船尾去看看”,可沒多一會兒,就聽龍連德大喊:“出事了,小心啊!”霎時,唐文龍看到一個黑乎乎龐然大物快速逼近,自己瞬間就陷進了海水裡。
唐文龍卯足勁往上浮,出水面後用手一摸,是漆黑的機艙。他大聲喊叫,發現同時被困的還有劉曉、唐華清、陳志翔。
4人從驚恐到慢慢平靜,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水也從齊腰深慢慢淹到脖子了。空間狹小,4個人隻好兩兩把頭湊在一起,輪流在上方喘氣。
“就感到越來越憋氣,越來越難受,最後沒多少空間了,我就雙手把住高處的東西,像死人一樣。”劉曉回憶道。
4人開始用聊天排解恐懼,聊來聊去都是家人。唐華清一直擔心着沒結婚的女兒,陳志翔說剛攢了錢買了樓房,兒子還沒成家……到後來,大家都盡量不說話,怕浪費有限的空氣。
但聽說過很多關于救撈局救人故事的唐文龍,則很堅定地給大家打氣:“兄弟,堅持,救撈局的人肯定會來救我們的!”
這下好了咱有救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唐文龍清楚地聽到有敲擊聲。他連忙摸了根管子立即回敲起來,但很失望,沒有人回應。
其實,水下傳來的輕微回應聲,已經被外面緊張實施救助的人員聽到。而且,早已整裝待發的另一艘載着應急反應救助隊員和裝備的救助船也已全速趕到現場增援。
現場情況越來越糟糕:翻扣船隻有船頭底部露出水面,最高處從1.5米左右慢慢降到1米。而且,船内回應的敲擊聲也聽不到了。
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分的努力!
應急救助隊員抵達現場後,潛水救助行動迅速展開。
第一名潛水員呂光義小心地清理附近的漁網,并用纜繩連接翻扣船和救助母船,防止漁船漂移、下沉;第二名潛水員緊接着下潛,清理完雜物潛進駕駛室,發現4具遇難者遺體,随後奮力地将他們一一送出水面。
船艙裡的空氣在一點點消耗,被困的4人感到死神似乎在一步步逼近。
其實,第三名潛水員王海傑,已在水下“搏鬥”了兩個多小時。固定了到處散落的漁網,再清理被桌椅、被子、衣物,還有一大塊水泥地闆堵住的居住艙口,最終才勉強擠入居住艙。
盡管水下工作了兩個多小時,體力已消耗巨大,但與死神賽跑,王海傑擔心再換一個不熟悉情況的兄弟下來,會造成不必要的危險。他一咬牙,抖擻精神,借着潛水手電微弱的光繼續探摸。
此時,被困船艙底部、站得最低的劉曉驚喜地發現,水底下有亮光,像個小星星,轉着圈,還有氣泡往上冒,心想:這下好了!死不了!咱有救了!
這時一隻手在往上摸,劉曉就趕緊抓住,使勁往上拽,想讓他看看這裡面有活人!但是,那個人不停地擺手,身體往下墜,還把着他的腳使勁搖。好一陣劉曉才明白過來,松開了手。
事後劉曉才知道,他這用力往上拽,好險!險些讓救他們的王海傑窒息。因為有個橫木擋着,王海傑的頭無法浮出水面。如果還僵持,潛水員會窒息,他們4人也會葬身海底!
知道有活人後,第四名潛水員殷中立即背着“背包式”潛水裝備,帶着救助被困人員的潛水頭盔,入水協助王海傑。
将潛水頭盔送達後,殷中并沒有馬上出水,而是抓緊清理雜物,好形成一條救生通道。三十分鐘過去,“背包”氣瓶壓力指針到達紅色區域,隻夠正常呼吸5分鐘,按照規定:潛水員必須出水!
然而,通道還剩最後一塊床闆,殷中不想放棄!不巧的是,這時氣瓶被繩子挂住,而壓力表上顯示隻剩2分鐘!
危急時刻,殷中深吸一口氣,冷靜地回顧水下緊急逃生方法,終于解除氣瓶纏繞時,壓力表的指針已歸零。他來不及再背上氣瓶,快速地穿過艙門浮出了水面。
同在水下作業的王海傑,對隊友的生死瞬間渾然不知。他在艱難地清理着雜物,頭部終于可以露出水面了,用潛水手電一照,讓他驚呆了:1米見方的空間内,劉曉等4人攀附在船底,滿臉油污,海水已沒到脖子!
在極度的恐懼中,最虛弱的劉曉被王海傑頭對頭,手拉手,往後退着一點點拉出水面!
随後,陳志祥、唐華清、唐文龍被先後救出水面!
“快要出水時擡頭一看,我的天呀,金黃色的水,小魚兒在那裡遊動,那個心情真是太好了!”說到這裡,劉曉的臉上樂開了花。
“水怎麼是金黃色的?”記者問。
“太陽一照,就是金黃色的嘛!”劉曉有些動情地說,他從此就喜歡眯着眼睛看太陽了。
幾個小時高強度的水下作業,讓王海傑腿部抽筋,胃部翻江倒海,被拉上救助船時,已近乎虛脫,沾滿油污的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果有難,救撈人總會出現
山東省榮成地區,很多人以打漁為生,這裡有超過10萬的漁民。
劉曉就是因為打漁而蓋起了新房。但是,經過“那件事”後,他再也不想出海了:“水就要沒過脖子了,是個人都害怕呀!要是救撈人晚來10分鐘,我們就沒命了!”時隔多年,他還經常想起船艙裡空氣越來越稀薄,人在那裡等死的難受勁。
唐家的老房子上,黃燦燦的玉米棒子堆滿了屋頂。唐文龍經過“那件事”之後,如今仍然堅持經常出海:“我總是相信,如果有難,救撈人總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他還曾遠到太平洋的秘魯海域打漁,一天一艘船能打四五十噸魚,真的好爽,“既然又活了一回,就要活得潇灑一些”。
如今,剛當爸爸不久的唐文傑,又有了出海奮鬥的新動力。向來鎮定的唐文傑知道,恩人永遠在,就像海上媽祖,時刻都會出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自己每次出海也就更踏實了,隻是現在他出海時會更加小心。然而海上風險不斷,生命禍在旦夕。總有人在守衛生命的安全,讓遇險者化險為夷。
他們就是像殷中和王海傑這樣,“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應急救助隊員。每一次下水,都會面臨死亡的危險,但更給那些遇險的人以生命的希望。像這樣的應急救助隊員,中國救撈系統有三百多名。
不僅如此,北部海區有12個海上值班待命點、4個救助站,9個待命點都有專業救助船常年值班待命,任何一個待命點附近出現險情事故,救助船都能在一個半小時内到達現場;形成了“大、中、小搭配,遠、中、近結合”的救助船艇結構,還有救助飛行隊的救助直升機,加上無人機、應急救助隊,形成了“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體立體救助網,全力守護着我國北部海區的生命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