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詞的選編

宋詞的選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01:56:33

宋詞的選編?觀念:尊蘇詞,貶柳詞主張:詩詞“本一”,不當“分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宋詞的選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詞的選編(宋詞詞籍筆記)1

宋詞的選編

詞籍 10種《全宋詞》宋詞總集,唐圭璋,共收錄宋代詞人1330餘家,約20000首詞。《宋六十名家詞》宋詞彙刻本,明代毛晉編,最早、流傳最廣的宋詞彙刻本(北宋23,南宋38)
  1. 簡介詞人作品風格
  2. 以詞籍付刻先後為準排列,不以時代先後為序
  3. 版本選擇不精,校刊有疏略
  4. 把原本卷書任意合并,所補遺詞也不完全可信。
《疆村叢書》清末朱孝臧,收唐宋金元,以網羅善本為主,著名版本來源,校刊精博《花庵詞選》南宋黃昇,号花庵
  1. 以蘇、辛詞派為主。
  2. 所選作品符合宋詞發展客觀實際,對詞史研究有參考價值。
  3. 所選各家都有小傳、評語
《陽春白雪》南宋趙聞禮編,宋人詞籍中最晚出,流傳不廣。
  1. 所選大多南宋詞家。
  2. 有許多不知名詞家作品,對保存宋人散逸詞篇頗有價值。
  3. 以詞調分卷
《絕妙好詞》南宋周密編成于宋亡後
  1. 隻收南宋以來詞,始自張孝祥、終于仇遠。
  2. 選詞标準清麗婉約,不選忠憤激昂的豪壯之作。
《樂府補題》南宋遺民詞選,未署編者姓氏,詠物詞選,托物寄情,表達家國淪亡之悲《碧雞漫志》宋王灼,于成都碧雞坊,宋代詞學理論著作。

觀念:尊蘇詞,貶柳詞主張:詩詞“本一”,不當“分異”

《詞源》南宋末年張炎,宋代重要詞論著作

上卷論詞樂、音律,下卷論詞的風格、創作方法等主清空、高遠、雅正

《樂府指迷》南宋末年沈義父

給子侄輩講作詞方法,提出作詞标準,評價詞人得失,分析創作中諸多問題用字不可太露,發意不可太高。

詞體詞與音樂的關系
  1. 詞與音樂的關系不同于詩與音樂的關系
  • 詞與音樂的關系:言出于聲,詞樂一體
  • 詩與音樂的關系:聲出于言,詞樂二元
  1. 詞所配合的音樂不同于詩所配合的音樂
詞的創作-按譜填詞

作詞先按律制譜,後配以歌詞

詞體的形成-依曲定體

歌詞形式服從于音樂形式

詞調三類(詞的音樂分類概念)
  1. 令、引、近、慢
  • 令:又稱小令,唐人宴席間所行的酒令
  • 引:引本是古代音樂的一種名稱,在曲中有前奏、序曲的意思
  • 近:又稱近拍、近拍為全稱,近是近拍的省稱
  • 慢:慢是慢曲子的簡稱,慢詞一般字多調長
  1. 偷聲、減字
  • 偷聲與減字意義相同,在音樂上節短樂句簡化節奏,在歌辭上減少字句
  1. 添聲、添字、攤聲、攤破
  • 與偷聲減字相反,添聲、添字、攤聲、攤破,都是在音樂上添入樂句加繁節奏,在歌辭上增多字句,四者意義相同
詞藝
  1. 起節:開頭、結尾。草調、雙調、三疊、四疊。一般以雙調為準。上篇結尾也叫結,上篇最後一句叫歇拍,雙調最後一句叫結拍,既是下篇的結也是全篇的結。
  2. 離合:詞藝術傳達方面的一種技法。詠物詞體現最清楚,要求:不即不離,若即若離,能即能離
  3. 點染:本是中國畫技法名稱,指詞中勾勒與暈染并用的現象。點:點示,醒明情誼。染:渲染,具體描繪。點染要相輔相成的運用
懷古詞的審美層次
  1. 類型化的情緒和感知方式。這種感傷氛圍及憑吊之情比較空泛甚至模式化。
  2. 對這種感知方式的突破。指融進了作者切實生活感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
  3. 強化了懷古主題中獨立的個體意識,借懷古感世來傳達個人關于曆史人生價值的評判。
詠物詞的審美層次 物本位、我本位、物我同一
  1. 物本位:以形容盡緻為審美目的,偏重對外物客觀性特征的再現,審美意象具有寫實性、如畫性。
  2. 我本位:以我觀物,主體是我,客體是主體的奴仆。出發點是确定的意念,到自然中尋找表現客觀對應物。
  3. 物我同一: 亦物亦我,身與物化。心物同構感應的現象。
詞家(重點)宋初詞壇
  1. 王禹偁《點绛唇》北宋初最早出現小令之一,江南做官時所作,寫用世抱負及不被理解的孤獨苦悶,格調沉郁高曠。
  2. 林逋《點绛唇》宋詞中最早詠物,詠草終篇無“草”字,對後代宋人詠物詞産生影響。并不是單純詠物,而是深切地注入了生活感受。
  3. 潘阆《酒泉子》十首,憶杭州組詞,宋詞中最早組詞,把山水形勝作為詞的重點來寫。
北宋前期小令
  1. 晏殊《珠玉詞》,受馮延巳影響
  • 大多不涉豔情,表現基于人生缺憾的莫名惆怅。
  • 風格偏雅,擅長在視覺、情緒的流動中捕捉情緒波動,細膩的心靈感受。
  • 雅麗的背景、平緩的節奏、雍容的氣度。沒有跌宕起伏的情感。
  1. 歐陽修,受馮延巳影響内容: 反應豔情冶遊生活,也反應官途風波個人際遇,保持了士大夫藝術風貌,吸取了民間文學風味。
  • 前期有一些未脫豔科的歌妓詞,五代花間詞的遺風。
  • 反應市井情趣的俗詞,受柳俗詞流行風氣的影響。
  • 身世之感家國興衰為主題
  • 《漁家傲》詠十二月節氣與景色,《采桑子》一組十首,詠颍州西湖。情感表達:深婉,多表現思緒的流轉變化,濃烈而有波瀾。
  1. 範仲淹,留詞五首,當時文人小令詞中的異響
  • 《漁家傲》四年軍旅生活豐富了他的人生感受,将士思鄉的情感,報國立功的志向,開拓了詞的審美境界,風格沉郁蒼涼,上乘唐邊塞傳統,下開宋豪放詞先河。異軍突起。
  1. 宋祁《玉樓春》
北宋前期的慢詞創作
  1. 柳永
  • 創體:發展了慢詞,開創了慢詞的時代《戚氏》
  • 創意:表現了宋初都市市井風貌《迷仙引》
  • 創法:鋪叙描繪,善用鋪叙手法。為适應慢詞篇幅較長,内容故多鋪叙。《雨霖鈴》
  • 結構:多用線性結構,使情感表達做到淋漓盡緻
  1. 張先 小令慢詞著稱《子野詞》
  • 整首詞寫豔遇,結尾幽默《謝池春慢》
  • 略其事,祥其情,長事短說,屬小令做法。
  • 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張三中
蘇轼與元祐詞人
  1. 蘇轼 宋詞繁榮期 《東坡樂府》 詞創作起步較晚,大家特點氣魄,中心:以詩為詞
  • 蘇轼的詩詞文書畫皆是大家,強調各種文藝門類精神上的相通,不拘泥于各自特點,所以其詞不為傳統範圍所限。
  • “自是一家”的自覺創新意識,自創一體,開拓創新詞境
  • “自是一家”的正面主張:使詞從傳統女性題材中跳出來,充滿博大情懷,強調陽剛之美。
  • 創新歸結為以詩為詞,凡可入詩亦可入詞,又并不主張詩詞不分,強調“同質”又充分注意“異體”
  1. 黃庭堅 蘇門四學士
  • 詞學觀:從本體論延伸到作家論、創作論。主張提高創作主體的學養、人格境界。詞風與蘇轼接近。詞的框架主體塑造了士大夫自我人格形象。
  • 詞留180餘首,多言志抒懷之作。意境剛大之氣,表現出自我個體意識。
  1. 秦觀 《淮海居士長短句》70多首
  • 情詞為主,傾注全部真誠,不僅是戀情、豔情、生死情、貶職之情。
  • 戀情升華,深于情又純于情
  • 情語借助景語,情轉化為景
  1. 晏幾道 晏殊第七子 絕大多數戀情詩,戀情與夢境交織
  • 多情詞, 構築的是純真執着的戀情世界,隻有精神和心靈的生死之戀。
  • 《小山詞》着力于向内心世界挖掘,是一份心靈的記錄。濃重的感傷色彩
  • 詞表現方面多追憶夢境
  • 句法跌宕頓挫,往往以雲雨起以雲雨收尾。
  1. 賀鑄《東山詞》俠義之氣
  • 詞中第一次出現“思欲報國,請纓無路”的偉男子形象
  • 詠物詞多用比興寄托
  • 悼亡之作《鹧鸪天》使詞的私人情感融入新内容,直接或間接引用唐人詩句
  1. 陳師道 主要貢獻《後山詩話》論詞材料11則,對後世影響極大。
  2. 晁補之 總體上晁詞接近蘇東坡、王灼
  • 歌妓詞約占三分之一,情感細膩而深沉。《滿江紅。月上西窗》
  • 受黨争多年屢遭貶,寫了不少感歎士路坎坷之詞,格調偏沉郁。《迷神引》
  • 晚年居閑鄉間,描寫田園風光閑居詞。
  1. 李之儀《姑溪詞》90多首,強調詞的文體風格
  2.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詠史懷古詞成就最高。好用典故
  • 懷古詞《桂枝香》
  • 詠史詞《浪淘沙》
  • 懷古詠史之區别:懷古作品應是履踐目擊,詠史可是緬想,讀史有感,閑适詞
周邦彥與大晟詩人
  1. 周邦彥 “清真,集大成者” “詞中老杜”《清真詞》
  • 精通音樂:首柳永,次周邦彥,三姜夔
  • 豐富發展了詞的技巧,尤其慢詞。慢詞柳永、周邦彥兩大家周邦彥詞的渾厚特色:
    • 吞吐凝咽的抒情方式,具有渾厚的美
    • 章法綿密富于變化,“朝雲漠漠散輕然”
    • 取景奇妙,寫形傳神含情一緻
  1. 大晟詞人群,大晟府是宋徽宗時設置的音樂機構,以周邦彥為首,多應制詞(徐伸、姚公立等)
南北宋之交的詞壇
  1. 李清照 很自負,少顧及
  • 北宋靖康之變前,多寫閨情《如夢令》《三離三别》,表現出多愁善感的才思和情緻
  • 靖康之變後,感傷時事,詠物自傷。後期詞之所以如此,因經曆國破家亡,夫死,自身漂泊無依。
  • 南渡後詞不再局限于個人愛情,而是側重不幸的人生際遇,蘊含着深晨的家國之恨。
  • 前後變化,歡與愁、愁與愁的區别,前期詞纏綿、單一但不令人窒息,後期詞愁緒深重,歡樂之詞不見,隻一片愁緒。
  • 強調詞的音樂特性,詞應典雅有情志。與蘇轼主張“尊體”殊途同歸
  • 着力渲染、烘托,用最平常、簡練、生活化的語言将最深切的感受白描化。
  1. 張雲斡《蘆川詞》參加了抗金鬥争,守衛汴梁,汴梁失守南渡,不屑于秦桧同朝為官,罷官而去,退居福州。
  • 目睹民族災難,詞風發生變化,由南渡前的模拟花間詞轉為南渡後的豪邁悲壯
  • 兩首《賀新郎》表達了對朝廷賣國求榮的憤慨。
  1. 葉夢得《石林詞》南渡前後由個人閑愁轉入家國之恨。
  • 污點,秦桧子孫家庭教師
  1. 朱敦儒,樵歌體,240多首詞
  • 青年:放浪形骸;中年:漂泊悠恨;晚年:逍遙自在;
  1. 向子湮《酒邊詞》177首
  • 以南渡為界的意識很強
  • 早期繼承秦周餘風,後期吸取蘇轼曠達超逸詞
  1. 李綱、趙鼎、嶽飛,抗金志士之詞,繼承了蘇轼開創但已逐漸消沉的豪放詞風,直抒抗敵欲武、還我河山的愛國激情。
  • 李綱:七首詠史詞最著名。
  • 趙鼎:力主抗金,反對求和,公開挑戰秦桧,被貶海南
  • 嶽飛:存詞三首,最著名《滿江紅》
  1. 周紫芝《竹坡詞》150首
  • 北宋末年南渡之初靖康之變,和戰之争,個人生活很少涉及。
  1. 陳與義,江西詩派《無住詞》,多晚年之作,多回憶早年生活
辛棄疾與南宋愛國詞
  1. 辛棄疾,存詞最多,确是将相之才,又是歸正人身份,一腔忠憤無處發洩。《稼軒長短句》
  • 審美追求:擁有追求崇高陽剛之美的自覺意識。
  • 精神特質:進取精神,執着信念。弘揚抗金複國,重整河山的時代主題。
  • 情感複調:英雄的悲劇情懷,具有崇高理想和強烈使命感。
  • 樂觀昂揚之豪,雄樂憤張之豪,蒼涼激楚之豪
  • 藝術角度:有屬于他自己的獨特個性,剛柔相濟(悲壯雄豪之情納入曲折層深的框架),摧剛為柔(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 詞與國家命運相結合,進一步弘揚了抗金複國重整河山的時代精神。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
  1. 陳亮《龍川詞》 辛好友
  • 詞大多以抗金複國為題材。終身緻力于抗金複國大業,位卑不忘憂國。
  • 壓卷之作,是詞化的政論,政論的詞化
  1. 陸遊《放翁詞》,辛棄疾兩人有交往,140多首詞,詩人
  • 最具價值的是匡複河山的報國、憂國之淚。
  • 詠物詞《蔔算子 詠梅》人格氣節的自訴,詞人自我形象的概括
  1. 張孝祥《于湖詞》東坡詞與稼軒詞間的橋梁
  • 從詞風來說,追慕蘇轼,有一種雄豪悲壯之氣。
  1. 劉過《龍洲詞》80首 龍洲道人
  • 以抗金複國為主題的作品最有特色,有必勝的信念和報國熱情
南宋風雅詞 與辛等時代同,詞風異
  1. 姜夔,終身布衣清客,既是書法家又是音樂家。
  • 豐富了婉約詞的審美層面,深化了藝術表現技巧
  • 為傳統婉約詞注入冷峻深沉的時代悲涼。帶有現實社會内容
  • 詠物詞多用側筆,比拟、烘托、暗示等,不作正面描寫,重在傳達精神風貌。
  • 傳統戀情詞風流濃豔居多,避開對容貌裝束等描述,隻如霧中倩影。
  1. 吳文英《夢窗詞》表達具夢幻色彩,質實濃情密麗
  • 審美特征:時空雜糅,真幻疊合
  • 夢窗詞創造了濃摯密麗的藝術風格。
  • 撲朔迷離的夢幻性審美特征,從時空糅雜、真幻疊合的結構藝術來領會。
  • 章法結構綿密曲折,強調直覺,是心靈感受和心理變化。因此意脈穿行于真幻、虛實之間。又常疊加在一起。
  1. 史達祖,工于詠物,詞風接近姜夔,但其詠物詞與姜夔詠物詞不大一樣,善于描暮,有時難免有些雕琢
宋末詞壇

辛棄疾詞人群:劉克莊、劉辰翁、文天祥;傳統婉約:周密、王沂孫、張炎

  1. 劉克莊《後村長短句》,辛派後勁。不涉閨情春怨,以國家命運為念
  2. 劉辰翁《須溪詞》多亡國之詞。兩大主旨:寫亡國之悲;以詞存史
  3. 文天祥,宋末民族英雄,僅存七首,其中五首作于被俘後,詞如其詩同樣表現了不屈的鬥志和凜然的氣節。《過零丁洋》、《正氣歌》
  4. 周密。宋亡後詞在《草窗詞》
  • 南宋滅亡後作品能代表其詞風,格調凄烈蒼涼。
  • 通過詠物之詞來表達亡國之痛。
  • 詠梅:實為吊梅而非詠梅,是曆來詠梅詞未曾表現過的内容。
  1. 王沂孫,以詠物詞著稱,善于用典、象征、拟人;寄托深遠,表達亡國之痛,不是泛泛情感,而是具體複雜感情。《水龍吟。牡丹》詠牡丹,寫花的盛開到敗落,實在由宋的盛到衰。
  2. 張炎,原是承平公子。亡國之痛更沉重。最有價值的詞寫在入元後,多寫身世盛衰之感。《山中白雲》詞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