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号【本草驿站】專欄,逢周六推送!欄目文章均由醫院藥學部中藥師撰寫。内容包括:嶺南本草故事、常用本草功效介紹、本草藥膳、中藥及中成藥的日常使用等,實用、精彩!敬請關注!
滋陰清熱話楓鬥
文/藥學部 葉冰主管中藥師
随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保健養生,出于對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信賴,不少消費者會在日常生活中購買中藥材制品食用,而石斛就是常用品種之一,石斛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石斛,味甘,平。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髒虛勞赢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名醫别錄》中記載“石斛,無毒。主益精,補内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疿氣,腳膝疼冷痹弱,久服定志,除驚。”“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而鐵皮石斛作為中華傳統名貴中藥材,更是廣為人知。以前常把鐵皮石斛作為石斛的來源品種之一, 民間素有“北有人參,南有楓鬥”的說法,在2010版《中國藥典》開始把鐵皮石斛劃分了出來單獨收載。
下面我們就跟着中藥師的腳步來了解一下石斛中的佼佼者——鐵皮石斛。
【來源】
鐵皮石斛又名鐵皮蘭、黑節草,為蘭科植物鐵皮石斛的幹燥莖。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雜質,剪去部分須根,邊加熱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烘幹,習稱“鐵皮楓鬥”(耳環石斛);或切成段,幹燥或低溫烘幹,習稱“鐵皮石斛”;以安徽霍山縣出産的最為名貴。
【性狀特征】
鐵皮楓鬥本品呈螺旋形或彈簧狀,通常為2~6個旋紋,拉直後長3.5~8cm,直徑0.2~0.4cm。表面黃綠色或略帶金黃色,有細縱皺紋,節明顯,節上有時可見殘留的灰白色葉鞘;一端可見莖基部留下的短須根。質堅實,易折斷,斷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綠色,略角質狀。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鐵皮石斛幹品呈圓柱形的段,長短不等,鮮品表皮鐵綠色,鞘皮完整,并有明顯黑節,分節鮮明,節短而多,且粗壯,兩頭細中間粗。斷面呈鮮嫩的翠綠色,可看到明顯膠質,外觀晶瑩剔透。口嘗味道稍甜或淡,散發清新的草香味,有較明顯的膠質粘滞感,長時間咀嚼殘渣極少。
鮮鐵皮石斛以鐵青綠色、肥滿葉多、嚼之發粘者為佳。
幹鐵皮石斛以色金黃、有光澤、質柔者為佳。
【性味與歸經】
甘,微寒。歸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熱病津傷,口幹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幹嘔,病後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
鮮石斛清熱生津力強,溫熱病邪入營血,高熱煩渴者宜用。幹石斛滋陰清補為長,熱病後期,陰虧虛熱者适宜。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忌服。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含有石斛多糖,多種生物堿,黏液質,澱粉等多種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護肝明目,抗氧化延緩衰老,降低血糖,輔助抑制腫瘤等作用,對肺癌細胞,萎縮性胃炎,糖尿病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養生藥膳】
石斛花膠炖瘦肉(2~3人份)
材料:石斛20克、花膠40克、豬瘦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石斛洗淨,花膠浸泡1小時,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切段狀;豬瘦肉洗淨切片,一起與生姜放進炖盅内,加水約1000毫升(4碗量),隔水炖2小時,調入适量鹽即可,喝湯食渣。
功效:滋陰養顔,益胃生津。
作者簡介
作者:葉冰
科室:藥學部
職稱:主管中藥師
地址:廣州市機場路16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