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餘額不足你準備好了嗎?十一長假,是打工人一年中難得的大塊休閑時光,很多人利用這段時間旅遊玩樂,好不惬意但另一方面,假期間的各種消費開支,也讓不少年輕人叫苦不叠,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假期餘額不足你準備好了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十一長假,是打工人一年中難得的大塊休閑時光,很多人利用這段時間旅遊玩樂,好不惬意。但另一方面,假期間的各種消費開支,也讓不少年輕人叫苦不叠。
為了給十一假期出遊作準備,大學生車哲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啟“瘋狂攢錢”模式:白天吃食堂不超過20元,午飯隻點一個葷菜,日用品隻上某多上購買,化妝品等開支能省則省,父母每月給的2500元生活費,至少存下一半。
假期過後,整個10月,經濟窘迫的車哲,又要陷入“吃土”攢錢的循環:連續幾周吃水煮泡面,不敢參加人均50元以上的聚餐或娛樂,還要做兩三份兼職彌補錢包的虧空。
像車哲這樣被十一假期榨幹錢包的年輕人,為數并不少。
攜程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 90後、00後等新世代人群占比超過60%,成為出行的絕對主力軍。
同程旅遊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國内居民用于購買出境遊産品的人均支出突破了5000元/人,人均支出最高的前十個城市的人均支出均在8000元/人以上,人均支出最高的成都市甚至突破了3萬元/人。
旅遊花錢的大頭通常是交通和住宿,但愛上頭的年輕人旅遊起來就像裝修,往往容易産生“激情消費”,事後一看,遠超預算。
十一假期去柬埔寨自由行的車哲,抱着“來都來了”的心态,在幾天裡打卡了近10個項目,每天花錢如流水。等假期結束,翻看銀行卡的消費記錄,車哲傻了眼----這次十一的花費超過10000元,是她預算的兩倍。
有些年輕人為了避開人流,沒有選擇外出旅遊,而是在當地“酒店遊”,在豪華酒店或者特色民宿消磨假期時光,雖然省了交通和遊玩費用,但五星酒店總歸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哪怕不去旅遊而是回家,在人情來往上,也有不少要花錢的地方等着年輕人。
難得十一期間家人團聚一次,有的人會用超過自己平時消費能力,來給自己父母“盡孝心”。
28歲的陳力是一個普通打工人,他的父親是做小生意的老闆,兩人在消費層級上完全不是一個水平,但為了表孝心,爸媽想買什麼,陳力從不會拒絕。
有的人則花重金在伴侶父母身上。第一次正式上門拜訪男友父母,24歲的黃盈花了整整4000元買禮物,“起步高一點,讓對方看到自己家的檔次,以後逢年過節,婆家自然不敢怠慢。”
4000元的禮物,對于月薪兩萬的黃盈來說,相當于她每月工資的1/5,偶爾一次消費還不算“肉痛”。在國企上班的阿星顯然沒那麼幸運了,十一是婚禮高發期,婚禮紀發布的國慶假期結婚數據顯示,2020年長假8天内超60萬對新人舉辦婚禮。
在辦喜事的旺季,接連不斷的份子錢,每一年都能讓阿星錢包來次“大出血”。
有一年十一期間,阿星連續赴了四五個場婚禮,支出了5000塊份子錢。阿星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工作三年來的幾萬存款,雖然不多,但陸陸續續都變成份子錢花了出去。
等假期過完,阿星終于長舒了一口氣,感覺如釋重負。想着花出去的份子錢,心疼的阿星隻希望能盡快辦場婚禮,把份子錢都收回來。
5位在十一假期陷入“瘋狂”消費模式、錢包被榨幹的年輕人向字母榜傾訴了他們的苦惱。以下為他們的口述實錄。
(黃盈、陳利、阿星、車哲、李季皆為化名)
A
陳力,男,28歲
“人情世故才是最費錢的。”
我工作5年,年薪30萬,依然懼怕過十一。
有一年,中秋和國慶連着,我一邊要為長輩置辦中秋禮物,一邊還要在國慶的購物消費上大出血。
我爸消費比較狠,他是個小老闆,常年在外工作,一年收入有近百萬,自己對花錢并沒什麼太強的觀念,他也很潮,平時會買一些奢侈品牌戴在身上。
我是一個普通打工人,消費層級上跟我爸完全不是一個水平,但十一假期難得團聚一次,為了表示我的孝心,如果爸媽想要什麼,我從來不會拒絕。
假期裡,我跟我爸兩個人去逛商場,我爸看上的,都是一千左右的衣服,他大手一揮,我心裡雖然緊張,但表面上還要裝得雲淡風輕,一邊誇着老爸“這衣服你穿上真有氣質”,一邊硬着頭皮給老爸買下。
後面又去物價更貴的山姆超市,我爸同樣是“豪氣十足”,幾百塊的茶葉、酒、水果生鮮等,眼不眨直接扔在購物車裡。
家庭聚餐也是一樣,在結賬時,我和我爸還為誰花錢争執了好久,畢竟人情社會,最後還是我搶了先,給老爸買了單,幾天下來差不多花了3000元。我是個節儉的人,要不是假期,這個錢夠我花幾個月的。
十一的旅遊,更避不開消費。
很多旅遊景點專門騙老年人,不工作的老年人又要小輩付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年輕人買單。
有一年十一,我們家裡人去大連玩,我跟我媽、我姨幾個人組團,結果導遊把我們“拐”到了一個類似寺廟的地方,外表看上去是個旅遊景點,實際上是個消費商圈。
這個景區最雞賊的地方在于,它把各種需要花錢的地方,都包裝成了“積累福報”,隻要你肯花錢,你的“福報”就越多。
一問,算命之前還要先交錢,我轉頭要走,但老年人比較迷信,我媽看了非要算一次,我拗不過我媽,隻得花了200塊,沒想到後面花錢的項目更多,費用也越來越高。
在各種神佛面前,遊客自然不敢“造次”,能做的隻有乖乖從口袋裡掏錢。
一開始我也不相信,但後面成功被“師傅”洗腦,我們一共四個人,每人分别測了一次,結果出來以後,“師傅”又稱買他的珠子可以防災,我們稀裡糊塗的買下,算命 買東西,總共花了800塊。
最後直到走出景區,回想此前的種種花錢項目,我們幾個人才醒悟過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但錢已經花出去了,測算完也不能退款,我隻能安慰自己,就當破财免災吧。
B
阿星,女,27歲
“光份子錢就掏空了半個月的錢包”
我最讨厭過十一,尤其是25歲以後。同齡人陸陸續續結婚,隻有我還是單身一人,每年十一沒有别的,就是到處參加婚禮。
比如發小的婚禮,不能不去,我當發小的伴娘,因為關系好,我的份子錢就有2000元,我還送給發小一套她心心念念的盲盒端盒,800元,而别人隻給了1000元。
過去一些關系好的同事,哪怕是在異地,我也必須得參加,份子錢也有1000元。
關系沒那麼好的同學或熟人,有畢業後十年沒聯系的高中同學,結婚前也給我發來邀請,我就随了500元,還有更不熟的,我就直接找個借口不參加。
最趕的一次,我在十一假期連續赴了四五個場,甚至有兩個朋友還在同一家酒店,這還是我推了不少熟人婚禮後的結果。
後來我算了算,算上機票費,那年十一光份子錢就花了5000元。
畢業以後,我一直在一家國企上班,平時一個月到手有5千,由于平時花錢就比較大手大腳,新出的球鞋限定款、大牌口紅我都不會錯過。工作3年,幾萬的存款,很大一部分都用在随份子上了。
每次參加婚禮,看着花出去的份子錢非常心疼,我安慰自己,份子錢總是有終點的。
今年談了戀愛,如果進展順利,能跟現男友結婚的話,我都打算把婚禮辦在十一,看能不能撈回一波份子錢?
然而這個心願很快就破滅了。我跟發小聊天,她告訴我,發出去的份子錢,猶如潑出去的水,别抱着太高的期望,她曾經給一個朋友随禮1000元,結果她結婚時對方隻回了600元。
總之,我隻希望盡快把份子錢收回來。
C
車哲,女,24歲
“為了假期幾天的快樂,要吃一個月的土”
我剛畢業一年多,十一最大的開支還是去旅遊。
我喜歡旅遊,是個典型文藝青年,還在大學時就經常一個人自由行。那時候父母每個月會給我生活費,我自己平時也會做一些勤工儉學的兼職,攢到小一萬後,就會留在十一、寒暑假等假期享受一下。
大二那年的十一假期,我被某個旅遊博主的文章吸引,臨時心血來潮,報了柬埔寨5天4夜的單人自由行,原本想的是把開銷控制在5000元以内,沒想到最後還是超出了預算。
光是定機票酒店,就花了4000元,為了旅遊,再加上一些服裝、頭飾等,這些衣服比較有質感,價格上也不便宜,基本都在幾百塊左右,為了拍出網紅感的照片,我又提前在網上花5000元買了入門級相機,這還是最便宜的檔次。
至于旅遊,大部分的花銷都用在了項目上,在景區花花綠綠的遊玩項目面前,根本控制不住剁手,一條街上各式各樣的餐飲、娛樂設備等,什麼都想體驗,雖然門票、項目費用都在百元以内,看起來很少,但消費次數多了,也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後來我整理自己的門票,發現自己整整體驗了近十個項目,花了一千多元,還在體驗的時候,忍不住買了不少當地紀念品,就是那些看了第一眼就非常喜歡的小物件,但回到家後,發現這些東西根本沒地方擺。
在外旅遊,很容易抱着“來都來了”的心态,花錢如流水。最讓我後悔的,是一些遊玩時銷售遞來的消費券,當時想着以後再用,結果時間不夠,根本用不上,都浪費了。
當然,每次十一過完,我都會恢複到“吃土”狀态,又要回到重新攢錢的日子,每天吃大學食堂不超過20塊,做幾份兼職賺錢。
為了旅遊買的衣服、圍巾等,因為有比較誇張的異域風情,平時上班根本穿不了,現在也不知道放在哪個角落裡吃灰。
我還嘗試把旅遊買的紀念品挂到閑魚,挂了幾個月也沒人來咨詢,隻好默默撤下,有些中看不中用的擺件,後面搬家時也扔了。
D黃盈,女,24歲
“談戀愛費錢,但談婚論嫁更費錢”
我跟男友一年會旅遊兩次,其中一次就是十一假期,我和男友對酒店的要求比較高,熱門景點的周邊酒店在十一全部漲價。
僅住宿吃飯這一項,幾天就要花掉3000元,再加上一些當地消費,我和男友最高能花兩萬,也就是我一個月的工資。
談戀愛很費錢,但談婚論嫁更費錢。
熱戀時,我去過他們家,當時隻是普通見面,我買了幾百塊的水果,他媽給我包了一個大紅包,表示很喜歡我,去年十一,我選擇了雙倍回禮,希望給對方家人一些好印象。
他們是個大家庭,男友還有姐姐,我提前了解他們家人的喜好,給他爸帶了兩瓶五糧液,給他媽媽買了一瓶雅詩蘭黛、一盒燕窩,他姐姐有小孩,我也買了巧克力和一些小玩具,總共花了近4000元。
我家是小康家庭,我和男友的收入也比較高,兩個人加起來年收入有50萬,在正式拜訪父母這種重要的事上,選禮物顯然不能看性價比,還是越貴越好。
我平時花錢比較大手大腳,也喜歡給朋友們買禮物,第一次正式上門,我覺得禮物還是很重要的,畢竟涉及到以後訂婚結婚,而且起步高一點,讓對方看到自己家的消費檔次,以後逢年過節,婆家自然不敢怠慢。
E
李季,女,27歲
“隻要計劃好,每個節假日都可以是十一”
我在媒體工作,上次離職,是在十一前幾天。
每次離職後,我都會報複性地消費一次,正好遇上十一長假,我與幾個社畜朋友約好去海南玩,機票、機票、吃飯,再幫朋友買點免稅品,加起來,每個人一趟花了5000多元。
不同于學生時代經濟窘迫,上班以後,總會積累一些小金庫:年終獎、績效獎金、兼職收入等等加起來,我把這些額外收入放在一起,作為我的“人生體驗資金”。
我覺得年輕時就應該多去體驗,我是一個注重儀式感的人,十一、聖誕、元旦等任何節日都不會錯過,當天一定要過得充滿意義。
不僅是十一,任何一個節日,哪怕隻放3天,隻要我手頭上沒有太多工作,我會跟領導請假幾天湊個小長假出來。甚至普通的周末,為了排解工作壓力,我也會見縫插針出去旅遊一次。
比如去各地電影節轉一轉,為了支持喜歡的導演我會連買好幾場電影票,我在上海有不少朋友,每次去上海的那幾天,就輪番住在不同朋友家裡。
但我也不是白住,雖然免了酒店錢,但聚餐我都會請客,吃飯都要三四百元,一趟下來電影票 機票 吃飯也要花三千多。
儀式感的背後就是消費。算下來,每年假期花的錢要大幾萬,這還不算什麼,我有富二代同事,他們出去玩,一次都是十幾萬元起步,跟他們比,我的消費水平就屬于中等偏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