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雲:“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人的一生,總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間不斷交替,周而複始。
人不可能永遠沒有感傷,也不可能一輩子不留遺憾。
生命總在喜樂中度過每一天,也可能在得失中度過每一年。
但得失總會随着時間變得簡單純粹,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看淡得與失,放下聚和散,才能把今生的路走好。
看淡得與失
《易經》有雲:“動辄得咎”。
大意是:隻要有過選擇,就會有得失。
人生,本就是一邊失去,一邊得到的過程,但有時,失去也未嘗不是一種得到。
與其糾結于過去的得失,倒不如放平心态,過好生活。
宋代,有一财主,背着一大袋金子乘船趕路,卻不料,潮水來襲,掀起了大風大浪。
此時,他的船已行駛到了河水中央,眼看風浪即要打翻小船,船夫趕緊讓他扔掉那袋沉重的金子,抓住船沿保命。
可他仍一意孤行,不聽勸告,還是緊緊抱着那袋金子不放手,最終一個大浪打來,财主與金子一起沉入了河中。
有時候,太執着于一樣事物,造成的結果往往是舍本逐末。
過度在意得失,想要得到的更多,失去的也就更多。
其實,人生有時候,看淡一點,一時的失去,在浩瀚的生命長河裡,渺小如塵埃。
有這樣一句話:所謂的幸福生活,不是你得到多少,而是取決你看淡多少。
當你有一顆自在心,人生也就輕松了許多。
一切随緣
荀子曾雲:
“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過于患得患失,痛苦的是自己,執念一起,怨恨便難消。
有時,一些人的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開始,那些吵鬧不散的,是因為還沒圓滿。
一切随緣,世間許多事情強求不來,人這一生,修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修心。
那些曾經走過的路,看過的景,相識過的人,經曆過的才是人生。
而過于執拗于眼前,無異于畫地為牢,遮蔽了更廣闊的世界,以至一生困于方寸之間。
就像一位學生請教于一位智者,他問:“師傅,請問什麼是團團轉?”
智者回答:“皆因繩為斷。”
過于較真是負擔,所以随緣。
風筝被牽住,再怎麼飛,也不過方圓五裡;馬被牽住,再怎麼烈,也不過任由鞭撻;
人生亦如此,一段情緣,讓人愁斷腸;一場得失,讓人捶胸頓足,
讓人不禁感歎,那些快樂哪去了?幸福哪去了?
人生,皆因功名利祿而奔波、心累,卻忘記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要知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閑時聞聞花香,曬曬太陽,聽清晨的鳥語,看絢麗的晚霞,盡過心,也就無憾了,争取過了,随遇而安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一切随緣,過好當下,這才是一生寶貴的經曆。
▽
一位聖人曾說:“人生都是過客,何必那麼執着。”
與其愁眉鎖眼,耿耿于懷,倒不如與時間和解,學會釋懷。
所謂:得失了無痕,來去都随緣。
心小了,事就大了;
心大了,事就小了;
把多餘的負擔扔掉,才能把心騰出來,迎接更多的美好,人生也更加精彩!
您怎麼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