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飛在天上的飛機并沒有地上的交通工具那麼踏實,因此認為它的安全性能不如飛機和火車,但飛機其實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發生事故的幾率為三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大概每三百萬次航班,才會有一次出現故障發生事故。
然而高安全性不代表着低死亡率,因為飛機所處的特殊狀态決定了它一旦發生事故,大概率就是機毀人亡的慘劇,基于這種特殊性,航空安全專家們設計了一種名為黑匣子的飛機數據記錄工具。
黑匣子的專業名稱叫電子飛行記錄儀,分為駕駛員座艙錄音器和飛行資料記錄器,前者能夠記錄機上空勤人員的對話、機上與地面的通話和機艙内的各種聲音,後者則可以記錄飛機自身的相關數據,例如飛行時間、速度、高度和發動機轉速。
這樣一來就算飛機失事,隻要黑匣子能被找到,那麼技術人員就可以通過飛機墜落前的飛行數據和機組的語音記錄重現事故過程,從而弄清楚飛機失事的根本原因,并用獲得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提升其他飛機的安全性。
從1908年人類曆史上首次飛機失事導緻人員傷亡開始,工程師們就迫切需要一種能記錄事故原因的儀器,最早的黑匣子登場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二戰結束後,黑匣子開始運用到民用航空。
美國民航局在1957年頒布規定,凡是重量超過九噸的飛機,都必須安裝這些飛行記錄器,也就是黑匣子。
不過八年後,美國航空局決定将黑匣子的外觀由黑色改成橙紅色,并加裝了反光部件,因為這種明亮鮮豔的顔色,能夠讓事故調查員在飛機失事後更快地找到這個重要設備,後來幾乎全球的航空公司都将飛行記錄儀的顔色改為了橙紅色,不過黑匣子的名稱仍被沿用了下來。
随着材料技術和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黑匣子也在不斷更新叠代,從最早的紙帶到現在的半導體存儲器,現代黑匣子已經能記錄25個小時的飛行數據了,其中包含的視頻記錄與數千個飛機參數極大提高了空難分析的準确度。
作為飛機失事後的最寶貴資料,黑匣子一般都被安裝在飛機尾部,因為這是飛機失事時最不易損壞的部位。
除此之外,黑匣子還有着固定的抗墜毀能力标準,一般外殼都由特種高性能材料和高性能絕熱材料組成。
在最新的TSO-C124标準中,黑匣子能夠承受在1100攝氏度的高溫火燒,耐海水浸泡時間達到30天,并且還能抗住6000米的深海水壓。
不過目前而言,黑匣子還沒有加入無線電發送裝置,隻有水下信标裝置,所以墜海的飛機黑匣子接觸到水後,每秒可發射一次頻率為37.5赫茲的聲波信号,一共能持續30天,為的是方便搜救船隊尋找。
而陸地上的黑匣子就隻能靠橙紅色的明亮外表來引人注意了,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黑匣子必将增加衛星定位的新功能,甚至在數據吞吐量足夠的情況下,實現飛行數據毫秒級别刷新的雲端上傳,這樣一來即便黑匣子找不到,也能完整地分析數據,找到事故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