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批90後實打實的30歲了
再也無法用“不過虛歲”逃避30歲的到來
有人說,三十而立,三十是人生的坎
這些真真切切,體現出來便是一部西遊記
30的我們,有了悟空的煩惱、豬八戒的身材
沙和尚的頭發、唐僧的絮叨
離西天更近,卻遠不止九九八十一難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曾忘記那年意氣風發少年時
哪怕在笨重的電腦前,隻能玩玩掃雷、 畫圖
但電子科技為我們帶來的新鮮感,永遠難忘
當時,微機室還是一個比較神聖的地方——
進入微機室,人人都必須穿腳套
而沒有自備腳套的同學隻能:
那時候,江湖中流傳着兩大絕世神“操”
非常正能量,也非常羞恥的廣播體操
相信沒跳過《雛鷹起飛》的,也跳過《時代在召喚》
也相信大家在“跳躍運動”時感到羞澀,而不敢跳躍
還有聽不清廣播裡在說啥的眼保健操
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她說的是這個:
揉天應穴
擠按睛明穴
按揉四白穴
按太陽穴、輪刮眼眶
就連當時電視劇裡插播的廣告,也成了一種經典
時代向前,電腦開始走向家家戶戶
那些年在網絡上的鮮衣怒馬,一夜忘盡長安花
也逐步成為經典
那時候,沒有一條掉檔褲
沒有一頭厚重的,能遮住四分之三臉的劉海
沒有内八字的站立,45°仰望天空
沒有嘟嘴、瞪眼仰視,剪刀手、阿寶色
沒有玩QQ空間代碼的15歲,不能稱之為非主流
當年的QQ分組為了界面好看(戲精上身)
用字符、火星文排版,有一種别樣的整齊
親疏隻留在心裡
那時候,我們喜歡點亮各種服務圖标
紅鑽黃鑽綠鑽粉鑽紅鑽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每個人都有農場、牧場,豪車百輛
當時的社交軟件還是那麼幹淨透明
還沒幫人挂過QQ, 誰還沒求過人挂QQ呢?
社交禮儀也顯得有些稚嫩
那時候,複讀機時代剛剛過去,MP3時代到來
擁有一枚百元MP3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會在酷我、酷狗上下載音樂,也是一種非常潮流的技能
當時的網絡歌曲剛剛崛起
飛向别人的床
邊做邊愛
那一夜
玫瑰花的葬禮
歌名總讓人臉紅心跳,卻火遍青少年的世界
當時的文學書籍,以郭敬明為“最”
郭敬明善用辭藻堆砌,字裡行間皆是我們所豔羨的上海小資生活
悲傷逆流成河
夢裡花多知多少
夏至未至
為我們打造一部部青春傷感、疼痛文學
校園言情也占據半壁江山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壁花小姐
天使街23号
龍日一,你死定了
那時候,還沒有“種馬文”這個詞彙,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是衆多男孩子的精神樂園
那一年,告别小燕子紫薇、走向偶像時代
那是被台灣偶像劇,香港警匪片霸屏的時光
立威廉、明道成了很多少女的夢
天國的嫁衣
王子變青蛙
綠光森林
八号當鋪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
法證先鋒
豎排省略号
當年,人人都有一張這種照片
如今,人人都有一張這種照片
當年的火星文任它千變萬化,一看就懂
如今的網絡用語,簡單兩字存在歧義
當年的狀态是傷感、頹廢
如今的狀态是養生、茶系、元氣
有人說,非主流消失的根本原因是因為
但我想說,/█\消怣ㄖㄅвμч棑疰蓅,粫ч誐ㄖㄅ啨賰/█\
(小字翻譯:消失的不是非主流,而是我的青春)
小敬有話說
一轉眼,已是2020年了,有點感觸
鬥轉星移,時代進步,已将許多事物磨去……
那時候流行認幹妹妹、幹哥哥、幹姐姐、幹弟弟的自來熟
而現在卻流行起社恐,宅、不願交際
還記得那時候,人和人的感情傳遞是靠寫信、寫小紙條
現在信息共享、通訊方便,卻很難有真摯感情
90後的年少記憶,大約都與網絡有關
那時候,大家仿佛都是網瘾少年、少女
還記得第一次申請QQ的艱難與悸動
第一次聊QQ的真摯與奇妙
當然,也記得去網吧被家長逮住的狼狽
而現在網吧幾乎絕迹,對電腦的狂熱也已消退
是我們變成熟,還是什麼?
我想,或許我們不過是在時代的節點,做了符合那個時代的事情
那段“網瘾”,那段陡然掀起的“非主流”風,也隻會成為那個時期的獨有特征
就像老一輩的上山下鄉,就像70、80的自行車、縫紉機與黑白電視
終有一天,現在流行的一切
喝奶茶、吃火鍋、點外賣……
也将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不知到時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車輪不斷向前
這每一天都将成為經典
且行且珍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