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冬季來臨,我們每天披星戴月地出門,又披星戴月地回來,迎着寒風、冒着飛雪,心中可能隻有一個期望,那就是窩在被子裡好好地睡一覺,而這一覺醒來便已是春暖花開。
當然,這對于人類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夠睡過一整個冬天,甚至于你根本沒有辦法睡夠一個完整的晝夜,你會在中途醒來,之後無論如何也無法繼續入睡,即便你能夠睡去,也無法在春暖花開後再次醒來,因為用不了多久,你就會餓死或者渴死。睡上一個冬天,這件事人雖然辦不到,但動物卻能夠做到,而且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動物有很多,我們将這種特殊的技能稱之為“冬眠”。其實将動物的冬眠過程稱之為“睡上一整個冬天”并不合适,因為冬眠和睡覺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盡管兩者的外在表現是如此相似。
冬眠與睡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睡覺是生命體一種正常的生理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動,研究顯示,睡覺對于生命體的健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具體有何影響,這些影響又是如何産生的,目前還并不十分清楚。而冬眠與睡覺不同,它并不是一種生理活動或者生理現象,它是一種技能,一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而獲得的一種技能。
冬季是一個難熬的季節,對于人類尚且如此,對于動物就更是艱難了。寒冷是冬季的特征,但并不是冬季最可怕的地方,對于動物而言,冬季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缺少食物。在三四十年以前,我們在冬季唯一能夠見到的蔬菜就是大白菜,後來随着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們才能夠在冬季獲得與其它季節無異的豐富蔬果。但動物不會什麼農業技術,它們隻能靠天吃飯。
由于獲取食物艱難,所以就必須要減少消耗,如何減少消耗呢?
上學的時候,你有沒有過因為要買某個東西而忍饑挨餓的經曆?而對抗饑餓的最好辦法就是睡覺,因為睡覺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體力的消耗,同時也能夠免受饑餓感的折磨。不過睡覺隻能幫助我們扛過一兩頓飯,想要扛過一整個冬天,是做不到的,所以動物們就進化出了一種睡覺的升級版技能:冬眠。
之所以說冬眠與睡覺截然不同,是因為在冬眠的時候,動物的呼吸頻率會顯著下降且變得極其微弱,以每年要冬眠9個月的高山旱獺為例,在冬眠的時候,它的呼吸頻率僅為一分鐘兩次。除了呼吸之外,冬眠的動物心跳也會變得極為緩慢,新陳代謝的速度降到最低,就連體溫都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如果僅憑肉眼進行觀察,你是很難判斷一個動物到底是在冬眠,還是已經死去。事實上,對于冬眠的動物本身而言,它與死亡也就僅有一線之隔。
冬眠可以幫助動物度過寒冬,但冬眠同時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生存技能,一覺睡去就再也無法醒來的情況是時有發生的,所以可不要以為冬眠就是舒舒服服的睡一冬,它實際上是一場非常危險的冒險,“春暖花開”就是對涉險者的獎勵。雖然冬眠很危險,但對于野生動物而言,似乎這是度過嚴冬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從哺乳動物到爬行動物,從爬行動物到兩栖動物,從兩栖動物到水生動物,甚至是某些昆蟲都發展出了冬眠的技能,比如瓢蟲。與大多數隻能度過一個夏季的昆蟲不同,瓢蟲因為掌握了冬眠的技能,所以壽命可以長達兩年。
冬眠是一種危險的生存技能,是動物為了過冬,不得已做出的冒險,但人類卻對于這種危險的技能羨慕不已。
人類為什麼想要獲得冬眠的技能呢?因為科學家認為,冬眠除了可以幫助動物度過嚴冬之外,還能夠有效延長動物的壽命,比如烏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且這從理論上也說得通,将新陳代謝降到最低,的确可以延緩衰老的進程。
如果人類能夠擁有冬眠的技能,或者借助科學的力量實現安全休眠,那麼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時間穿越,從而去往遙遠的未來,這可比不知道能不能解凍複原的人體冷凍技術要靠譜多了。如果休眠技術真的實現,相信有很多人會不惜代價進行休眠,因為生活在這樣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定會比現在更好,誰不想前往未來過上像科幻電影中一般的生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