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于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将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在三家分晉後,魏國、趙國、韓國這三國和齊國、秦國、楚國、燕國并稱為“戰國七雄”。雖然這七個諸侯并稱為“戰國七雄”,但是,這些諸侯國的實力差距卻非常明顯。一般來說,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哪一個國家最弱呢?對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三晉中的韓國。
一
首先,在不少人看來,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其理由也非常簡單,韓國在戰國時期缺乏較大的戰績,而且于公元前230年就被秦國消滅了,成為山東六國中都一個被秦國消滅的諸侯國。不過,在筆者看來,在戰國七雄中,燕國才是最弱小的一個。一方面,在在秦滅六國中,雖然韓國在公元前230年就被秦國所滅了,而燕國則堅持到了公元前222年。但是,就韓國來說,在經曆了伊阙之戰、陉城之戰、宜陽之戰等多次戰役的削弱後,才被秦國所滅。換而言之,秦國在消滅韓國上,是經曆了多次大戰的,花費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二
與此相對應的是,燕國之所以在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國所滅,主要是因為燕國遠離中原地區,和秦國之間隔着三晉等諸侯國。秦國在消滅燕國上,幾乎是勢如破竹,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抗。如果燕國和韓國的位置對調,燕國的表現很可能還不如韓國。另一方面,縱觀燕國在戰國時期的表現,可謂非常弱小。根據史料記載,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齊國乘燕國内亂,讓名将匡章率兵十萬,從渤海進發,五十日,直破燕都,滅燕國。由此,在秦滅六國之前,燕國實際上已經被齊國消滅過一次了。
三
對于齊國來說,僅僅用了數十天的時間就攻破了燕國的都城,基本上實現了對燕國疆域的占領。而這,無疑體現出燕國的衰弱。當然,因為秦國、魏國、趙國、韓國等諸侯國的壓力,齊國最終從燕國撤軍,燕國得以複國。在這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燕國恢複元氣,并且由樂毅率領五國大軍攻破齊國70多座城池。對此,在筆者看來,樂毅伐齊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燕國、秦國、韓國、魏國、趙國這五國聯軍的基礎上。換而言之,樂毅伐齊的成功,不能體現出燕國的實力。與此相對應的是,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燕國和趙國的交手,才暴露出燕國的真實實力。
四
最後,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趙國因為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而元氣大傷。對此,燕國派栗腹帶軍攻趙,趙國派廉頗率兵抵禦,栗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派任命将渠議和,趙國聽了将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公元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趙國派李牧進攻燕國,奪取了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36年(燕王喜十九年),趙國李牧再次率軍伐燕,攻取狸、陽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元氣大傷後的趙國,依然可以輕松擊敗燕國,甚至包圍燕國的都城。綜上,在戰國七雄中,燕國才是最弱小的一個諸侯國。正是因為自身的弱小,燕國才寄希望“荊轲刺秦”等手段來刺殺秦始皇,以此推遲自己被滅亡的時間。
文/情懷曆史
更多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