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寫實農民畫家

寫實農民畫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00:00:30

4月7日,在一間大畫室裡,王寶珠和劉秀芬頭碰着頭,在共同創作一幅反映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生活的布面油畫《交公糧》。王寶珠負責結構、線條,油畫筆刷刷點點之後,一隻隻啄食的小鳥逐漸清晰起來,劉秀芬一邊擠顔料到調色盤裡調色,一邊說,“我們不用像學院派那樣揉顔色,想用紅的就用紅的,想用黑的就用黑的,我們和畫家的用色不一樣。”

王寶珠今年63歲,劉秀芬62歲,他們是夫妻,也是下苑村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

畫的都是小時候農村那點記憶

王寶珠家種了6棵樹,杏樹、丁香、玉蘭,算上樹上開的,地下落的,小院裡姹紫嫣紅一片。小院有個屋頂帶露台,燒烤爐還沒收,頭天晚上家裡的房客畫家黑子就在上面燒烤招待他的朋友。

王寶珠說,樹都是2003年種下的,那時候家裡住了一個培訓藝考學生的老師,家裡又開小賣部,經常就有畫家們來買東西,接觸多了,他也經常開着小面包車幫畫家拉東西、帶他們進市區看展覽,798、中國美術館經常去。

劉秀芬說,2004年,他們在畫家們影響下嘗試畫油畫,“當時懷疑自己,我能畫嗎?鼓勵得多了那就試試吧,反正閑着也是閑着,我倆就畫上了”。

寫實農民畫家(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1

3月27日,王寶珠夫婦合作畫《交公糧》油畫。 新京報記者 陳傑 攝

畫什麼?怎麼畫?用什麼工具?結構、線條、色彩,最初什麼都不懂,畫家們就給他們拿來顔料畫筆,剛開始是在三合闆上練,繃布、刷膠等基本技術都是從頭學起。

劉秀芬說,他倆的畫都有故事,都是小時候農村那點記憶,動物、村莊、人物,老頭戴小氈帽頭,外加想象。

比如想起年輕的時候在生産隊裡幹活,看到母馬帶着小馬,劉秀芬就畫了《母子》;比如想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集體交公糧的場面,她就和王寶珠共同創作了一幅有車有馬,有小鳥啄食的《交公糧》。

劉秀芬說,她覺得小鳥畫得一點都不像,可黑子說,别動了就這樣挺好。有其他老師說,不用像學院派那樣揉顔色,我倆就随心所欲,想用紅的就用紅的,想用黑的就用黑的,和畫家的用色不一樣。比如畫個小院裡的景色,老師說,樹得畫底下,畫中間不就不着地了。再畫點小鳥、石頭,指點幾回,這結構、比例俺就懂了。

王寶珠對動物特有感情,尤其是小毛驢,十幾年裡從寫意到寫實他畫了很多小毛驢。

毛驢沒有固定的樣子,王寶珠也不想畫重樣的,“我老想着創新,改變自己”,王寶珠說,最開始畫的毛驢腿還是一順邊的,後來畫着畫着,一德國人看上買走了,“那是我的畫去過最遠的地方”。

“最早那會兒線條都畫不好,我就看不上。一開始畫覺得挺輕松,越畫越難,老覺得畫不像,看人家能畫得那麼細,我就覺得學藝術怎麼那麼難呢,曾經有一年半年都不敢畫了。”

而在這次下苑藝術生活季的牆繪裡,王寶珠畫的小毛驢和小孩在形式感有了新的突破,脖子長、腿長、耳朵長、腰長的小毛驢背上坐了兩個小孩,正悠閑前行。

藝術家們有時候會來家裡串門,和王寶珠聊天、指點畫作。這幾年,王寶珠也主動上門,跟着雕塑家鄭玉奎學捏陶藝,他用泥捏了一些馬、驢、大鵝、鴨子,一開始不行,一弄好就塌,就光這點東西捏了一個月,鄭老師還把它們放進窯裡燒好了送過來。王寶珠一個不小心小鴨子的嘴被碰掉了,他立刻捧着就去了鄭玉奎家,兩人一邊聊天,一邊給粘好了。鄭玉奎還叮囑王寶珠,膠有顔色,用指甲多搓搓黏合處就好了。

畫畫是件讓人高興的事

王寶珠還是興壽鎮興林綠源集體林場的護林員,他所在的護林隊裡有20多個護林員,主要負責數千畝生态林的養護工作,包括護林防火、種樹、修剪樹枝等。

林場距離下苑村一公裡遠,早7點半上班,晚上6點下班,一天工作8小時,中午休息兩個半小時,可以往返回家吃飯和休息。

寫實農民畫家(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2

王寶珠夫婦合作創作的第一幅作品。新京報記者 陳傑 攝

夥伴們說,你畫畫都夠生活了,還來上班,多辛苦。

王寶珠說,畫畫的靈感就是來自生活和工作的體驗,過去他工作,就是按要求做好就行,現在,他在工作中體驗到了更多的樂趣。

他說,現在生态越來越好,很多動物都在林子裡活動,還有各種各樣的珍稀鳥類,林子裡的各種花草也很多,這些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不用像其他藝術家到處找地方寫生,他的工作過程就是觀察和寫生的過程。

其他護林員因為有這樣一位會畫畫的同事,平常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比如問王寶珠怎麼辨識各種植物的顔色,什麼是美的,怎樣的才是美。

王寶珠說,就連修樹枝也是不一樣的,他說,修枝一是要利于樹的成長,二是要讓修出的樹形自然好看,怎麼剪,怎麼鋸,都有講究。

下班回家,劉秀芬會跟王寶珠說,護林的時候弄點野菜回來,柳芽,荠菜、蒸點包子或者加點香油一拌,那叫一個好吃。

因為生活裡的熏陶,王寶珠的兒孫輩也都愛畫畫,今年三歲的小孫子,老早就拿着畫筆對着畫布到處塗鴉,弄得渾身油彩還很開心。顔料、畫框這些工具材料一年得花幾千塊錢,劉秀芬并不覺得心疼,因為畫畫是件讓人高興的事。

“畫畫的時候,人都變了,叫吃飯也不想吃就想畫,有卡住的時候,晚上睡覺都翻來覆去地想,怎麼能畫得生動,畫出來了心情就特舒暢”,劉秀芬說。

王寶珠說,藝術給人一種精神力量,一種追求,畫好一幅畫比你吃頓大餐更高興,心裡特滿足。

從2004年到現在,從30厘米×30厘米的小畫到展覽用的大畫,夫妻倆總共畫了200多張畫,被買走收藏的有幾十張。798的美術館、炎黃藝術館都收藏有王寶珠的畫作。

“能有今天都是藝術家把俺們帶動起來,指點過我們的老師很多,田世信、李向明(河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賈方舟(美術理論批評家、策展人)、鄭玉奎、黑子、韓勇,俺們也都是在藝術家群裡的,太榮幸了”,劉秀芬說。

寫實農民畫家(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3

劉秀芬的第一幅油畫作品《母子驢》。新京報記者 陳傑 攝

在油畫家韓勇看來,王寶珠有一種天賦,寥寥幾筆,視覺感就很強。劉秀芬的畫裝飾性強,生活氣息濃厚。

“最開始,村裡好多人說,你還能畫畫?這畫的什麼呀,伸胳膊拉腿的。那時候還有五六個村民也在村老年大學裡學畫水墨畫,但沒怎麼堅持下來。總的來說,這二十多年來,90%多的老百姓還是見識得多了,理解得也多了,也逐漸有自己的好看難看的意見了”,劉秀芬說。

在劉秀芬心裡,下苑村是美麗鄉村,在北京市都有名,垃圾分類弄得特别好,還有那麼好的藝術家資源,有房租村民收入也不錯,村子在各方面都領先。

“俺自己都覺得成功了。老師能畫畫能賣錢,咱們也畫也能賣錢。我要說,農民要像俺倆,村裡有十個八個的,下苑村就更不一樣了”。

新京報記者 劉旻 編輯 胡傑 校對 薛京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