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6:53:01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體氣血消耗過大,所以接診中我經常會遇到以下症狀患者:頭暈目眩、心慌氣短、面色萎黃無光、四肢無力、指甲色淡、健忘、心悸、心慌氣短、乏力懶言、記憶力下降、舌質淡白,女性同志月經量少色淡、月經推遲或閉經、夫妻關系冷淡,男性身體機能下降、極易疲憊、夫妻生活不和諧。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1

為什麼會出現以上問題呢?

因為人體所有器官的功能活動,都是和氣血息息相關的。氣血充盈則身體各器官功能旺盛,氣血不足則會導緻身體各器官功能減弱甚至病變。

舉個例子來說,氣血不能上充頭目會導緻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記憶力差、少氣懶言、乏力自汗,血不養心會導緻心悸失眠,氣血不能充養脈絡會導緻四肢不溫、肢體麻木,胃腸氣血不足會導緻胃寒、胃功能減弱、脘腹脹痛……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2

所以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一定要養好氣血。那該如何調養氣血呢?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個常用的中成藥

1、四君子丸

為什麼把這個藥放在第一位呢?因為這個藥來源于中醫“補氣祖方”——四君子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該藥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藥組成。方中人參為君藥,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藥是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效顯著。使藥是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主治脾胃氣虛、運化乏力之症,如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舌淡苔白有齒痕。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3

2、四物合劑

這個中成藥放在第二位,是因為它來源于中醫“補血、養血”的鼻祖方——四物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該藥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四味藥組成,該方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調經。方中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為君;熟地滋陰補血為臣;白芍養血柔肝和宮為佐;川芎活血行氣、暢通氣血為使。四味合用,補而不滞,滋而不膩,養血活血,可使宮血調和。綜合全方,補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傷血,因此,血虛者可用它補血,血瘀者可用它活血。

主治營血虧虛證、沖任虛損證、産後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之症,如心悸失眠、月經不調、胎動不安、子宮肌瘤、痛經等症。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4

3、八珍顆粒

這個中成藥來源于八珍湯(《正體類要》),該方是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合而成,既能益氣又能補血。

該藥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熟地、芍藥及川芎八味藥組成,為調和脾胃,方中常會加入姜、棗為藥引。方中人參與熟地相配,益氣養血,共為君藥。白術、茯苓健脾滲濕,助人參益氣補脾;當歸、白芍養血和營,助熟地滋養心肝,均為臣藥。川芎為佐,活血行氣,使地、歸、芍補而不滞。炙甘草為使,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本方現代常用于病後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科疾病等症。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5

4、十全大補丸

這個藥來源于十全大補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在八珍湯的基礎上,添加了黃芪、肉桂兩味藥,整個藥與八珍顆粒比起來,藥性偏溫、滋補功效更強大

該藥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肉桂,十味中藥組成,方中四君補氣,四物補血,更與補氣之黃耆和少佐溫照之肉桂組合,則補益氣血之功更着。惟藥性偏溫,以氣血兩虧而偏于虛寒者為宜。

主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久病虛損,時發潮熱,筋骨拘急疼痛,夜夢遺晶,腳膝無力,虛勞咳嗽,五心煩悶,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現代臨床上還常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放化療後毒副反應、骨折術後肢體腫脹、低血壓等症。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6

溫馨提示,中藥運用講究辯證,患者朋友們選用時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玉龍教授,每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中醫健康知識。如果你有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看到後我會抽時間為你解答。

氣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慌(頭暈心慌健忘易勞)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