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情,窮則思變。——《資治通鑒·唐紀》
釋義:人到了絕境之時,便會思考改變處境的方法。比喻,人生沒有絕境,隻要勤于變通便有出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從後言,古人所誡。——《資治通鑒·魏紀》
釋義:表面聽從背後卻又發表反對的言論,這樣的行為自古以來都是引以為恥的。陽奉陰違,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小人行徑也!
短于從善,故至于敗!——《資治通鑒·漢紀》
釋義:不學良善之道,最終失敗是必然。
意思是說:為人處世要以善良為本,并且要不斷學習奉行良善之道,否則多行不義必回招緻失敗。
丈夫一言許之,千金不易。——《資治通鑒·唐紀》
釋義:大丈夫一旦說出許諾之言,即使千金擺在面前也不會令其改變初心,一諾千金!
意思是說:諾不輕許,一旦許諾便不可改變,這才是大丈夫真君子所為。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資治通鑒·唐紀》
釋義:聽别人的講述不如身處其中自己感受來的确切,道聽途說不如自己親眼目睹對事物了解的真實。
意思是說:凡事不可太過盲聽盲從,隻有自己設身處地的接觸,才能有最為正确的判斷。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資治通鑒》
釋義:江山的穩固與否,取決于統治階層的德行是否順應民心,而并非是關隘如何險要牢固。
意思是說: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國家防禦是天下歸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