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23:57:51

我們的船向前走,兩岸的青山在黃昏中,都裝成了深黛顔色,連着退向船後梢去。

李敖大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第一流的知識分子,必是第二個政府”,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魯迅。命如草芥的時代,辭職“下海”後的他不過是無職無權平頭老百姓一個,卻能深刻痛斥當時統治者的黑暗,實在令人欽佩。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1

先生筆下的文章幾乎陪伴了我們每個人的童年,孔乙己、祥林嫂、閏土等等,雖然微不足道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個悲情故事的背後都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年少的我們并不理解其含義,隻看到他們的天真、個性,甚至幻想着未來有一天可以成為他們其中一者

年少時的魯迅是家裡的少爺,閏土是他家長工的兒子。或許因為年齡過小,他們并沒有等級尊卑的概念。此時的閏土是意氣風發的陽光少年,魯迅也沒有任何的少爺架子,兩個人每天很開心地在一起玩耍。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2

他們每天在一塊捕鳥,期盼下雪等等,閏土帶魯迅見識了很多他沒有見到的東西。可時間再變,兒時的小夥伴也終有一别。他們兩個人都舍不得對方,彼此也留下了淚水。後來的他們還相互贈送禮物,年少時期的美好也就此停止

可魯迅離開故鄉在外輾轉近三十年後,他再次見到兒時的玩伴“閏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圓臉,已經變做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隻有一件極薄的棉衣……”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3

然後閏土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老爺”,階級之間的鴻溝也就此顯現出來。這兩個字在喊出之後,魯迅明白他們好像再也回不到從前。在擊碎先生夢的同時,或許也是我們所有人美好幻想的破滅之時。

他們的故事像極了年少時的我們,童年時期孩子們不會考慮家庭背景,也不會考慮家庭的經濟狀況,更不會考慮他們父母的社會地位。隻要志趣相投,我們就是好朋友,我們就是難兄難弟。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4

此時的魯迅依然過着老爺的生活,閏土肩上的擔子讓他已經喘不過氣。六個孩子的父親、一家人吃不飽、自己沒有文化、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天煙管消愁等等,一切也都已經物是人非。

初讀《故鄉》的我幻想着成為閏土,因為我希望可以有他的天真,心懷熱血的我們将所有的事物都保持在一個理想化的狀态下。即便未來再不濟,我也要保持心底那份最純真的善良。可如今你再問我想成為誰,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少爺”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5

不怕大家笑話,如今的我已是而立之年,在一家自媒體單位工作,我的上司是我的高中同學。可高中時期的我是班裡的“學霸”,家長老師都很喜歡。我的這位同學是全校出了名的“扛把子”,每天除了曠課還是曠課。但他比我多了一點:子承父業,他就是我的上級

生存的艱難,會慢慢地磨滅掉人的意志和理想。我想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職場和現實的殘酷讓我們深感“起跑線”的重要性,因為有些人從一出生就在羅馬。而我們不一樣,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東西,也不過是别人觸手可及的“已有物”

故鄉中對閏土的正面描寫(帶着二十年對閏土的誤解)6

可生活終究要前行,而且是在“無力”中前行,然後“平庸”地走完自己一生。也正如先生在《故鄉》結尾所說的那樣: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少年不懂魯迅文,懂時已是文中人,你我皆是其中一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