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收到一個特别的求助,她說自己的老公沒有出軌,也沒有做其他不好的事,可這位女士還是感覺自己在婚姻裡特别心累,都有點和他過不下去了。
原因不是别的,而是那個男人遇到問題總是支支吾吾,拿不出一個主意,隻好由她來想辦法,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她的心裡就不太舒服。
她想讓我幫忙問一問大家:如果婚姻裡主動解決問題總是你,你還願意繼續這段感情嗎?
聽到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一番。
我給出的答案是:
如果我是一個樂于獨攬大權,極有主見與領導欲的人,我當然會繼續維持這段讓我覺得舒适的婚姻關系。
在親密關系中,不同的性格與為人處世的方式都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找出适合你們的相處模式,平衡夫妻間的習慣與差異。
還别說,我的确知道有這麼一對夫妻符合這樣的描述。
女方是獨生女,父母将她培養得自信又外向,她從小便強勢慣了,無論是上學時期還是進入社會,總是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出盡風頭。
不過在選擇相伴一生的人時,她所選擇的對象卻與自己截然相反。
她的老公性情柔和,不愛與人發生争執,每當老婆要做什麼決定,都隻是樂呵呵地附和并誇贊老婆英明。他也是真的不介意讓另一半主導全局,從沒有什麼陰奉陽違,老婆說什麼他就照着做。
他們的婚姻中,主動解決問題的總是女方,夫妻二人也習慣了這種模式:女方既有運籌帷幄的實力,也喜歡做主導大局的人;男方樂得當個甩手掌櫃,少惹點麻煩事,老婆在做決定時也總會想着他的感受,不會讓他有什麼難受委屈。
兩口子一個張揚一個佛系,一唱一和,在一起倒是和諧美滿,夫妻倆幾乎沒有吵過架紅過臉。
如果你是她這樣的人,你肯定不會因為“總是自己解決問題”而想什麼“繼不繼續婚姻”的問題,要是另一半搶着幫你做決定,你才要着急上火呢。
為什麼在同樣的境遇下,你們的感受會如此不同?
區别在于你們對這樣的相處模式的适應程度。
說到底,“總是由某一方解決問題”這個模式本身并沒有什麼問題,隻要親密關系裡的雙方都沒有異議,那就是好的、是适合他們的。
例如我所描述的這個故事裡的女方,她本就希望做關系裡的主導者,那麼落到她肩頭的這份責任自然不會帶來壓力,反而讓她覺得愉快以及舒适,在這份感受的驅使下,她也會體貼自己的另一半,夫妻關系進而更加融洽。
而同樣的相處模式之所以令你十分沮喪,并非因為你或者你的另一半犯了什麼應該改正的錯誤,隻是因為這不适合你的個性,可你又不知道要怎樣調整這段夫妻關系,讓自己好受起來。
你可能在想,憑什麼總是我來解決問題,ta不也該負上一半的責任嗎,全推給我就是不負責任!
可你越是抱有這樣的念頭,就越容易對你的伴侶感到厭棄,不知不覺以惡意的濾鏡來揣測對方的動機……
是的,也許你的另一半的不作為是由于對這個家不上心,是因為不夠體貼你的辛苦。但另一方面,對方也可能是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或者隻是個性使然,甚至是誤以為你更喜歡這樣處理才把一應事務拜托給你。
在你們坦誠地溝通,相互表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前,對方到底有着怎樣的動機都是未知的。
如果你無法以開放的心态來接受這一點,隻會降低你們之間心意相通的可能性,改善夫妻關系、推翻目前讓你不舒服的相處模式更是無從談起。
既然你們一同走入了婚姻,起碼證明你們之間也曾是情投意合,你也不會是一開始就讨厭對方的個性。
如果你還處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婚姻的階段,沒有下定決心,那麼至少可以嘗試一下弄清楚眼前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再決定你要怎樣做。
除了忍讓和結束婚姻之外,明明還是有第三條通往幸福的路可以走呀。
說回到底為什麼會“讓你解決婚姻裡的所有問題”,因為提問者沒有給出具體的信息,所以我也隻能先給出兩種比較普遍的可能性,供大家參考。
大部分一方不作為的婚姻,主要是兩種原因導緻的:
①夫妻倆對“問題”的标準不一緻;
②一方在協商分歧的方面曾有強烈的負面體驗。
01你眼裡的問題未必是你們倆的問題
你覺得總是自己在解決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你的另一半本身不覺得那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雖然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但你們眼中看到的事物真的一模一樣嗎?
不,其實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一個不同的世界。
每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環境在我們的眼睛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濾鏡,你的文化背景和世界觀深入影響了你的思考模式,這就是我們從小戴上的有色眼鏡,沒人能在擺脫掉它的情況下思考。
這就導緻在婚姻中很容易産生一種情況: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例如,有的人在極度潔癖的家長撫養下長大,在他心中,母親每天掃地拖地是天經地義的,一切就要幹幹淨淨。
于是在長大結婚後,他和另一半的小家裡打掃沒那麼勤快,他就覺得渾身不舒服,唠唠叨叨,橫挑鼻子豎挑眼,惹得伴侶也火大:要那麼幹淨幹嘛?亂一點又不會少塊肉,你看不慣就你收拾啊!
又比如,有的人的家庭背景不差,但父母生性簡樸,平時不搞什麼紀念日,連生日也不過,他也習慣如此。
可在長大之後,他和熱愛浪漫的另一半墜入愛河,兩人可能也因此産生矛盾。
一方覺得,怎麼總是我在策劃慶祝和紀念日,你怎麼完全無動于衷?是不是其實他沒那麼愛我?
另一方内心也叫屈:我又沒有過紀念日的習慣,省下這個錢多給你添點實用的東西不好嗎?
在這些例子裡,沒有本質上的誰對誰錯,之所以會有沖突,純粹是因為個體在認知上的差異。
你覺得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可對方眼裡并不是這樣,就這樣也挺好的……如果你的另一半根本看不到問題,那他就不是故意無視讓你心累,而是真的很懵逼:我們這是怎麼了?我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讓你消氣?
偏偏他越是表現得懵逼,越是會惹得你生氣。
你完全不明白對方為什麼不覺得這是有問題的,為什麼不及時改正,是不是在裝模作樣好把一切責任和煩惱推到你頭上?
一個人看到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個人卻隻能看到空空如也的空氣,兩個人雞同鴨講,結果自然就會吵起來。
這種情況下并沒有誰對誰錯,隻有兩個無法從同一視角出發看待這個世界的人。
所幸這種隔閡并非不能被打破。
也許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總可以有從對方視角出發、努力去理解伴侶的嘗試。
試着接受對方的看法與感受,兩個人眼中的“平行世界”也能産生重疊,你們能共同正視“問題”的存在與不存在,才是夫妻攜手解決問題的基礎。
02讓解決問題變成積極體驗很重要
為什麼有的人很不願意提供自己的意見,看見問題也當沒看見,油瓶倒了都不願扶?
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之前的經曆讓他發現自己的感受無足輕重,自己怎麼想對事件結局毫無影響,甚至隻會引來責備,那麼他自然缺乏解決問題的動力。
這種經驗可能來自于你們之間的相處,也可能來自于對方的原生家庭,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是兩者兼而有之。
許多中國式家長會無意識間輕視孩子的體驗,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天真又無知,能有什麼了不得的感受呢?不過是童言童語而已,過段時間孩子自己就忘了。
他們相信以自己成年人的經驗,才能為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
于是,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曆着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也許是孩子自己想學畫畫,父母卻認為成績不好才去當藝術生,逼着孩子去補習英語數學,或者學習其他“更體面更有用”的愛好;
也許是孩子有了特别玩得來的朋友,父母卻不贊同孩子和那個小朋友來往,強硬把他們拆開;
甚至可能隻是孩子想挑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也要被父母牢牢管束;
哪怕在成年之後,也有不少和父母同住的人僅僅因為在家玩遊戲、吃零食、睡懶覺等而被長輩冷嘲熱諷……
在這樣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喜歡做決定、不樂意主動解決問題的人。
“主動解決問題=做不好就被旁人挑刺責備”這個等式已經牢牢烙印在了他們靈魂之中,以至于當他們進入親密關系時,每一次遇到分歧,即便他們有想法、有委屈也不願意說出口,甯願以沉默的方式來逼着另一半做選擇。
我知道,你可能對這種狀況十分氣憤,覺得是對方不負責任,可你若是因此和他賭氣、鬧脾氣、責罵他,就隻會讓他越發确信自己腦中的等式是一項真理。
這一類人之所以不肯主動解決問題,是因為他太害怕了,怕自己做不對,怕讓人不滿意……過往的種種負面體驗都成了無形的枷鎖,牢牢捆住他的雙手。
不過隻要你們願意,斬斷這條枷鎖也并非不可能。
負面體驗可以摧毀一個人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充分的積極體驗也可以幫助他重建主動解決問題的意願。
如果你想調動另一半的積極性,讓對方和你一起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要保證這個過程起碼是不那麼難受的。
說到底,你想解決問題也是為了改善夫妻關系,讓小家庭越過越好,不是嗎?如果有一方甚至雙方在這個過程裡受罪,那即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了。
比如,用心傾聽對方的想法,了解并接納ta對現狀的實際感受,不要把“解決問題”當做被迫的義務,覺得對方不解決就該被懲罰,而是贊揚對方的一點一滴的努力,哪怕努力的效果沒那麼突出……
當對方通過實際體驗認知到“主動解決問題”不會招緻負面體驗,反而讓自己很快樂,真的能改善親密關系裡的方方面面,那麼就是你不步步緊逼,ta也肯定能學會積極處理你們遇到的各種問題了。
畢竟,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誰不想追逐更讓自己舒服的體驗呢?
讀到這裡,相信你對于婚姻裡“不願主動解決問題”這一現象有了更多的了解,是的,世界上很少有十全十美的感情,很多夫妻時不時也會對彼此有些小小的嫌棄,這裡面也很少涉及非黑即白的對錯,更多的是我們對彼此的誤讀。
對方讓你覺得讨厭的習慣和個性背後,可能也有他自己的緣由和苦衷。
經營婚姻的秘訣不在于找到一個毫無缺點的伴侶,而要能夠從平凡而真實的自我裡看到愛的閃光點。
我是陳曼,不煽情不矯情的理性派,為你剖析婚姻裡最有用的真相。
記得關注我們哦!如果你想傾訴,請【私信】我,我們會傾聽你的故事,解決你的煩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