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9 23:18:09

推薦:漢代人連皇帝都是穿的開裆褲,你敢穿越過去嗎?

文/劉娟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1

【作者簡介】劉娟,筆名拂塵,現居河北保定,喜歡唱歌,喜歡寫寫畫畫,喜歡一個人行走,願用詩意的筆,抒寫浪漫的人生。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最喜歡一首歌:“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随風輕輕擺動,若是你聞過了花香濃,别問我花兒是為誰紅……”

一曲紅樓,寫盡了紅塵女子的風姿綽約,卻道不盡她們的悲歡離合。隔着歲月的風塵,這些大觀園中的女兒款款走來,宛如時光花園中的百花仙子,婉約了幾世的風情,是離殇,還是前世之約,群芳諸豔,幾多輕愁……

南宋詞人劉克莊的《蔔算子》中寫道:“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朝見枝頭繁,暮見枝頭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這恰是“群芳諸豔”的真實寫照。

若論中國女性的知音,非曹雪芹莫屬,他秉承了古代文化的精神,首次以“花”與女性的天然聯系來構思,巧妙地以花名人、喻人,這是《紅樓夢》運用花的形象的第一種藝術手法,借以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曹雪芹起名的手法非常巧妙,主人與丫鬟的名字與花有關的大約有五十人。如迎春、探春、文杏、藕官等。以花的品性命名的如賈芳、襲人、翠縷、李纨等,更不說大觀園裡我們所熟知的黛玉、寶钗、晴雯、香菱、王熙鳳,還有寶琴、史湘雲、襲人等等,其人與花的命運,是怎樣的令人贊歎與唏噓。

《紅樓夢》第五回這一全書總綱裡,曹雪芹匠心獨運地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太虛幻境,一群仙姿綽約的女孩自由快樂地生活,恰如“自在飛仙”。寶玉“但見朱欄白石,綠樹清溪,真是人迹稀逢,飛塵罕到”,他的内心真是歡喜萬分,一位花一樣的仙女飄然而至,用一種極其美妙、如夢如歌的聲音說道:“居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是也,思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春山”,即是百花盛開之地,“香”者,便是花之魂魄。寶玉驚詫間,警幻仙姑又帶他看另一處仙境,“但見畫棟雕檐,珠簾秀幕,鮮花馥郁,異草芬芳”,也許在曹雪芹心中,隻有這樣不染纖塵,馥郁芬芳,喜樂吉祥的地方,才适合他心目中純潔溫婉的女子生活。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2

“春夢随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衆兒女,何必覓閑愁”?曹雪芹深深地知道,女兒的人生際遇恰如鮮花般“随逝水”、“委芳塵”,《西廂記》中的“花落水流紅”,與這裡的“飛花逐水流”遙相輝映,比喻女兒的命運再恰當不過。大觀園中的“沁芳溪”,正是凝練的詩句,其淡雅,其芳豔,令人欣賞,也令人哀歎。

曹公借警幻仙姑之語,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怎能不明白,在那個“男尊女卑,父為妻綱”的舊時代,女兒縱是如花般袅娜芬芳,又有幾人懂得欣賞,縱是絢麗地綻放,又怎敵狂風暴雨地摧殘,眼前“飛紅一片減卻春”,令他這個惜花之人怎不“愁如海”?即使留一抹殘香如故,卻落得“花自飄零水自流”,“零落成泥碾做塵”,令人悲憫,到最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名花美人的互喻,是中華文化中的一種高級審美觀,極古老、極獨特、極有意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大觀園裡的這些袅袅婷婷的女兒,與花千絲萬縷的聯系吧。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3

“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這話形容黛玉最恰當不過。自幼年始,父母早亡,寄人籬下,與寶玉相戀卻渺茫的未來,注定了她要與淚為伴,“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撒閑抛卻為誰”?這是黛玉《題帕三絕》裡的詩句,讀來怎不令人傷懷。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裡,在寶玉的生日宴上,衆姐妹抽簽,每個人都有對應的花名。寶钗是國色天香的牡丹,湘雲是有“睡美人”之稱的海棠;探春是“瑤池仙品”的杏花;李纨是“迎春傲雪”的臘梅;香菱是“百年好合”的并蒂蓮;襲人為“富貴貧寒皆能守”的桃花;麝月為“韶華勝極”的荼糜花,等等。拿到黛玉手裡的,幾乎是最後一支,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還有什麼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伸出纖纖玉手輕取了一根,隻見上面畫着一枝芙蓉,題着“風露清愁”四字,意味深長。風清,似清風拂過心湖,寓意她人品高潔。露珠似眼淚,象征哀愁,烘托了黛玉傷感的内心,她本就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子來人間還淚的,幾多傷情隻為一人……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4

在曹雪芹生活的時代,“芙蓉”一詞是兩者兼指的。芙蓉花生長在陸地,而荷花亭亭于一水間,所以“秋風萬裡芙蓉國” 指的是木芙蓉,而“出水芙蓉”即是荷花。隻有生長在水中的荷花才更易獲得風露的滋養,那靈動的氣韻,才更符合黛玉詩意、超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因此,黛玉所對應的花即是荷花,也就是水芙蓉。

被曹雪芹稱為芙蓉的還有一人,就是晴雯。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裡,寶玉為晴雯寫過《芙蓉诔》,因而我們知道木芙蓉暗指晴雯。這木芙蓉,雖無荷花的清秀靈動,卻也疏朗豔麗,别有一番景緻。最特别的是它還有一個别名“拒霜花”,花開過後,蕭條冷落的秋冬即将來臨,從此群芳凋盡,天地一片蒼茫,正蘊含了大觀園裡衆多女兒的悲情命運。

若論“豔過群芳”,當屬薛寶钗,她在寶玉生日宴上抽到的是一枝牡丹簽,上有題詩:“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是唐代羅隐所寫的《牡丹花》中的詩句,牡丹有“國色天香”之譽,盛開時雍容華貴、清香四溢,被盛贊為“花中之王”。詩人李白曾做《清平樂》三篇,将牡丹和楊貴妃融合在一起吟誦,《紅樓夢》中也多次出現将薛寶钗比作楊貴妃的詩句,比如第二十七回的篇目,用的就是“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家飛燕泣殘紅”。她有楊貴妃的氣質,儀态萬方,非常符合封建社會女人的标準,同時“無情”地執行和信奉封建道德,因此被作者稱為群芳之冠,迎合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雖然她最後如願以償和寶玉結為夫婦,但寶玉心心念念“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因此最後看破紅塵,晨鐘暮鼓,青燈黃卷為伴,薛寶钗終落得個一廂情願,獨守空房,也是一出悲劇。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5

若說和黛玉有着相同身世和經曆的,當屬史湘雲,但她性格開朗,活潑風趣,詩思敏捷不亞于黛玉,又得到寶姐姐的愛護,所以她并沒有黛玉感懷身世凄涼的悲戚,因此在大觀園裡比黛玉受歡迎。她抽到的是一枝海棠簽,題着“香夢沉酣”四個字。海棠花姿潇灑、花開似錦、嬌豔動人、楚楚有緻,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而“睡美人”的美譽,則出自宋代釋惠洪《冷齋詩話》的記載:唐明皇登奇南香亭,召楊貴妃,碰巧楊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兒扶持而出,貴妃仍醉未醒,鬓亂殘妝。唐明皇見狀笑道“豈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這一妙喻令衆多文人墨客争相歌詠傳頌。在《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寫湘雲酒醉眠卧芍藥叢中,活脫脫即是一幅“海棠春睡圖”,因此作者用海棠比拟湘雲最是恰當。

引人深思的是海棠簽上的解語:“隻恐夜深花睡去”,這恰與判詞裡所寫的史湘雲夫妻離散、晚景孤凄相暗和。而“夢”在《紅樓夢》中卻有不好的意象,例如賈府的敗落用“南柯夢”暗示,這裡的“香夢”恐怕是說湘雲雖然“配得才貌仙郎”,然而終不免是好夢一場,“雲散高唐”。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6

一部紅樓,一群花一樣的女子,雖如花般絢麗芬芳,終是随風凋零,都逃不過“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宿命,引無數讀者在無限怅惘中追思嗟歎。所謂苦苦追尋的愛情,恰如鏡花水月,一場清夢。“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曹雪芹把對理想社會的真誠祝願,都融入第一百十六回的寶玉“得通靈幻境悟仙緣”。在幻境中,寶玉看到曾經生活在身邊的女孩一個個飛升為仙女(這正照應了第五回的描寫)。她們生前飽經磨難,死後卻進入仙境,同享福樂太平,這是多麼美好的祝福,值得為作者稱贊!在曹公心中,大觀園中的女兒冰清玉潔,婉約多情,怎能被污濁不堪的社會玷污、摧殘,這個肮髒的世界本不屬于她們,隻有在清靈甯靜的仙境,才能葆青春靓麗,享喜樂清平。那裡花海雲天,祥和澄明,沒有塵世的紛擾,恰是“花開花落有時盡,自在飛仙無窮期”。

《紅樓夢》真的是一首為那些生如夏花般絢麗卻生命短暫的女性所寫的悲歌!那如夢如幻,如泣如訴的歌聲又在耳邊回響:……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花開花謝終是空,緣分不停留,像春風來又走,女人如花花似夢……

紅樓夢和桃花源記(女人如花花似夢)7

(《紅樓夢》與花:女人如花花似夢)

《紅樓夢》裡甄士隐一路狂跌的命運

運河名園水西莊:《紅樓夢》中著名的大觀園原型?

南宋哪位皇妃被俘後,又僥幸輾轉回到南方的故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