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蚬子是東港地區黃海灘塗上盛産的貝類,因殼較其它蚬子相比都白而得名,個頭和闆栗的大小不相上下,特點就是湯汁豐富,味鮮肉嫩。白蚬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豐富,用于做湯,味道非常鮮美。這款湯借鑒了韓國的大醬湯的做法,所放食材更加豐富。天冷了,喝一碗暖暖的大醬湯,暖心又暖胃。
By 胸有成竹1966
1、主要食材,白蚬子、豆腐、蔬菜等。
2、主要湯料,大醬和辣椒醬。
3、将買來的白蚬子全部放進一個盆子裡,然後在水裡加一點菜油。被菜油覆蓋的一部分水與空氣隔絕,貝類會因為缺氧把身體伸出來呼吸,這樣就達到了清洗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菜油合适就可以了,不能加太多,以免白蚬子窒息死掉。白蚬子一定要選活的,這樣好去沙,而且更鮮美。
4、鍋裡放入适量的水,放入白蚬子、适量的蔥姜,少許的料酒,大火煮開。
5、煮至白蚬子口張開撈出來。
6、去掉沙袋。
7、去掉黑邊。
8、将所有的白蚬子剝成蚬子肉備用。
9、準備好豆腐,豆腐我選用的是内酯豆腐,也可以選用其它種類的豆腐。
10、将豆腐切成丁,瀝一下水,備用。
11、輔助食材,蒜2粒、青椒一小段、香菜少許。
12、将以上輔助食材切成末。
13、将黃豆芽清洗幹淨,圓白菜撕成塊,泡發好的木耳撕成小朵,茼蒿切成段,香菇切成片,土豆和胡蘿蔔及小西葫切成丁。
14、将70g大醬和30g辣椒醬,放在容器裡。 大醬和辣椒醬的量可随個人口味喜好增減。
15、放入适量的水将大醬和辣椒醬稀釋。
16、将稀釋好的醬料放在湯鍋裡。 湯的量不夠可再加些水。 湯水的量為1500ml,可供三人食用。
17、将湯料大火煮開,先放入不容易熟的蔬菜,比如黃豆芽、胡蘿蔔、土豆、香菇、木耳,将這些食材煮至七成熟。
18、然後放入豆腐,煮開。
19、放入小西葫蘆。
20、放入茼蒿。
21、放入圓白菜。
22、放入白蚬子肉。 将小西葫蘆、茼蒿、圓白菜、白蚬子煮開,煮開後即可關火。
23、最後撒入輔助食材蒜末、青椒末、香菜末,放入1小勺的醋即可食用。 大醬湯的大醬本身是鹹的,可以不加鹽了,如果喜歡喝口鹹一些的可加點鹽。
24、成品圖。
25、成品圖。
1,白蚬子若不煮熟會含有細菌。白蚬子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白蚬子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2,此方子的量是3人量。3,蔬菜可放自己喜歡的蔬菜,量也可随意。4,貝殼類的食材都可适用這個菜譜。
----------
豆果美食,家庭廚房領域美食社區及交易平台;
100萬道美食菜譜,任您挑選,可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豆果美食】App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