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少消費者在冰箱裡囤了不少食物,除了日常所需蔬菜外,冷凍儲藏備用還有肉制品。日常炒菜做飯要用肉的話,冷凍的肉要怎樣解凍呢?做飯剩餘的解凍肉,一般會被再次放進冰箱冷凍,這樣反複解凍對肉有什麼影響嗎?
相關專家表示,不提倡肉類反複解凍,以免滋生細菌。解凍最好選擇前一天冷藏解凍或者密封後放入涼水解凍。
反複解凍影響營養和口感
自家的冷凍肉太大塊,一次吃不完,不少人選擇解凍使用一部分後,将剩餘的肉再次放入冰箱冷凍,下次繼續解凍使用。這樣反複解凍對肉會有什麼影響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反複解凍肉的肉質沒壞是可以吃的,但是有滋生細菌的風險,不提倡這麼做。
朱毅解釋說,冷凍食物不會殺死細菌,在解凍過程中,濕度在變化,環境溫度升高,細菌容易滋生繁殖。而食物經過反複冷凍後,細胞可能被破壞,容易成為内部細菌和外部細菌的培養基,導緻細菌迅速大量繁殖,使食物存在安全風險。
“從營養方面來說,反複解凍會造成肉的營養物質流失,食物的口感、風味變差。”朱毅說。
那麼,如何避免吃到反複解凍的肉呢?朱毅建議,盡量吃多少買多少。疫情期間,如果囤肉較多,可以按照每日食量将肉切割,分袋包裝,便于下次食用。同時,對于不同的肉進行備注,以防使用時尋找不便。
冷藏解凍、密封涼水化凍更安全
肉類反複解凍會有滋生細菌風險,解凍不當也是如此。那麼,冷凍的肉如何解凍更安全呢?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普工作者雲無心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食物中細菌的生長需要菌種、營養成分和溫度三個條件,所以,控制肉類解凍的細菌生長,關鍵就是控制溫度。
“推薦的解凍方式是提前一天拿出來,放在冷藏室裡化凍。雖然化凍時間很長,但溫度不會超過冷藏溫度,就不用擔心細菌的生長。”
在生活中,不少人沒來得及前一天将凍肉解凍,做飯時會直接使用微波爐解凍。對此,雲無心表示,微波爐容易造成解凍不夠均勻,導緻表面肉熟,裡面還沒有化開的現象。在冷藏解凍和微波解凍之間的折衷方法,是把密封的肉放在涼水裡化凍,中間換幾次水。
“這樣做,冷凍肉的解凍速度會很快,而密封浸泡,不會額外增加細菌,肉的表面溫度也不是很高,細菌難以快速生長。”雲無心說。
此外,朱毅表示,解凍後的肉應及時烹饪,盡快吃完,以免細菌滋生。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