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荒唐”的詩人是誰?
中唐詩人李益一定會排上前三。
《唐才子傳》記載,李益性格猜忌,對自己的妻妾很不放心。
據說,他出門前,會在妻子的房門和家門前撒上草灰,如果有人從上面走過,就會留下腳印。
每次下班後,李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灰上是否有男人的腳印。
更過分的時候,他上班後,就把家門鎖住。
當時的人,也十分看不過去,稱為他“妒癡尚書李十郎”。
人們管這種妒癡的疾病為“李益疾”。
做過荒唐的事,李益還寫過“荒唐”的詩。
在《唐詩三百首》中,有一首詩被後人評價:荒唐至極。
這就是李益的詩作《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這是一首閨怨詩,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抱怨。
一首小詩,20個字,明代文學家鐘惺評價:荒唐之想,寫怨情卻真切。
荒唐在哪裡呢?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我真後悔,嫁到瞿塘來,成為商人的妻子。
說明天回來,明天沒回來,後天回來,後天沒回來,一天天的拖,誤了相會的好日子。
賈(gǔ),就是商人。
唐代時,經濟繁榮,商業發達,很多商人從事着販賣活動。
那時候,交通又不發達,商人經常在外營商,一年半載不能回家是常事。
商人的妻子隻能獨守空房,忍受着寂寞。
在《琵琶行》中,琵琶女也嫁給了商人,她也有埋怨: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别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丈夫不歸,孤獨、寂寞就接踵而來,心中的怨也越積越深。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丈夫也許是坐船離開的,她等在水邊,期待看着丈夫歸來的身影。
可是,丈夫沒等到,隻有潮水,日日夜夜按時報到。
女子感慨:早知道潮水有信用,我不如嫁給弄潮兒。
丈夫不歸,女子直言,後悔嫁給你,還不如嫁給弄潮兒。
這真是一個荒唐的想法。
有荒唐想法的,不隻她一個。在金昌緒筆下的《春怨》中,一個女子,借鳥兒出氣: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這是一個春天,到處生機勃勃,幾隻黃莺歡快地叫着。忽然,一個女子打開門走了出來,她趕走了正在歡唱的黃莺,臉上還在嗔怒着:
就是你們不停地叫,擾了我的清夢,使我不得去遼西與我丈夫相會,你們太壞了。事實上,阻攔她與丈夫相會的,不是黃莺,而她卻隻能拿黃莺撒氣,既無理,又可笑。
最無理的想法裡,藏着最深的想念。
女子真的會嫁給“弄潮兒”嗎?當然不會的。隻是通過這種“無理”之言表達自己的思念與牢騷罷了。
所以,“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是荒唐,是無理,也是深深的思念。
而這首20字的“荒唐”卻倍受後世的贊譽。
賀裳《載酒園詩話》:詩又有無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此呵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語。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像極了一個姑娘的撒嬌:早知道你這麼不講信用,我就不嫁給你啦。潛台詞是說:你快點回來,我很想你。《詩經·褰裳》裡也有一句女子對男子的嗔怪:子不我思,豈無他人?潛台詞是說:你快點來找我,不然,别人就把我搶走了。
明明很想你,卻裝作要離開你,那是一種美妙的感情。
從古至今,芸芸衆生都在愛恨離别中度過。
現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将等歸人的心情寫得太忐忑: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顔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男子多是輕别離的,他們趕着上路,顧不得看上一眼背後女子眼角的淚痕。
不管男子走得多遠,也走不出妻子的牽挂。
當你踏向遠方時,别忘了家裡期待的眼神。
世間最幸福的,莫過于,有個家,有盞燈亮着,有個人在等着你。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發布。作者:聶隐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