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宸 | Sensation
「相音」靜幀
張偉宸
201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現研究生在讀,學習、生活于北京
侯钰瑤,以下簡稱 H
張偉宸,以下簡稱 Z
H:好像從之前雕塑作品的時候你就很關注「聲音」。
Z:對「聲音」的持續關注并不是刻意為之的,确切地說我更關注的是「感官」所帶來的體驗。在「萬籁有聲」這組雕塑中,我意圖營造的是某種與心境相關的非現實場景,其中主體雕塑人物的靜坐狀态關帶出了其它與心境相關的非現實場景。因此「萬籁有聲」的「聲」在這裡并不是真的代表聲音,而是一個象征詞,所象征的就是我們在清平的境界中所感受到的相。
「萬籁有聲」,木雕,2019
這種對「感官」的關注也并不是有意為之。在目前的藝術創作中,我習慣進行不同形式的嘗試, 也許會使創作語言看起來不是很統一,但我希望可以為自己打開更多的可能性。我并不是做寫實雕塑,也不是做音頻創作,隻是在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感受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在經曆後再次回望,也許就會發現我比較關注「感官」。這個過程是一個被動的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我藝術創作還處于未定性的初始階段。
「萬籁有聲」,木雕,2019
H:剛好最近去看了Susan Philipsz的一個展,她的很多聲音裝置作品都是盡可能減少雕塑視覺上的呈現,退後變成一個容納聲音的容器或者傳遞工具,而希望觀衆可以去放大自己的聽覺感受。以視覺為主的藝術作品中将聽覺作為主體還有一種通感的感覺。
Z:首先我想贊歎Susan Philipsz 是一位在聲音方面很有感受力的藝術家,她的聲音作品在場性都非常強,聲音所在的空間環境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相較于她給聲音加入文化語境或是叙事情節的作品,我更喜歡她作品中「簡單地」将聲音與空間有力結合的呈現狀态。
記得曾經我在參加一次藝術讨論會時,讨論過關于聲音與視覺形象的關系,那時候藝術家張一老師大概是這樣說的,“在音樂作曲中composition這個詞跟構圖是一個詞,從五線譜中也可以看出空間與聲音的塑造關系。” 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是聲音的秩序;雕塑、繪畫、建築等是視覺的秩序,它們都是有頻率的,這種頻率的秩序感可以使它們相通。比如「起伏」,可以描述平面、可以描述聲音、也可以描述空間。我們不必太過糾結,我也不認為她的創作是可以通過這種「通感」解決問題的,其中的過程必須有完整的邏輯和方法以使作品自圓其說。
「愛如潮水」,視頻,2020
H:「蘋果」系列和「相音」,都是用一個「非真實」的物體或者聲音去模拟「原本應該是」的物體或者聲音,共同都存在着一種視覺欺騙,你是怎樣看待真實狀态的,又對真實有着怎樣的質疑呢?
Z:從我本人的立場來講,我并不把普遍性的認知作為「真實」的定義,這也确實是我在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關鍵性立場。無論是在佛教經典還是量子物理學中,都有提到「萬物本無相」,有的隻是我們對其不同的看法而已。就像不同的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作為人類,我們無法自信地堅信自己所作出的判斷和定義就是真相。同樣,對于藝術家來說,他們不該被已有的認知設定,或許放下已有的概念反而更能産生更加真實的認識。
在面對蘋果這種非常日常的水果時時,我試圖抛棄人類社會對其已有的定義而從新認識和感受它,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到許多材料中從而使我們發現更多的可能性。我并不認為這是一種視覺欺騙,我把它看作是一種開發和覺醒的過程。
「舌果 No.1 & 2」
「有營養的蘋果」、「蘋果在樹枝間」
H : 當感官被割裂、分開作用的時候,他們各自是不是有着分别的真實,而我們隻是在做一種選擇呢?
Z:無論是聲音的真實還是視覺的真實,都不是最究竟的真實,真實的是我們的感受,感受是不會被感官所割裂的。從我個人來講,在面對不同的感官時,我們不得不做出一種選擇,至少我是如此,我做不到同時專注于所有感官之中。
H:當它們共同作用的時候又會不會是互相欺騙呢?
Z:這個問題太難了,我無法給出答案,但我相信保持對自我感知的質疑是件好事。
「相音」,視頻,2020
H:從你個人的感受、還有創作中,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味覺、嗅覺等等,最偏愛的是什麼,又分别有怎樣的力量呢?
Z:我喜歡看美麗的風景、聽好聽的音樂、摸有手感的物品、吃好吃的食物,最偏愛的不是其中一種感知,而是每一種感知中最打動人的部分。在創作中也是同樣的,我總是先感受到那個最打動人的點,再有意地完善它的感知系統。每個人對于不同的感知系統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偏愛,我也不敢說因為我做了聲音相關的創作,我就偏愛聽覺類的創作,但我會繼續進行聲音相關的創作嘗試。這不代表我不愛其他感受的美好層面,也不代表它們中的任何一種可以被使用得更豐富,它們都具無限的潛力,隻是我的經驗有限、經曆有限。
如果單獨分析視覺、聽覺、味覺的力量,一方面我對這些詞彙的相關概念并沒有系統的學術上的認知;另一方面,如果要想說清的話可能需要寫本書吧,哈哈。但是我想它們所帶來的力量是相應于創作者與觀衆之間相通的感受上的,藝術家把這種感受單獨拿出來說事,觀衆會從中得到相應的、或許是從未察覺過但是卻有相關經驗的感受,這是一件很美妙也很有力量的事。
「無題」,2020
H:「無題」是最近新的嘗試嗎?
Z:「無題」的出現是因為疫情期間隻能使用一些比較容易得到和制作的材料,我選擇的材料就是普通的鐵絲和宣紙。
我的方向一直都在轉變,我希望在目前的創作階段中,可以在不同的創作方向上尋找自己,這才是我真正的意圖。在「無題」這組作品中,我仍然不自覺地向「禅意」靠近,這可能與前面「萬籁有聲」的創作初衷有一定的關聯性。我使用薄弱的宣紙和易塑且有力的鐵絲創造出關于虛與實的空間,形成一些有建築感的場面(事實上它們都非常的小),并在這種構圖中完成某些關于「禅意」的意境實現。
2020.8
「無題」,2020
掃描 下方圖中二維碼 關注 The MPI Media
往期藝術家專訪請點擊公衆号
菜單欄「内容精選」- 「專訪」
深度認識每一個創作者和他們的故事
The MPI - The Meeting Point of Infinity 遇到,即為故事的開始 展開,則無限無邊
文/編輯 | Yuyao Hou
圖片版權歸屬 | 張偉宸
©2020 The MPI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