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歡迎收看自力堂“每天一則睡前寓言故事”,今天的寓言是《買椟還珠》。
買椟還珠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但大家聽過的一般是下面這個版本: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椟),先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點綴上玉珠和玉片,裝飾上名貴的紅色寶石,再填上翠鳥的羽毛,看上去,珠光寶氣,精美無比,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将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于出高價将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隻見鄭人将打開的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将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于是鄭人将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着頭一邊欣賞着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這個故事是諷刺了鄭國人,連主和次都分不清,用買珍珠的錢,買了個盒子,是個大傻子。
但韓非子的本意并不是這樣的。韓非子寫的故事,前半部分跟我們聽到的故事一樣,隻是後面并沒有說,鄭國人是按買珍珠的價入手,然後把珍珠當贈品還給楚國人。而是鄭國人看上了盒子,根本沒有買珍珠。所以接着有一句評語,說:“此可謂善賣椟矣,未可謂善鬻珠也。”就是說這個楚國人可以叫做善于賣盒子,不能說是善于賣珍珠。
這個故事其實還有一個背景。
有一個叫田鸠的人,在楚國時,被楚懷王接見,兩人有一番對話。
田鸠是誰呢?田鸠又稱田襄子,是墨家第四代钜子。“钜子”是墨家學派的領袖,相當于“掌門”,第一代钜子就是墨子。
楚懷王問田襄子:“墨子他老人家當然是大名鼎鼎的學者啦。可據我觀察,他的學說,實踐起來還是不錯的,但他的言辭卻不是太講究修飾,為什麼呢?”
我們前面講過墨子,也簡單提到過墨子的文章,不注重辭藻修飾,那麼身為墨家第四代掌門人,田襄子是怎麼回答的呢?
他先講了一個秦穆公嫁女兒的故事。
這還要從前面我們提到過的晉文公重耳說起。重耳的父親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最優秀的三個,分别是夫人齊姜生的太子申生,翟國狐氏大女兒生的公子重耳,翟國小女兒生的公子夷吾。但晉獻公晚年寵幸骊姬,要改立骊姬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把其他兒子都派出去駐守外地。
後來骊姬用計逼死了太子申生,追殺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逃去了母親的故國翟國,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夷吾則跑到了靠近秦國的梁國,并和秦國建立了友好關系。而國内的實權大臣裡克則在晉獻公死後,先後殺掉了國君奚齊,以及奚齊的弟弟,迎夷吾回國,是為晉惠公。
後來晉惠公的兒子,公子圉被送到秦國作人質,秦穆公把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公子圉聽說父親病重,偷偷跑回晉國去了,把秦穆公的女兒留在了秦國,這令秦穆公非常惱火。公子圉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後世稱為晉懷公,而秦國國姓為嬴,所以秦穆公的女兒被稱為懷嬴。
這時重耳來到了秦國。秦穆公打算把懷嬴嫁給重耳。此時重耳已經是将近六十歲的老頭了,并且重耳和夷吾是兄弟,晉懷公是夷吾的兒子,即重耳的侄子,那麼懷嬴應該算是他的侄媳婦。重耳覺得不合适,但還是被手下用利害關系說服了。于是重耳娶了懷嬴,因為重耳後來成了晉文公,所以懷嬴就成了文嬴。
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時隔将近二十年後,重新回到晉國,并打敗侄子晉懷公,成為晉國國君。秦穆公送女兒去晉國,《左傳》和《史記》記載,陪嫁的還有五個秦國宗室的女子。
但在《韓非子》中田襄子講的這個故事裡,秦穆公為了表現自己女兒的身份地位,特意挑選了七十名美貌的年輕女子,作為陪嫁,送給了晉文公。結果晉文公被那七十名姬妾迷花了眼,反而冷落了秦穆公的女兒。所以田襄子說,秦穆公這可以叫做善于嫁妄,但不能說是善于嫁女。
講完秦穆公嫁女兒的故事,意猶未盡,這才又講了買椟還珠的故事,說楚國人善于賣匣子,但不能算善于賣珍珠。
最後,田襄子才回答楚懷王的問題:“墨子的學說,傳揚先王道術,闡明聖人言論,希望傳達給衆人。如果注重修飾文辭的話,他就擔心人們隻會留意于文采,而忘了它的内在價值,從而造成因為文辭而損害實用的惡果。這和楚人賣寶珠、秦君嫁女兒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墨子的言論很多,但不講究言辭的修飾啊。”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這,這裡是自力堂“每天一則睡前寓言故事”,我們明晚十點見。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椟,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椟而還其珠。
此可謂善賣椟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