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頻道儒道易行
弘揚道統易學文化,傳播聖賢智慧,踐行中國式管理!
我們說過,“每個人都能心想事成”,聽到這句話,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可能嗎?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當然能。
有人會問,“心想事成”這句話,不是一句祝福語嗎?怎麼可以當真呢?
是的。心想事成,是祝福語,同時,也是陳述句。你把他當作祝福語,祝福親戚朋友,或者任何人都可以,以此表達對别人美好的祝願,也很好啊,我們也不反對。但是,我們更希望,每個人把“心想事成”當作一句叙述句來看待,并以此激勵自己,把心想的事情做成!
你說,“我不信,心想事成太難了”。我告訴你,一點都不難。為什麼?我請問你,孝敬父母難嗎?花一些時間來陪父母聊聊天,多陪陪兩老;難嗎?你說,不行啊,工作忙啊,生活壓力大呀,一大堆理由;更有甚至,說什麼忠孝不能兩全。聽到這樣的話,我就覺得好笑,忠孝不能兩全?那是說少數像文天祥、史可法這樣的民族英雄。我們老百姓,有什麼資格說“忠孝不能兩全”!
還有,與人為善難嗎?你說,不是我不想與人為善,可是他們總是跟我過不去。他跟你過不去,你就跟他過不去嗎?那不是以牙還牙嗎?我們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啊?一輩子報不完,還要下輩子再還,沒完沒了。所以,孔子告訴我們說,要以直報怨,就是說,不管别人怎麼對我,我都以一顆正直的心去對他。隻問應該不應該,不問喜歡不喜歡。你不必考慮說,自己是不是吃虧了,記住這句話,吃虧是福,風水是輪流轉的。一切一切都是假的,隻有因果是真的。每個人都是自作自受。我們隻要管好自己,他人怎麼樣,由他去。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知所自處,也就是調整自己的态度和行為,以求趨吉避兇。
再有,過幸福自在的生活難嗎?你可能說。那就更難了。又是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等問題。我們還是搞錯了。一個人幸福與否,與外界沒有任何關系;隻在你自己!
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你認為賺錢就是幸福,那你一輩子是很辛勞的;如果你覺得快樂就是幸福,那種是很淺薄的;你如果說我要有成就,那這種人是很苦惱的。
幸福,其實就是做你自己。
做一個人要清醒一點,不要糊塗,糊塗一時難免,長期的糊塗對不起自己。孔子說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天底下我能夠控制百分之百的隻有一個字“仁”,仁就是倫理道德的代名詞,我想要提高品德,沒有人阻擋的了。所以,我們今天講講可靠性可控性,可靠跟可控,還加上可行性。隻有一樣東西你有把握的,就是我想要修養品德,我想要做個有道德的人,你随時可以做到,其他你沒有一樣可以,那都是騙人的。比方有人找你合夥做生意,說:這件事你的投資百分之百成功,這種話不要相信。因為過兩天他會告訴你“沒有想到”,當然沒有想到了,想到你就一個人獨資了嗎,還用找人來合夥嗎。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到心想事成呢?
《易經》告訴我們,未來會變化,主要的控制力量,在于我們自己的心。心想事成的先決條件,就在于遵守自然規律。憑良心、立公心、求合理,是趨吉避兇的主要力量,而主導權在我們自己,隻要意志夠堅定,自然心想事成。
我們研修易學,真正的功能,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方法十分簡便,就是以自己的心,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态度。也可以說,用心選擇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徑。簡單一句話,用心變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樣的。很可惜一般人隻知道把“心想事成”當作祝福用的祈願語,卻不知道它原來是一種可以成為事實的叙述語。
《易經》稱為易,而不叫“難經”,便是要我們去掉“難”的觀念,用“易”來代替。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記住“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一句話。再難的事,隻要心裡想着很簡單、很容易,它就不難了。這種心想事成的力量,不用白不用,為什麼不試試看呢?一切憑良心,感應得他人也憑良心,再難解決的事,不就容易化解了嗎?
最要緊的是,把良心和行為結合在一起。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憑良心的重要。因此常常說憑良心,隻是在行動時,卻忘記了憑良心。不行動時憑良心,一行動便不憑良心,這種人多得很,不行動時很理智,一行動就十分情緒化,這樣的人,很不容易趨吉避兇,必須自作自受。
你一定要記住,隻有真心才能心想事成!是不是真心,隻有你自己知道。達摩《四行觀之随緣行》中說,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于道,是故說言随緣行。隻要你得失心重,煩惱痛苦也就跟着多起來;非但不能心想事成,反倒事與願違。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在告訴我們:存心做好事,根本就不是真心。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倘若不真心,想要就要不到。因此說,起心動念,想正确的事,隻問耕耘,不問收獲;表現出合理的行為态度,事情就順利地完成了。
這不是很簡單、方便、愉快嗎?
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