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生産水,我們隻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不知從何時開始農夫山泉的廣告詞已經深入人心,在飲用水市場,農夫山泉相較于樂百氏、娃哈哈等品牌在廣告營銷上可謂要遠勝一籌。
但事實幾何不得而知,農夫山泉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歸功于品質和有效營銷?
倒也未必。至于農夫山泉用“有點甜、大自然的搬運工”來诠釋“純天然、健康”兩大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事實上,農夫山泉甜不甜、是不是搬運工并不會有人較真,隻是兩句朗朗上口的台詞早已讓它在飲用水市場脫穎而出,持續擴張下當初的“搬運工”已成千億财團,市值超7000億港币,老闆鐘睒睒搬水搬成了“首富”。
毫無疑問,農夫山泉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廣告營銷的作用,掌握消費者心理是企業運作的根本。
但營銷鬼才也有玩脫的時候,農夫山泉在飲用水市場站穩腳跟之後,并沒有局限于此,開始向多元化布局,新品推出農夫山泉便複制成功秘籍,将營銷大法展現的淋漓盡緻。
近日,玩轉市場的農夫山泉卻因一句廣告語“翻車”了,借“福島”開展事件營銷,且最新推出的一款氣泡水産品,包裝和商場廣告上的“福島縣産”并非事實。
6月26日農夫山泉被曝廣告與實際不符合,另一天農夫山泉便回應:“配料中沒有日本福島。”
簡單來說,廣告說的是“福島縣産”實則就是國内自産。随着事件的發酵,農夫山泉的熱度不可謂不大,被聲讨的同時,農夫山泉已完成了一波反向營銷。
産品定位獨特 拿捏消費者1998年一句“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因為略帶“沙雕”氣息,再加上朗朗上口,土而不俗,将産品賣點“有點甜”最大化,讓農夫山泉這個品牌在群路角逐的飲用水市場脫穎而出,鐘晱晱深知掌握消費者心理才是玩轉市場的重要因素。
産品好不好暫且不做定論,但産品定位在當時絕對僅此一家。
視覺、聽覺雙重營銷讓農夫山泉在當時以“藍綠粉”(雀巢優活、樂百氏、娃哈哈)為首的瓶裝水天下展露頭角,與其同時的競争對手,娃哈哈、樂百氏沒想到,這個新入局者頭這麼鐵。
正如喬納·伯傑在其作品《瘋傳》中表示,“産品需要和用戶形成一種有感染力的互動,這種互動可以通過各類知覺感官來完成。”
農夫山泉為營造這份互動,拿下用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蹭熱度。
1998年正是法國世界杯舉行的時候,全民狂歡為運動員而喝彩,此時農夫山泉借着這股東風推出新穎便捷的伸縮運動瓶,對運動員而言單手操作也是省事。
在當時的瓶裝水市場,都是統一呆闆木讷的包裝之時,農夫山泉的創新很快得到市場認可,大紅的配色加上獨特的外觀,毫無意外,農夫山泉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
再加上“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語再添一把火,很快“藍綠粉”三家的日子開始難過了,紅色風景加入瓶裝水隊列,席卷全國。
憑借獨特的産品定位,在視覺、聽覺上雙重營銷,農夫山泉出山首戰告捷。
持續擴張 深入細分領域首戰告捷之後,農夫山泉在營銷上一直不留餘地,“我們不生産水,我們隻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以天然、健康兩點做背書,将品牌影響力再次拔高。
直到2018年,農夫山泉為進一步把控市場在長白山水源地拍攝紀錄片,主角兒正是野生動物。
一句“什麼樣的水源,孕育什麼樣的生命”可謂将其水源品質做了一波響亮宣傳。
品牌深入人心之後,農夫山泉并沒有因此滿足,飲用水市場就那麼大,力求多元化發展,農夫山泉開始玩起了跨界,入局更多細分領域。
在潮流當代,農夫山泉也玩出了潮流元素,與網易雲音樂合作,開始“喝水抑雲”,充分掌握當代年輕人的消費思維,“一瓶會哭的礦泉水”主動迎合年輕人調性,讓農夫山泉大獲全勝。
緊接着入駐潮流選秀節目,新品維他命水成為《中國有嘻哈》中的贊助商,農夫山泉的品牌形象逐步在往高端靠攏,借着選手及明星的人氣,旗下的新品飲料迅速打開市場。
再加上與各大遊戲聯名,推出限量版定制水,農夫山泉斬獲年輕人的細分市場。
成也營銷 敗也營銷回首農夫山泉的發展曆程,從創立到跻身行業巨頭才不過二十多年,品質和營銷是其最關鍵的制勝法寶,在與時俱進的同時,農夫山泉玩得一手好營銷,是否一直将品質放在首位,以利好的角度掌握消費者心理?
很顯然市場角逐,在競争中不斷革新,追求差異化,為完善自己的事業版圖,已然有很多選手在這條賽道跑偏,農夫山泉就是其一。
都知道前段時間日本将福島核電站廢水排入大海,一時間轟動全球,而農夫山泉推出的新品氣泡水恰好與之有關聯。
業内人士都知道福島核電站廢水事件有多嚴重,甚至每逢談起“福島”都會讓人聯想到核廢水,而此次農夫山泉的新品文案上出現“拂曉白桃風味,拂曉白桃産自日本福島縣”的字眼讓網友憤憤不平。
輿論導向至農夫山泉搞“事件營銷”為博眼球、賺流量,什麼熱度都蹭。
在一次次聲讨中農夫山泉坐不住了,事件發生的次日,農夫山泉回應:“我們研發人員隻是根據拂曉白桃風味,創制了類似風味飲品,與拂曉白桃原産地沒有直接關聯。”
不回應還沒事,一回應便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合着打着産自福島的名聲,實則國産。
農夫山泉被戴上了虛假宣傳的帽子,任由其再三解釋,消費者并不買賬。
在衆口讨伐之下,農夫山泉再解釋都是無力的,更何況“福島”事件深入人心,再加上農夫山泉的營銷手段極其出名,在行業中地位不可謂不高。
如此碰瓷手段顯然已是偏離同體系競争的賽道,農夫山泉要明白,輝煌是消費者捧出來的,劍走偏鋒始終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甯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任何一家企業在為了發展規劃上都應該深知,即便是正直地安貞守拙,也不可靠邪門歪道謀取盈餘,挑戰市場底線無異于玩火自焚。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作者:向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