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李密的下場?喜歡當年明月的一句話:其實曆史是很有趣……我想我是喜歡曆史的,不然這個學期的3門選修課都是在曆史系我高中是理科生,對曆史朝代甚至都不能完全說得上來,關于隋唐方面的書籍也沒有看過對于這段曆史,就隻是那幾部電視劇了,印象中那是“時勢造英雄”的時代:李世民、兩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羅士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隋唐英雄李密的下場?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喜歡當年明月的一句話:其實曆史是很有趣……我想我是喜歡曆史的,不然這個學期的3門選修課都是在曆史系。我高中是理科生,對曆史朝代甚至都不能完全說得上來,關于隋唐方面的書籍也沒有看過。對于這段曆史,就隻是那幾部電視劇了,印象中那是“時勢造英雄”的時代:李世民、兩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羅士信、
隋末唐初,風雲變幻,群雄逐鹿,就在這短短的幾十年,就湧現出一大批的英雄傳奇,這些令人欽佩的英雄義士,恩情友情,衷心良心都在曆史的長廊上增光添彩,鼓舞後人。其實我挺遺憾的,老師沒有把這段曆史作為講課的主要的内容來介紹,畢竟這是我最初的期待呀。
一、李密之反隋
李密,出身貴族。李密世襲父爵,為侍從官。本來可以好好地做他的美差,就因隋炀帝楊廣的一句“此兒顧盼不常,無入衛”,他就丢了官職。楊廣無論如何不會想到,這個被無故開除的小侍衛幾年後将成為天下第一号反賊頭子。
後來李密遇到了他的第一位伯樂楊素,楊素本是隋文帝楊堅的手下大将後輔佐隋炀帝。隋炀帝因為怕他功高蓋主,在他死之際就曾對身邊人說過,就算楊素不死,早晚也要滅他的族。話傳到楊素之子楊玄感中,後來楊玄感出于自衛,真的造反。而李密身為他們家的常客,再加上他本來就不滿隋炀帝,于是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複返”,李密就成了這件事的謀主。後來楊玄感謀反失敗李密逃亡。
二、李密之逃亡
身為造反隊伍的軍師,失敗之後,必然是死罪。本來李密是被抓了,在押送的路上,以他的超級智慧成功的逃脫,開始了他的漫漫三年逃亡之路。
他後來實在是逃不動了,就在一個村子裡落腳當教書先生,閑暇之餘,寫了一首“反詩”,最後幾句是:“秦俗猶未平,漢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谥。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此詩既成,李密仰望蒼穹,不覺悲從中來,泣下沾襟。于是乎成功的被鄉民懷疑、舉報,再度逃亡。
無奈之下,投奔妹夫。妹夫本是個官員,很仗義的接納他,後來覺得實在不是長久之策,就把他藏在好友王季才家中。王季才是一個俠肝義膽之士,欣然收留,還把女兒嫁給了李密。
但是好景不長。不久東窗事發,官差到。可李密命不該絕,這天他剛好不在家。但是事情的後果很嚴重!他妹妹一家和丈人一家幾十口人的命就一下沒了!李密帶着悲痛欲絕的心情繼續他下一站的逃亡。事情發展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孟老的一句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三、李密之瓦崗寨
長年的颠沛流離使李密覺悟出:一艘沒有航向的船,任何風向都是逆風。于是,他選擇了瓦崗軍。
瓦崗軍是當時河南地帶反隋起義中的潛力股,由翟讓掌權。李密通過王伯當的引薦,投身翟讓軍營。翟讓,我個人覺得能算是李密的第二個伯樂,翟讓重用李密,讓他充分發展自己。到後來在瓦崗軍中,兩人威望相當,李密甚至有超過之勢。這種情況下,翟讓主動退位讓賢。李密盛情難卻,而為之。
在李密的率領下,瓦崗軍的發展日益壯大,達到幾十萬的陣營。李密發展得太好,引起他人的嫉妒。軍隊裡潛在的危險----翟讓的舊部。本來他們就對李密的喧賓奪主不滿,時不時的慫恿翟讓重奪兵權。瓦崗軍對外是一緻反隋,内部其實分兩派:“激進派”和李密一起打天下;“保守派”和翟讓坐擁一方。矛盾在激化,終有一天“人品大爆發”:李密的鴻門宴最終殺了當年一手提拔自己的翟讓。我想李密這時候的心情,會是悲喜交加吧-----愧于當年的知遇之恩,喜于現在的得勢,這是否是他的明智之舉呢?我還不大清楚,就說了。
四、李密之緻命對手王世充
當年的張須陀、裴仁基(後歸降于李密)等都沒能抵擋住李密前進的腳步。這個本不大起眼的王世充,到後來被隋政府當成救命稻草,後來真的成了隋朝救命稻草(暫時的)。在洛陽之圍的後期,就是他使李密全軍覆沒。
五、李密之反唐
李密洛陽之圍失敗,不得已而投當時另一個反隋隊伍的李淵部隊。李淵起義的成功,稱唐。李密從另一種方面講,他算是功臣,但是他後來隻是個小小的國公,這種落差,肯定是他承受不起的:作為一個敗軍之将,唐朝的當權大臣們自然誰也不會重視他。李密是幾乎當了皇帝的人,哪裡受得了這種輕視,更何況輕視他的人正是他一貫看不起的人。正好王伯當也不滿現狀,于是二人不謀而合--密謀叛唐。
李淵,唐朝的開國皇帝,對于這個昔日對手,今日的部下,自然也不會委以重任,有殺他的心自然不奇怪。李密請命去收拾王世充,實際際,整合部下,重操舊業,謀反。也答應啦。不湊巧的是,李密随行之人張寶德尚書說李密必反,本來李密的離開就有很多朝廷官員反對說是 “放虎歸山”,這下子李淵後悔啦,趕緊叫使者召回。這李密也不傻呀,明顯的被人惡意中傷(其實也不算),于是铤而走險,殺了使者,繼續前進。可這一次,老天不幫李密了,可能覺得,這天下不都是李家的嘛。
熊耳嶺是李密的必經之路。得知李密造反後,小小的行軍總管盛彥師立即率數千人追擊,于是抄近路先趕到熊耳嶺埋伏。該處地勢險要,極利伏擊,李密率部經過時,被盛彥師居高臨下,一陣亂箭,竟然全軍覆沒,李密與王伯當都當場身亡。一代枭雄李密,就這樣死在一支不知哪裡來的冷箭之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将手中。這種和項羽式的死法簡直是個鬧劇、死得超級窩囊。曆史上很多大人物就是這樣憋屈的死去,可這就是曆史呀!
“李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破隋軍,威震天下。後因殺瓦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内部不穩,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李密又叛唐自立,最終被唐将盛彥師斬殺于熊耳山。”再悲壯的一生,短短幾行字就可以把一個人的一生概括,這種落差就好像是李密一生的落差!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一句的超殘忍也超現實的總結。
“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一個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人,終于黯然退出了曆史舞台”。李密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死了,但是卻永遠活在曆史的舞台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