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朝唐卡

唐朝唐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8:59:35

唐朝唐卡(唐卡與格薩爾仲唐)1

《格薩爾》是至今仍活在藏族民衆口耳之間的一部英雄史詩,它既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活化石,見證着久遠年代裡那些已經隻能存留于記憶中的曆史事件;而其自身,也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掀起浪花。傳統仲唐可以約略分為藝人用以指畫說唱的叙事類和牧區民衆用以供奉的畫像類兩種。畫像類以史詩中的英雄為表現對象,其中格薩爾畫像很多,基本為格薩爾騎馬征戰圖;叙事類目前所見有兩組,一為四川省博物館珍藏的11幅,一為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收藏的10幅,這兩組仲唐大小、構圖相同,均高83.5厘米,寬59厘米。

“唐卡”究竟發源于什麼年代,什麼地方,它産生和發展的曆史,是一個需要專門研究的課題,也不是這篇短文裡所能說清楚的。

唐朝唐卡(唐卡與格薩爾仲唐)2

法國格薩爾學者石泰安所收藏的《格薩爾》唐卡

唐卡小史

可以肯定的是,唐卡作為藏族繪畫藝術的一個重要内容,它的曆史十分悠久。從距今5000多年曆史的卡若文化遺址所發掘的陶器來看,上面已飾有繩紋和其他花紋,這可能是藏族最早的繪畫藝術。後來又出現了岩畫。它們便是藏族繪畫藝術的胚胎和雛形。

藏族的唐卡與壁畫,有着密切聯系。繪制在牆上的是壁畫,繪制在布面上的,則稱為唐卡。唐,在藏語裡是“展示”的意思。就是要用“唐卡”這種藝術形式,将壁畫上的内容展示給更多的群衆。

在大昭寺、昌珠寺和布達拉宮至今保存有吐蕃時代的壁畫。畫風簡練古樸,色澤單純而厚重,線條簡約而明快,造型準确又略有誇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南昌珠寺的壁畫,繪有藏族曆史上著名的七大賢人之一的入來吉(大約為公元1世紀)時期,伐木燒炭、熬皮制膠,開采金、銀、鐵礦,修渠灌溉,耕種農田等方面的内容。寺内還珍藏着許多佛像和唐卡。相傳這些唐卡是文成公主親自繪制的,因此,藏族人民更加珍視。

唐朝唐卡(唐卡與格薩爾仲唐)3

公元7世紀以後,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先後人藏,帶來許多工匠和畫師,高度發達的中原文化和古老的印度文化傳入我國藏族地區,對藏族繪畫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松贊幹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之後,修建了布達拉宮、大昭寺、昌珠寺等大型宮殿和神殿,藏族的繪畫藝術進入了迅速發展的時期。

孕育在宗教文化中的唐卡有着濃厚宗教味道,并帶有神秘的色彩。它不同于其他繪畫方式所展現的豐富題材,唐卡的繪制内容非常集中,主要是藏傳佛經中的人物頭像和故事片段,輔以雪域高原上的美麗景色和風俗人情,如實反映着當地的生活。大到數以萬計人物組成的恢宏場面,小至一花一草、衣履法器都符合真實面貌,所以唐卡又有“藏族百科全書”之稱。西藏拉薩的三大寺和青海的塔爾寺等地,每逢重要年節,都要舉行隆重的“展佛”活動,将寺院珍藏的巨幅唐卡展示給僧尼大衆和廣大群衆觀看和欣賞。

從這些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藏族的唐卡藝術,吸收了古代中原地區和印度繪畫藝術的精華和特點,但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獨具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發展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唐卡不但在立意、構圖、線條的處理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點,它所運用的顔料,也很有特色。油畫主要用油料,國畫用墨。而唐卡是從青藏高原所特有的有色礦物中提取出的顔料。采用這種顔料最大的好處,一是畫面的立體感強,各種顔色之間反差大,對比強烈;二是不易變質和褪色,能夠使畫面長久保持色澤鮮豔。

幾百年來,尤其在本世紀,随着藏族人民與國内外各民族之間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聯系與交往日益增多,唐卡也流傳到全世界,受到國内各民族同胞和各國人民的喜愛和積極評價。收藏各個時代、各種流派和風格的唐卡,已成為一種時尚。

唐卡與藏族民間文化

唐卡從内容來講,以宗教題材為主,既有以歌頌和崇拜神山神湖為主要内容的藏族原始古樸的民間宗教,也有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教和後來傳入的佛教。

由于繪制唐卡的畫師大部分來自民間,因此,唐卡藝術又與豐富多彩的藏族民間文化有着密切聯系。如表演藏戲的民間藝人們,到農村、牧場演出時,一般都要挂一幅唐東傑布的唐卡畫。唐東傑布是藏族一位著名的高僧,藏傳佛教中噶舉派(因該派修習者多着白色僧衣,俗稱白教)的創始人之一,他同時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相傳是他創造了藏戲藝術,被認為是藏戲的開山鼻祖。藏戲藝人在演出前,總是要首先對着唐東傑布的唐卡畫像,焚香祈禱,一來表示對這位藏戲創始人的感激之情,二來祈求這位高僧保佑演出成功。

一些水平較高、條件較好的藏戲表演團體,還把他們演出的藏戲内容,如《朗色威奔》《智美衮堆》《文成公主》等繪制成唐卡,懸挂在廣場,加深觀衆對戲劇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仲唐——《格薩爾》唐卡

唐卡與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更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沒有出現手抄本和木刻本之前《格薩爾》這部偉大的英雄史詩,主要依靠民間藝人的說唱而得到廣泛的流傳。為了加強說唱時的效果,加深對聽衆的藝術感染力,也為了招徕和吸引更多的聽衆,一些聰明的民間藝人就以《格薩爾》為題材,繪制人物畫和格薩爾故事,說唱時把它們懸挂起來,邊解釋,邊演唱,這就是有關《格薩爾》最早的唐卡畫。久而久之,成為一種專門的類型稱作“仲唐”。“仲”即《格薩爾》故事,唐即唐卡,仲唐就是畫有《格薩爾》内容的唐卡畫。

起初,這種畫是說唱藝人們自己繪制的,當然比較粗糙,但是,随着藝術實踐的豐富,繪畫的技藝越來越成熟,出現了許多真正的藝術精品,即優秀的唐卡畫。

随着群衆欣賞水平的提高,對繪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說唱藝人講故事的水平很高,但他們的畫技卻并不高明;另一些人則相反,故事講得不好,但繪畫技藝卻非常之高超。這樣就在民間出現了一種畫師,藏語叫“拉日娃”,他們專以繪制格薩爾故事和佛經故事謀生。雄偉的英雄史詩《格薩爾》和美麗的唐卡藝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産生了更為強烈的藝術效果。它們都是藏族文化藝術的精品和瑰寶。

國内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仲唐,要數四川省博物館藏的11幅,這些仲唐一部分為20世紀40年代左右由華西邊疆研究院收集,一部分為劉鄂輝私人捐獻,畫面精美、考究,創作年代不詳。而國外無論是博物館或是私人手中,也有大量收藏,富有代表性的當推石泰安先生據此完成的《格薩爾王傳的生平畫卷》。

唐朝唐卡(唐卡與格薩爾仲唐)4

四川博物院藏的11幅唐卡,分别展示着圍繞格薩爾王故事的11個人物,在人物四周都配以相關的故事情節,以神子誕生顯示神通、賽馬稱王降妖伏魔、鐵馬金戈南征北戰、安定三界重返天國為線索,完整地描繪了藏族史詩英雄格薩爾波瀾壯闊的一生,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格薩爾王傳》中的精彩場面。這些仲唐有個共通的特點,單幅作品能表現《格薩爾》故事中的一個情節,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彙總起來又能體現《格薩爾》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情節,成為一部《格薩爾畫傳》。尤為珍貴的是畫面中的每個場景都有詳細的藏文題記,對正确辨識畫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學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具有極為重要的藝術價值、美學價值和研究價值。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複【善本古籍】公衆号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