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與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
諸子,諸位朋友。岘山,在今湖北襄陽南,是登臨遊覽勝地。岘音獻。人事四句,晉代羊祜鎮守襄陽,常登岘山飲宴,他說,有天地就有了岘山,像我們一樣登臨遠望的優秀人物多了,如今已不再有人知道,令人傷感。這裡暗用羊祜語意。魚梁,襄陽附近沔水中的魚梁洲。夢澤,即雲夢澤,古代大澤,約在今江陵,安陸以南。羊公碑,羊祜鎮守襄陽,很得人民愛戴,他死後,人們為他立碑,看了使人感動流淚,故稱“堕淚碑"。詩人讀碑而“淚沾襟”,既是懷念古代政治家,又是因自己雖有意仕進,但無機緣,不能像羊枯那樣建立功業,名聲不能與岘山同其不朽。
譯:
人事不斷改易變化,歲月推移成為古今。
江山留下名勝古迹,我輩來此遊覽登臨。
水勢消退魚梁現出,天寒時節夢澤方深。
羊祜遺碑至今猶在,讀罷低眉淚下沾襟。
評:
詩人與朋友同登岘山,吊古傷今作此詩。
首聯“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說的是一個平凡的真理。朝代更叠,人事變換,春秋易序,古往今來,誰又能感覺不到呢?這裡憑空落筆,似不着題,卻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來。
第二聯緊承首聯。“江山留勝迹”是承古,“我輩複登臨”是承今。作者的無限傷感,便是來自今日的登臨。
第三聯寫登山所見,由于“水落”,魚梁洲便呈露在水面之上,因為“天寒”,遼闊的雲夢澤,更顯得一望無際,格外深沉。登山遠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蕭條,作者寫出了當地特有的景物,既表現出時序為嚴冬,又烘托了作者心中無盡的傷感。
末聯“羊公碑尚在”二句是一篇之重。聯中“尚”字有力,包含了複雜的内容。晉代羊祜鎮守襄陽,至今四百餘年。然而羊公碑卻還屹立在岘山之上,令人敬仰。與此同時,又流露出作者的滿腹傷感之情。羊祜名垂千古,與山俱傳,而自己呢,至今仍是一介布衣,無所作為,死後難免湮沒無聞。這與“尚在”的羊公碑相比,實在令人哀傷。所以,就不免使人“讀罷淚沾襟”了,這裡又暗中關合“堕淚碑”之典。
這首詩前兩聯語含哲理,後兩聯既刻畫景物,富于形象,又蘊含了作者的激情,這就使得它成為詩人之詩而非哲人之詩。同時,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以平淡深遠見長,使它成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曆來廣為傳誦。
清沈德潛《唐詩别裁》評曰:從靜悟中得之,故語淡而味終不薄。
今人程千帆《古詩今選》評曰:這篇詩通過對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暫這個主題的描寫,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與悲哀,而風格清逸,耐人尋味。
又,此詩颔聯無對仗,但平仄全部合律,故仍依崔颢《黃鶴樓》之例,認作五律。
附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