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

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20:16:44

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文/城市情報社原創出品,歡迎關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為什麼珠三角産業轉移的首選地是湖南)1

珠三角與長三角産業轉移

文/城市情報社原創出品,歡迎關注!

“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句話一直是廣東區域發展失衡的真實寫照。一邊是珠三角“富可敵國”,另一邊是16個地級市的人均GDP仍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80976元),其中最低的梅州市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8.3%。

那麼,富裕的珠三角為什麼帶不動粵東西北?

廣東的“如意算盤”

2008年,廣東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啟動了“雙轉移”戰略。所謂的“雙轉移”,就是指珠三角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向省内的欠發達地區(粵東西北)轉移,同時粵東西北的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為此,從2008年起,廣東陸續在粵東西北興建了34個省級産業轉移園區,并出台了一系列産業配套政策。按照廣東的設計,從珠三角淘汰的低端制造業企業将梯度向這些産業轉移園區轉移,從而實現“肥水不流外人田”,帶動粵東西北地區工業化發展。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些産業轉移園區後來的發展并不理想。數據顯示,2010年,廣東34個省級産業園簽約入園項目為1850個,但到了2011年,有超過一半簽約項目沒有落地開工。

從産值來看,2010年上半年,全省34個産業轉移園區實現産值695.65億元,2012年增長到3896.68億元,達到最高峰。從吸納就業人口來看,廣東34省級産業園啟動建設2年來(2008-2010年)僅吸納了42.6萬人就業,遠遠低于此前預估的100萬人。

2013年以後,廣東不再公布園區相關産值數據,省級産業轉移園也逐漸從大衆的視野中消失。時至今日,除廣州(清遠)、深圳(汕尾)産業轉移園區還有點起色外,其他園區都陷入到了“瓶頸”,基本處于發展停滞的狀态。

2015年是粵東西北經濟降速的“分水嶺”

2015年起,粵東西北地區經濟增速迅速回落,改變了2009年以來快于珠三角的局面。另一邊,粵東西北人口源源不斷地被珠三角所“虹吸”。

七人普數據顯示,過去10年,粵東西北地區人口占廣東全省比重從2010年的46.13%下降到2020年的38.09%。

盡管廣東處心積慮撮合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的“産業聯姻”,但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誰成為了“赢家”?

那麼,珠三角産業被誰“截胡”了呢?根據城市情報社調查,湖南和江西成為了珠三角産業轉移的“大後方”。數據顯示,2009年—2011年這3年間,臨近廣東的湖南湘南地區共承接産業轉移項目2462個,占湖南省總量的近4成,成為湖南省對接粵港澳經濟合作的“橋頭堡”。

到了2016年,湘南三市(郴州、永州、衡陽)引入華為、富士康、台達電子、香港達福鑫、正威集團等一批珠三角大企業、大項目,承接産業轉移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200萬人,培育出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農産品加工、輕紡制鞋等5千億級産業集群。

2018年,湘南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進一步升級為湘南湘西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涵蓋六市一州(衡陽、郴州、永州、邵陽、懷化、湘西)。

2020年,湘南湘西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28萬億元,占湖南GDP的30.6%,實際到位國内資金3157.6億元,占全省總額36.1%,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70個,成為湖南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2015年,深圳房價暴漲,珠三角出現了第二輪産業轉移浪潮。江西成為這一時期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最大的目的地。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江西省會南昌新引進來自珠三角的産業項目就多達594個,立項投資總額5925.79億元,占全市比重31.51%;

引進歐菲光、兆馳、天珑、同興達、欣旺達、華為江西總部、騰訊安審中心、華僑城等一大批珠三角行業龍頭企業成功落地。

此外,吉安和贛州也是江西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的“橋頭堡”。比如,吉安在承接珠三角産業大轉移之下,已發展成為江西最大的電子信息産業基地。目前,吉安培育出的合力泰、木林森、立訊智造3個百億元企業,均來自珠三角地區。

2020年,江西電子信息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5253.5億元,産業規模全國排名第8位,在中部地區繼續保持第1位。江西電子信息産業快速崛起與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是密不可分的。

江西電子信息30強企業中有10多家企業總部位于珠三角

粵東西北失利的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珠三角産業沒有梯度向粵東西北就近轉移,而是跳躍式向幾百公裡外的湖南、江西轉移呢?

社長認為有幾點因素。第一、政策層面的因素。首先,産業轉移是市場行為,政府并不能左右企業的選擇,因此誰給的政策誘人企業就會選擇誰。廣東34個省級産業轉移園區實施的省級層面的招商政策,無論是政策扶持還是資金支持力度都比較弱。

就資金扶持而言,2010年-2013這3年間,廣東省财政僅下達8億元競争性扶持資金,然而,要想拿到這筆扶持資金并不是那麼容易,必須要通過層層考核,過程和流程十分繁瑣。

實際上最後也隻有8個園區能拿到扶持資金,大部分園區招商融資都面臨難題,加上産業定位不清,規劃布局不合理,最終導緻招商引資惡性競争,陷入“内卷”。

而江西和湖南優惠的政策力度要更大。比如,江西贛州直接享受國家西部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而湖南的湘南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是中國第4個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享受國家政策扶持和湖南省直23個部門政策和資金支持。

粵東西北在資金、土地、稅收等各方面的優惠與湖南和江西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這也讓資本直接跳過粵東西北,轉向更廣闊的市場。

第二、營商環境。可以說,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湛江在90年代發生過“9898”特大走私案、汕頭在新世紀初發生過“共和國第一騙稅案”,兩大全國性事件影響深遠,給粵東和粵西營商環境蒙上了一層陰影。

即便在2010年代以後,廣東粵東西北整體的營商環境也沒有顯著改善,加上當地的本土保護主義非常嚴重,也限制了外來資本的流入。

而同一時期,湖南和江西的營商環境進步明顯,2020年,湖南營商環境全國排名第8,而江西有9個城市進入全國城市營商環境百強行列。在招商引資方面,湖南有“粵洽周”,江西有“贛港經貿合作活動”,兩省各級政府每年都會主動到珠三角對接企業,實施精準招商。

湘贛兩地持續優化的投資環境,很快帶動了贛商、湘商回鄉發展的熱情。數據顯示,2010-2017年,有超過10萬在粵湘商回鄉投資興業,累計投資2000億元;而江西自2019年開展“三請三回”活動以來,共吸引贛商回鄉投資約2700億元。

第四、交通及産業配套因素。2013年以前,占廣東全省面積7成的粵東西北地區高速路通車裡程隻占全省的4成,密度還不到珠三角的1/3;除此之外,粵東西北的高鐵、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相當滞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珠三角産業向粵東西北輻射的力度。

城市情報社總結:如果把産業轉移比作一種“聯姻”,那麼,廣東的“雙轉移”戰略更像是在父母旨意下的被迫成婚,而湖南、江西與珠三角的産業互動更像是一場“自由戀愛,以市場的規則為導向的自主婚姻。至于哪種婚姻更長久,其結果也不言而喻了。

城市情報社:專注城市經濟領域,歡迎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