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某句話的真實性,人們往往習慣性借用名人的權威性,最常見的如魯迅說,胡适說,莫言說等,不光是近現代和當代作家,就連曆史上的人物如李白、杜甫等也不能幸免。
此前,在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媒體在瘋傳所謂魯迅語錄的段子,比如有網友稱,“魯迅說,‘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句’。”另有網友稱,“魯迅說過,‘人隻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會提高,更不會亂發火。’”等等。
雖然都知道李白沒有寫過這首詩,魯迅沒說過這句話,但無從考證,所以也就由着說話的人胡謅了!另一方面趣味性的段子很容易引起轉發,所以往往造成井噴式的爆發。但是5月6日,魯迅博物館上線了一個系統——“魯迅說過的話檢索系統”,可以精準檢測這句話是不是魯迅的,在哪說的,該系統一上線,僅5月7日上午半天,點擊訪問量就達到870萬人次,緻使系統癱瘓數十次。
有網友呼籲李白、杜甫和蘇轼他們也需要這個系統;也有網友感慨道:以後可别輕易再說是魯迅說的了,現在有打假的證據了。不過也不用擔心,雖然少了很多段子,但魯迅還是有很多名言可以引用,例如下面這3首詩,每首詩都有一句名言警句,值得反複品讀。
《自嘲》
近現代·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首詩是魯迅最著名的一首詩,這首詩是作者魯迅從自己深受迫害,四處碰壁中迸發出的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擊了當時國民黨的血腥統治,形象地展現了作者的硬骨頭性格和勇敢堅毅的戰鬥精神。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其中“運交華蓋”是說生逢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交了倒黴的壞運。“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其中“鬧市”喻指敵人猖獗跋扈、橫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處。這聯用象征的手法,講形勢非常險惡。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全詩的核心和精髓,集中地體現出作者無産階級的世界觀。前四句叙寫處境和戰鬥行動,這兩句揭示内心深處的感情,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推到了高峰。這兩句詩,表達作者對人民的強烈的愛和對敵人的強烈的憎,表現了作者在敵人面前毫不妥協,為人民大衆鞠躬盡瘁的崇高品德。
“躲進個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其中“小樓”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躲進”有暫時隐蔽下來的意思。 “躲"字,融合着巧與敢的雙重意味。既表明作者不管形勢怎樣變幻,前途如何艱險,決心為革命堅持不懈地鬥争,又是對當時國民黨統治者出賣民族利益的罪行的辛辣諷刺。一語雙關。
《自題小像》
近現代·魯迅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首詩,聲調激越,感情強烈。作者運用頓挫跳躍的筆法,有曲折、有波瀾、有起伏地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抒發得深刻真切。全詩四句,先寫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繼寫由熱愛而引起對處在“風雨如磬”之中的祖國的憂慮,再寫由憂慮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點沉重,最後躍上一個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熱血沸騰,迸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最強音,充滿着激勵的力量。
“靈台無計逃神失”,詩一開頭就用希臘神話白虹神箭射心這個形象的比喻,傾訴了作者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風雨如磐暗故園”,是說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猶如磐石壓頂,使祖國暗無天日,景象慘淡,岌岌可危。“寄意寒星荃不察“,“意”,指作者的救國救民的理想。“荃”,指人民。這裡,作者用浪漫主義的想象表達自己拯救祖國的希望,希望他的救國救民的理想能為“荃“所理解,即希望祖國人民覺醒起來。
最後一句“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對祖國、對人民發出的莊嚴誓言,決心為祖國、為人民而獻身。雖然人民暫時還未覺醒,但他要盡自己的努力,喚醒群衆,和群衆一起參加戰鬥,甘灑熱血寫春秋。這一肝膽照人,氣貫長虹的詩句,字字傾注了作者魯迅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心,表現了青年時代的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氣概,将詩的感情升華到了一個激昂慷慨,熱血沸騰的高度。
《答客诮》
近現代·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這首詩,作者魯迅分别通過否定句、反問句、疑問句,完成了詩的“起”、“承”、“轉”;詩的首句“無情未必真豪傑”采用了否定句,這在詩歌創作中并不常見,但直白易懂,起到了開宗明義的作用;第二句“憐子如何不丈夫”承接第一句,通過反問句式,在意思上更進一層,把“丈夫”與“憐子”聯系起來。全詩的題旨更加具體顯豁,範圍由一般意義的“豪傑”縮小到有孩子的“丈夫”們。
第三句幹脆不再講究委婉與周嚴,直接用“知否”打頭,發出無可辯駁的質問——“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推出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語氣也更加堅定。“未必”、“如何不”、“知否”都有否定語,卻使立論步步深入,也使感情越來越強烈,為最後一句的“合”做了充分的鋪墊。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都具有重大貢獻。尤其是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我們應該正确弘揚和傳播魯迅的文學精神,不傳播低級段子語錄,合理且規範的引用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