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何為四端,誰提出的,幹什麼用的,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來看下面的文章。
四端是指生者為人應該具備的品德:仁之端--恻隐之心;義之端--羞惡之心;禮之端--辭讓之心;智之端--是非之心;
此四端由孟子提出,孟子這裡不做過多介紹,我之前的文章裡有介紹,可自行查找。
儒家思想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上至統治者,下至老百姓。從秦皇焚書坑儒到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無不彰顯儒學的地位。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通過對孔子儒學的理解和總結,提出以“四端”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進一步鞏固其在儒家學派中的地位。
同時四端也是五常的衡量标準(五常 之前文章有介紹),性善論中可以看到其影子,與老子思想有駁。
仁之端--恻隐之心:平時我們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會看到可憐之人,我們會同情他,并給予一定的幫助。
義之端--羞惡之心:羞是指羞恥,惡是指善惡,不好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衡量善惡的标準,但因人而異。
禮之端--辭讓之心:謙讓,禮讓之心,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之說,中國人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也應如此。
智之端--是非之心:一個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隻有知道對錯才能去做事,去做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