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景寫哀”和“哀景寫樂”是兩種文學表現手法。說到它們,人們常常引用《詩經·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來說明: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别之際;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卻是征夫回鄉之時。前兩句以樂景寫離别的哀傷;後兩句以哀景寫歸家的喜悅。這正如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其表達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以樂景寫哀
“樂景寫哀”是文學作品中極易打動讀者心靈的一種反襯手法。曆代文學大師們大多采用過這種手法。
《紅樓夢》第九十六至九十八回寫王熙鳳設局,用“調包兒”的辦法騙賈寶玉與薛寶钗成婚,林黛玉通過傻大姐之口得到消息,氣迷心竅,飲恨而亡,用的就是“樂景寫哀”的手法。一方面,賈寶玉被蒙在鼓裡,以為真要與林黛玉成婚了,“直樂得手舞足蹈”,完全改變了平日昏聩之态。“一時,大轎從大門進來,倒也新鮮雅緻……”好一派喜慶的場面!另一方面,林黛玉卻在直聲喊叫:“寶玉!你好!你好……”爾後,“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潇湘館裡除了紫娟等兩三人的哭聲外,“唯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凄涼冷淡。”這樣,就用賈寶玉成親的歡快場面有力地反襯了林黛玉凄苦而死的景象,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對這一對純真心靈的無情殘害。從而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靈,使之受到震撼和強烈感染。
魯迅先生在《祝福》這篇小說裡,出色地運用了“樂景寫哀”的手法,用祝福的歡樂景象來反襯祥林嫂的悲慘結局。祥林嫂是魯迅先生精心塑造的被封建制度吞噬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堅強,人世間應該有她生存和發展的餘地。但是,她所處的社會,她本身的遭際,不允許她正常地生活下去。她嫁給一個小女婿(打柴為生,比祥林嫂小十歲),已屬不幸,後來又經曆兩次喪夫,兩次到魯家為仆。獨生子阿毛被狼吃掉後,她痛楚而失神地念念不忘,竟使人們由同情到引為笑料。她怕死後被兩個死鬼男人争奪而捐了門檻……她為了生存下去,付出了一個女人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但終不為黑暗社會所容,最後淪為乞丐而流浪街頭。當她滿懷疑惑和感受着極度痛苦死在雪地了的時候,其時正是魯四老爺家陳列福禮、恭請福神的時候,也正是魯鎮“爆竹聲連綿不斷”,雪花團團飛舞,其樂融融的時候。這樣的反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突出了祥林嫂這一典型人物的悲劇色彩。祥林嫂個人的悲劇,其實也是社會的悲劇。這樣,就更好地揭示了小說的深刻主旨。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将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确如此。“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人們所向往的理想境界。然而,寶、黛的愛情卻受到封建制度的野蠻摧殘,緻使一個出家為僧,一個氣恨而死!祥林嫂如果生活在現代,她會很好地顯示她的存在價值,憑她的體質和能力,組織個家庭,體面地過活,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她卻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孤獨凄慘地了卻了殘生!寶、黛的悲劇和祥林嫂的悲劇,都體現了“将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為了更好地把這一道理揭示出來,突出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悲劇特點,曹雪芹和魯迅這兩位不同時代的偉大作家,都采用了“樂景寫哀”的手法。
“樂景寫哀”也是詩歌創作中常用的一種反襯手法,它可以使詩歌獲得深刻而别緻的藝術效果。情看賈至的《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曆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詩的前兩句,詩人着意渲染春天絢爛的景色:春草嫩綠,楊柳鵝黃,桃花豔紅,李花潔白,色彩是那麼的鮮豔悅目;春草叢生,楊柳飄拂,桃花缤紛,李花滿簇,形狀是那麼的明媚動人,再加上遲遲春日,和煦東風,撲鼻花香,使人如身臨生機盎然的美好春景中。後兩句就轉到了愁思:東風不能遣恨,春日但教添愁。前兩句所詠美好之風景,在此全化為春恨之根源。由于詩人抓住了情與景暫不和諧的矛盾,以樂景反襯哀情,有力地表現了自己深沉的哀怨。
二、以哀景寫樂
在文學作品中,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某人在遭遇逆境時不消沉、不頹廢,卻是坦然笑對之。當然,這種笑的内涵很值得分析探究。
其實,這就是“以哀景寫樂”。“以哀景寫樂”這一手法在古典名著中和一些詩歌裡都時有所見。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率領殘部狼狽逃竄,這是極為敗興、令人傷感的人生境遇!但就在這種難以讓人忍受的困境中,曹操卻三次發笑!
第一次,寫曹操率衆行到烏林之西的山川險峻之處,他“仰面大笑不止”。結果,笑出了個趙子龍,在衆将奮力抵禦時,曹操“自己冒煙突圍而去”。
第二次,寫曹操率敗兵行到葫蘆口,軍饑馬乏,曹操令軍士暫歇,他自己坐于疏林之下,又一次“仰面大笑”。結果笑出了個張翼德。于是,他“大驚,棄甲上馬”,倉皇脫逃。
第三次,寫他帶領殘存的三百餘騎行進在華容道上時,曹操又“在馬上揚鞭大笑”。結果又笑出個關雲長。這一回,曹操隻得苦苦哀求,促使關雲長動了恻隐之心而将他放行,曹操才得以與其殘存的二十七騎僥幸生還。
曹操的三次發笑,都屬于“以哀景寫樂”,這是一種變态心理的反映。曹操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又詭谲狡詐的人,在幾乎陷于窮途末路的情況下,他的心情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平靜的。想當初,八十三萬大軍屯于江岸,橫槊賦詩的雄姿,不可一世的氣概,是何等的躊躇滿志!到如今卻落得個全軍複沒,惶惶若喪家之犬,怎不令他感慨萬端!他本應該是垂頭喪氣、悶悶而行。但曹操畢竟不同于等閑之輩,他有獨特的性格特點。故他強打精神,一笑再笑,佯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這其實是他狡詐心理的最好寫照。這種自我解嘲的笑,有悖生活情理的笑,深刻地揭示了這位亂世奸雄的内心世界。
“以哀景寫樂”的表現手法,在詩歌裡的應用也不在少數。如,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陳然烈士的“面對着死亡我放聲大笑”等,都表現出了革命的英雄氣概和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
寫作實踐所證明,“以哀景寫樂”,可以“倍增其哀樂”。因此,我們不僅要注意領悟這種表現手法的妙處,還要努力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以使詩文獨具特色。
(圖文均為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